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株株彩叶交织成锦似火焰流金一片片林丛赤橙黄绿倒映池中似水墨彩画一池池湖水翠绿淡绿墨绿似灿烂珊瑚五花海,有"九寨沟一绝"和"九寨精华"之誉。海拔2472米,水深5米,面积9万平方米,位于珍珠滩瀑布之  相似文献   
32.
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湖水位升降曲线的建立与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生代的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内陆湖盆,四周为山系包围,是分析内陆湖泊水位升降的理想场所。本文参照全球海平面变化的计算方法,通过内陆湖盆沉积体系及其地貌特色的研究,建立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湖水位升降曲线。中新生代的准噶尔盆地为一封闭型内陆盆地,湖水位升降主要受气候和构造因素的控制。笔者利用区域的气候和构造背景对湖水位的升降作了剖析,初步建立两种背景下的湖水位升降曲线。  相似文献   
3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东平湖水质净化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人工湿地具有独特的净污机理和功能,日益受到全球的重视。通过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认为人工湿地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尤其在重大调水工程及湖泊、河流水体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湿地来解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关键枢纽——东平湖的水质问题,对东平湖人工湿地的建设地点、处理系统和净污植物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洞庭湖的净化作用与微量元素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霆 《中国地质》1998,(10):33-36
洞庭湖是湘、资、沅、澧四水与长江的汇水盆地,是长江的调节湖泊。湖南省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滔滔“四水”所携带的矿质对长江是否构成污染?洞庭湖地区物产丰富,是重要的商品粮和渔业基地,其产品的环境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35.
阎百兴 《地理科学》1997,7(4):329-335
我国东北地区有许多火口湖和火山活动形成的堰塞湖,些湖泊中蕴藏丰富的淡水资源。本文系统报道了湖水湖底沉积物中元素的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湖水中元素含量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沉积少中元素的相关关系和迁称系数。结果发现:湖水中Na、Rb、Cs、K、Be、W、F含量火口湖高于堰塞湖;沉积物中Pb、La含量火口湖高于堰塞湖,而QV、Co、Ba堰塞湖高于火口湖。潮水和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受汇水区岩性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36.
邓辉  卜凡 《地理学报》2020,75(11):2332-2345
“塘泺”是北宋时期分布在冀中平原中部的巨大湖泊群,由大小数十个湖泊组成,东西绵延260 km,今天的白洋淀、文安洼、东淀、团泊洼、北大港,均属于“塘泺”的残余。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集成历史文献记载、大比例尺地形图、ETM遥感数据、DEM数据、土壤调查数据、古地图数据,系统复原了北宋“塘泺”的空间分布范围与内部水系结构。研究表明,北宋“塘泺”的自然地理基础是分布在冀中凹陷带上以白洋淀、文安洼、团泊洼为代表的三大洼地,以及分布在这些洼地内的天然湖泊和河流。北宋朝廷出于军事防御目的,利用这些洼地和湖泊,开挖渠道,修筑堤坝,开辟水口,导引水源,调控水位,把位于今大清河以南的各条河流几乎全部导入了各区湖泊,把原有湖泊的水面尽量扩大,并将其串联成为相互连通的湖泊水面,从而形成了历史上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37.
李春初 《海洋与湖沼》2000,31(4):460-464
本文对以研究近代洞庭湖演变趋势为主要内容的《洞庭湖地质环境系统分析》的系列研究成查者评论,认为采用“假设-演绎法”研究洞庭湖演变得出的结论,依然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并不可靠。文中还对该系列成果提出的“构造沉降是控制洞庭湖演变的关键因素”的论点和一些所谓的“构造沉降”表现及其计算数据提出质颖,认为近代洞庭湖的演变不是由内动力“构造沉降”控制,而是主要受入湖水沙条件变化、人工围垦湖滩和湖面-基面上或等  相似文献   
38.
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付强  付红  王立坤 《地理科学》2003,23(2):236-239
提出将改进的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与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PE)相结合,同时优化多维参数(投影方向),建立了多元数据分类与评价模型。对长春南湖水的营养状态做出了评价,取得满意效果,为水质分析与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39.
七百年前的元代,积水潭(海子)是个水运繁忙的大水港。郭守敬运用兴修水利的科学方法,疏通河道,将玉泉和昌平的白浮泉引进积水潭,前后经过五次修整工程,终于使之水源宏畅,积水潭成为元大都城内一套最重要最完整的河湖水系。  相似文献   
40.
鄂雅错,又称鄂雅错琼,位于西藏自治区双湖县,地理坐标N32°56′~33°02′,E88°39′~88°45′;湖盆地处高原断陷构造带,滨湖为冲、湖积平原,发育砂堤、残迹湖等,湖面海拔4817 m,湖水面积达58 km2湖水pH值8.75,矿化度约110 g/L,水化学类型属硫酸镁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