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22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文章旨在分析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制约性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江苏实际,提炼出推进江苏沿海滩涂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滩涂资源合理开发和滩涂自然环境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2.
广西沿海滩涂资源港口-工业开发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以广西沿海滩涂为研究对象,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从生态适宜性、区位适宜性和经济发展适宜性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GIS识别研究区潜在可开发的滩涂资源,分析其港口-工业开发的适宜性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划分成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适宜开发区3个等级,并提出相关开发和保护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潜在可利用滩涂共39 958hm2,其中25%为限制开发区,21%为适度开发区,54%为适宜开发区。适宜性分区结果呈现差异显著的区域性空间特征,可为广西沿海地市发展港口-工业产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3.
近50 a来杭州湾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使用杭州湾1959-2010年的水下地形图, 结合过去数十年来长江入海水沙量和钱塘江河口段冲淤变化状况, 分析了近50 a来杭州湾在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和治江围涂等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冲淤变化规律及其物理机理。结果表明, 乍浦以上区域近50 a来处于较显著的淤积状态, 且有自上向下发展的趋势, 这种淤积主要是由于钱塘江河口治江缩窄工程所引起的;湾内地形发生了局部调整, 部分小型潮流槽脊系统趋于消亡, 地形趋于平坦化, 湾口北部2003年以后有转淤为冲的趋势, 这与长江入海泥沙量锐减和该区域围垦工程等因素有关;1959-2003和2003-2010年两个时段, 湾内泥沙淤积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91×108和1.66×108 m3。对于整个钱塘江河口系统而言, 即自杭州湾湾口至钱塘江河口段的闸口断面, 长江入海泥沙量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尚不明显, 2003年以后泥沙淤积速率甚至有所上升。杭州湾近50 a的冲淤变化是人为强烈干预下的大流域-河口系统响应与中小流域-河口系统响应的调整结果。  相似文献   
24.
上海地区滩涂土地整治改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地整治改良的方法、上海地区滩涂资源的特点和改良思路,认为上海地区滩涂土地的改良除了固化、脱盐外,还应综合多种措施提高土地的品质。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福建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污染现状,对三沙湾滩涂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污染物(Cu、Pb、Zn、Cd、Cr、Hg、As)、非金属污染物(有机碳、硫化物、油类、总磷和总氮)含量及氧化还原电位Eh、pH值进行了检测及相关性分析,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Cr、Hg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20.9、49.9、110.4、0.136、46.6、o.028、6.64 mg/kg,油类、硫化物、有机碳、总磷、总氮平均含量分别为36.5 mg/kg、38.4 mg/kg、0.76%、0.42%、0.12%。Eh变化范围在-178~171 mV之间,平均值为-56.4mV,pH的变化范围在6.74~7.06,均值是6.91。除Cu和Zn外,其他各重金属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除重金属Cu与有机碳和总氮、Zn与总氮、Hg与油类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外(P0.05),其他重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物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非金属污染物之间相关系数较低;Eh与硫化物呈现显著相关(P0.05)。重金属单因子指数依次为Pb(2.00)Zn(1.38)Cr(0.78)Cu(0.70)As(0.44)Cd(0.27)Hg(0.14),Cu、Cd、Hg、Cr、As为低污染,Pb、Zn为中污染;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53,属中污染水平。单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依次为Pb(9.98)Cd(8.16)Hg(5.52)As(4.43)Cu(3.49)Cr(1.55)Zn(1.38),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34.51,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该滩涂属于两种非金属污染物含量超标中的N、P含量超标亚类。  相似文献   
26.
沿海滩涂是我国海洋开发管理的重要空间资源,滩涂开发利用在实践中存在困境。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滩涂的法律性质及其具体的地理范围,在适用法律上存在冲突。滩涂管理实践中,职权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研讨滩涂法律性质,明确滩涂开发利用的适格主体,有利于保护和可持续高效利用滩涂资源。  相似文献   
27.
文章针对滩涂、海岛礁等测绘困难的区域,提供了一种获取这些区域高分辨率空间信息的新技术手段——无人机航测提取DEM的方法,并对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及详细的技术流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8.
为了弄清江苏沿海滩涂利用模式分布情况,定量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和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随机森林分类方法,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了滩涂利用模式自动识别分类方法,样本训练后识别准确率达93%以上.利用该方法提取了2002年、2014年和2019年江苏沿海的土地...  相似文献   
29.
海岸滩涂通常是指大潮平均高潮线与大潮平均低潮线之间、因潮汐作用而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海岸区域。海岸滩涂不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学价值,而且是具有巨大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因此海岸滩涂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一些沿海省份的重视。江苏省是我国海岸滩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其面积约占全国海岸滩涂总面积的1/4。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苏省围垦海岸滩涂几十万公顷,为缓解全省人地紧张局面、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海岸滩涂的围垦范围越来越大,高程越来越低,周期越来越短,导致海岸滩涂的再生能力日益减弱,而且还带来了如海岸地区生物多样性破坏、临近港口航道淤塞、排污泄洪不畅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从可持续利用角度深入研究江苏省海岸滩涂的自然特性与资源属性、利用潜力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和模式,是一项十分迫切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0.
叶海全 《东北测绘》2014,(2):142-143,147
基于无人机的特点,快速准确获取滩涂海域航摄影像,利用PixelGrid-UAV模块影像快速处理系统,结合历史影像数据,实现了滩涂海域资源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