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地下水超采漏斗是山东省平原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根据多年来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简要分析了山东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漏斗的发展过程、发展演变特征及发展原因,旨在为山东省地下水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及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山东泰安岩溶水系统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随着地表环境质量的降低以及岩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泰安市岩溶水化学环境在总体上呈现出显著退化的演化规律。自 6 0年代初以来 ,泰安市城区及旧县岩溶水的常规组分、NO-3 浓度、硬度及TDS的浓度呈现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 ,并检出有Cr6+ 、CN-、酚等人为环境物质。水位降落漏斗区与非漏斗区、岩溶塌陷区与非岩溶塌陷区的岩溶水化学组分浓度的对比结果表明 :由于岩溶水的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和岩溶塌陷是控制和影响岩溶水化学环境演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在时间及空间尺度上与岩溶水化学环境的快速退化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天坑释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天坑是一种特大型塌陷漏斗,它的演化包括大型洞穴厅堂的洞顶崩塌和大型暗河对大量崩塌块石的搬运.天坑这个术语,首先在中国使用,随后成为世界性的喀斯特词汇.  相似文献   
14.
Dinaric喀斯特的主要特征是各种各样的洼地,包括坡立谷、漏斗、塌陷漏斗及其它类似塌陷漏斗的洼地.这类地形的一些大尺度洼地分布于高喀斯特台地(如斯洛文尼亚的Pokljuka,Jelovica和Sne(z)nik)、喀斯特接触带(如(S)kocjanske溶洞)、坡立谷上的基面(如Imotski坡立谷上的红湖)和大型喀斯特泉群之后(如Malni泉群上的Un(s)ka koli(s)evka漏斗).喀斯特洼地的许多术语都是依据据斯洛文尼亚的地貌定义的.  相似文献   
15.
德州市深层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采,早已形成降落漏斗。作者从漏斗条件的实际出发,利用17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在地下水资源均衡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相关模型。利用相关模型直接进行不同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位预报和限定地下水位条件下的开采量计算。此外,还利用相关模型进行了含水层(组)弹性释水系数和漏斗补给量计算。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关中盆地做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核心支撑区,而水资源紧缺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盆地内主要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现状及供水结构变化,系统地分析盆地内的地下水不合理开采所导致地下水降落漏斗、地裂缝、地面沉降、渍水及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最后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恢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张校玮 《地下水》2014,(3):47-48
随着廊坊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对水资源的严重依赖,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廊坊市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供水的80%以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生命线的作用。对廊坊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分析,对超采地下水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为廊坊市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和配置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勇  李培英  丰爱平  黄海军 《地球科学》2014,39(11):1555-1565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及其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利用多年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数据, 发现黄河三角洲广饶县和东营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且地面沉降严重, 含水层多处于超采状态, 浅、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先后出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达2~3m/a.近年来, 东营和广饶地面沉降漏斗中心沉降量和速率分别为155.1mm、28.2mm/a和356.0mm、64.7mm/a.借助GIS技术及数理统计法, 发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沉降漏斗空间耦合良好, 深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高程呈线性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92, 深层地下水过度开采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井灌区第三粘性压缩层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 且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的地下水位已低于第三承压含水层临界水位, 沉降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渗流模型研究中,忽略了渗流场中水压力传递的时效性。本文针对潜水含水层井流问题,分析了井流场的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详尽地推导了上部入渗补给为常量情况下的降落漏斗半径和水压力传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对某电厂水源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0.
抽水和建筑荷载双重作用下的地面沉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含水层质量守恒原理,推导了非固结地层在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机理模型,并将其与Jacob假定下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弹性模型相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模型的机理表达式完全一致,仅区别于水动力原因或实质的不同.在同一坐标系中,根据线性叠加原理,抽水沉降漏斗和荷载沉降漏斗可能都落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内.假定两者为相互独立事件,给出了抽水和建筑荷载双重作用下的地面沉降模型,表明其如果以水位降深为制约因子,则可以对水动力实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沉降过程进行线性叠加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