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9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617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520篇
地球物理   432篇
地质学   1163篇
海洋学   56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22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50年   2篇
  1943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根据Huang和Qiu 1995年的潜沉率计算公式,采用同化的海洋模式资料和海洋-大气界面的通量观测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3个模态水形成区逐年的潜沉率,研究了潜沉率产生年际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主要周期分别为6,2~5和2 a;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3个形成区的潜沉率都发现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在1985年以前,西部模态水形成区的潜沉率年际变化最为显著,但1985后年际变化振幅明显减小;在中部模态水形成区,1975~1992年间潜沉率随时间的变化的振幅较大,潜沉率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也达到33.99 m/a,而在1970~1975年间和1993~1998年间潜沉率都小于20 m/a;西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的潜沉率的年际变化与这里海面的净热通量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中部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则取决于局地Ekman流的年际变化,而在东部模态水形成区局地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潜沉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22.
1 IntroductionObservation of the tropical rainfall is crucial forthe research on tropical weather and climate.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ingestion of rain-fall data into a numerical model can have considera-ble impacts on simulation results(Kr…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河蟹生长特点以及渔获物与放养规格的关系,用有序样品的Fish聚类分析法首次对中华绒螯蟹的渔获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广南水库沉砂池2000年河蟹渔获物可以分为3个群体,与其放养的3个不同规格群体相对应;据此推算了不同放养规格的回捕率;并对雌、雄生长和性成熟的差异以及合理的放养规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秋季黄海中南部鱼类群落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鱼类与饵料生物之间食物定量关系进而为多鱼种资源评估提供依据,2000~2002年秋季(10~11月)在黄海中南部海域进行了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Eggers模型,计算了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黄(Lophius litulon)、细纹狮子鱼(Liparis tanakae)等23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23种鱼类在秋季对饵料生物的总摄食量约为309万t,其中,鱼(Engraulis japonicus)的摄食量最高(在250万t以上),占总摄食量的80.9%。中上层和底层鱼类对饵料生物的摄食量分别为262万t和47万t左右,占总摄食量的84.7%和15.3%,鱼和细纹狮子鱼分别是中上层和底层鱼类中最主要的捕食者。磷虾类是中上层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是桡足类、端足类和毛颚类;虾类和鱼类是底层鱼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是磷虾类。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细长脚虫戎(Themisto gracilipe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鱼同时是黄海中南部被摄食量最高的5种饵料生物,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之和约为233万t,占总摄食量的75.5%。  相似文献   
25.
为了使高精度实验室盐度计的检定、校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合理,在此对高精度实验室盐度计验收过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据处理规则和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定。  相似文献   
26.
黄河水中胱氨酸对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河水中胱氨酸对铅(Ⅱ)与悬浮粒子相互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关系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u mol·L-1 的胱氨酸降低了离子交换率E(%);(2)与未加有机物相比"S型曲线"左移0.95个pH单位;(3)随着胱氨酸浓度的增加,离子交换率提高.  相似文献   
27.
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简易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乙醇、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3种不同有机溶剂分别萃取苏州环城河水样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叶绿素a,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叶绿素a含量,试验数据经方差分析、Q检验,结果显示,乙醇法、DMF法的叶绿素a萃取率极显著高于丙酮(F=54.20>F0.01(2,18)(6.01)).另用这3种萃取方法分别测定无常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irregularis )纯培养液叶绿素a含量,通过直线回归,同样证明乙醇法、DMF法重复率较高,稳定性好,萃取率高.从安全、简便、重复性高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用乙醇萃取法是目前水域环境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简易测定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8.
黄茅海河口湾现代动力地貌体系和冲淤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9.
热红外波段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M ONTRAN模型内嵌6种大气模式的主要特性差异进行分析,并以中纬度夏季大气模式为例,分析了主要参数(如水汽、臭氧以及气温等)对估算热红外波段大气透过率和程辐射的影响。论文最后对利用探空数据构造完整大气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0.
高数据率远程水声通信技术产业化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尤立夫,桑恩方(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研究所)随着人类在海洋中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增加,各种潜器和水下机器人的性能不断得到改进,尤其是无缆的,带有光学或声学成象设备的潜器、机器人即将在不远的将来投入使用。这种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