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7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6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用WRF与MM5模拟1998年三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健  赵平 《测绘科技动态》2003,61(6):692-701
使用NCAR和NOAA的新一代中尺度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和UCAR/PSU的MM5(v3)模式,对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三次强降水过程,即5月的1次华南暴雨过程,7月初的1次淮河流域暴雨过程和7月下旬的1次长江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成功模拟这几次不同性质的降水过程;与MM5对比,WRF更好地模拟了引起这几次降水过程中的主要天气系统的位置和移动过程,从而使WRF模拟的降水落区好于MM5。但在这几次过程中WRF模拟的降水都较MM5为小,也小于实况值,分析可见,WRF模拟的垂直速度明显小于MM5的模拟结果,这可能是导致模拟的降水偏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2.
1  2 0 0 2年沙尘暴发生情况2 0 0 2年 ,内蒙古自治区共出现 8次区域性沙尘暴天气。其中春季 (3~ 5月 )出现 7次 (3月 5次 ;4月 2次 ;5月没有出现 ) ;初冬出现 1次。出现时间分别为 3月 15~ 17日、3月19~ 2 3日、3月 2 4日、3月 2 9~ 30日凌晨、3月 31日午后、4月 6~ 8日、4月 13~ 15日以及 11月 10~ 11日。春季第一场沙尘暴出现在 3月 15~ 17日 ;最强的一次出现在 3月 19~2 3日 ;春季沙尘天气结束日比往年提前。2  2 0 0 2年沙尘暴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2 .1  2 0 0 2年内蒙古自治区沙尘暴发生特点1.出现时间略晚。历史上沙尘暴一…  相似文献   
23.
李庆 《四川气象》2003,23(3):54-55
1994年7月17日04时至05时左右,产生在成都市新都县及青白江区的大风、冰雹雷达回波特征图为依据,分析得出:这次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冰雹云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24.
中国北方沙尘暴频数演化及其气候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1954~2001年年、季沙尘暴发生日数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气温和干燥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在1954~2001年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春季下降趋势最明显。沙尘源区的气候要素对北方沙尘暴发生日数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其中风是影响较大的因子。平均风速和大风频率增加(减少)均有(不)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气温与沙尘暴日数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反映了北方温度升高可能通过大气环流间接地抑制了沙尘暴的发生。降水增加对沙尘暴发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春季和前冬沙尘源区降水多寡对沙尘暴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北方沙尘暴频数与沙尘源区的相对湿度或干燥指数也存在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过去的近50a内,造成中国北方沙尘暴频率显著下降趋势的直接自然原因是:沙尘源区和发生区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减少、主要沙尘源区降水量特别是春季和前冬降水量的增加、以及由于源区降水增加引起的大气和土壤湿润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5.
春干旱、夏高温、秋阴雨是对临汾丘陵旱地区杂交玉米制种危害最大的3种灾害性天气。根据十多年的制种实践,提出了从抓改革耕作制度,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提水保墒,确保按期播种,培育壮苗,提高制种田的抗灾能力,以求这一地区杂交玉米制种平稳、健壮发展。  相似文献   
26.
近2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空间上,变暖的区域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较为明显。在时间上,以冬季变暖最为突出。据有关资料分析: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7a冬季偏暖。2001年冬(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是全国近40年的第二位暖冬,是黑龙江省近70年首位暖冬。五常市2001年冬季平均气温为-9.8℃,相当于吉林省四平一带的常年气温。在空间分布上温度带北移300~400km。暖冬对人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暖冬对五常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供参考。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在农业生产上暖冬…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1980~2000年历史资料的分析,确定了各种类型春季大风的预报指标,建立了焦作市春季大风的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利用濮阳市各县近30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大风的年,季,日变化特征,地理分布及对油田生产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影响和危害,并探讨了大风灾害的防御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29.
利用近年来石油专业气象站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界定了风口的范围,揭示了风口区内大风强度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0.
西瓜是喜温、喜光的强光照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对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在开花至坐果期和果实发育期间,如果气象条件不适宜,极易引起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