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篇
  免费   543篇
  国内免费   708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815篇
地球物理   379篇
地质学   903篇
海洋学   78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06篇
自然地理   35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罗承平  薛纪渝 《热带地理》1996,16(3):191-195
本文分析了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事实,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认为,大气中CO2浓度上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为控制大气中CO2的上升,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2.
大气氡测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地壳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规律及大气中氡的来源,并着重讨论了测量大气氡浓度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放射性环境的评价及防止,避免氡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3.
哀牢山-红河左旋走滑剪切带中新世抬升的时间序列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陈文寄  李齐  汪一鹏 《地质论评》1996,42(5):385-390
在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元阳到者龙的6个不同地点,对18个变质岩样品进行系统分析钾长石的~(40)Ar-~(39)Ar年龄。发现用MDD模式得到的18条冷却曲线(温度范围在400-150℃之间)均存在一次(或两次)快速冷却过程(冷却速度>100°C/Ma),这种快速冷却(抬升)过程不仅反映了该剪切带在大约25-17Ma时,韧性走滑作用结束和正断作用的开始,而且它的起始时间还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新的趋势。利用6个不同地点快速冷却(抬升)的起始时间与相对距离作图时,得到了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斜率为34mm/a)  相似文献   
104.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on the influence of seiments on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verlying water mass.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vertical profile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s such as Ca^ ,K^ ,Na^ ,and HCO3^-,as well as of pH in the overlying water mass 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and sediment porewater of Lake Lugu- a semi-closed,deep lake in Yunnan Provinc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ose basic constituents may diffuse and transport from bottom sediments to overlying water mass through porewater.In the paper are als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he diffusive fluxes and the extent of their influence on overlying water mass,indicating that the lak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diffu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basic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ater in the whole lake.  相似文献   
105.
郑重  许继伯 《西北地质》1997,18(4):81-84
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5种泥炭中抽提腐植酸的工艺流程。在研究分析关键抽提工艺原料粒度、反应时间、碱液浓度和酸浓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抽提工艺的合理数值范围,以获得高的抽提率。  相似文献   
106.
揭示一个基于代数拓扑理论的裂隙网络中物质弥散模型,还给出了应用于网络中的对流扩散的对应性原理的证明。应用拓扑理论给出的框架,使其起了一个数据结构的组织者的作用,由此得到网络中每一个分支上的浓度的解。这个解是在拉普拉斯空间上的解析解。网络中任意点在任何时刻的浓度可以很方便地用数值拉氏反变换求出。  相似文献   
107.
概述了同位素封闭体系内的矿物氧扩散和同位素交换机制及其在地质速率计上的应用。火成岩从高温冷却或变质岩从高峰主质温度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不同,扩散作用导致的矿物晶体内部及晶粒间氧同位素再平衡也有所不同。通过实测岩石中各组成矿物氧同位素比值,模式含量和颗粒半径,据矿物氧扩散和同位素交换模型,可以估算出岩石的冷却速率。  相似文献   
108.
利用无界大气瞬时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对飞机线性播撒的催化剂进行了扩散模拟试验,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1种简单、易于使用的催化剂扩散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条件下污泥浓度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并对所得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建立有机物去除率与污泥浓度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溶解氧(DO)浓度为2.0~3.0mg/L的条件下,HRT为3h、2h和1h时,有机物去除率(η)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污泥浓度增大到6000mg/L时,η增大趋势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有机物去除率与污泥浓度的数学模型表明:有机物去除率(η)与水力停留时间(τ)、进水COD浓度(S_o)和污泥负荷率(N_s)等主要运行参数有关,并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参数τ、S_o和N_s来达到所需要的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10.
用混合和扩散云室对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绍忠  王祥国  游来光  皮家雄 《气象》2004,30(12):39-43
继196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1994~1996年,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扩散云室的容积效应及冰核浓度随气压、能见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