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5篇
  免费   4436篇
  国内免费   4156篇
测绘学   3256篇
大气科学   6177篇
地球物理   4670篇
地质学   7350篇
海洋学   2385篇
天文学   183篇
综合类   1981篇
自然地理   3275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969篇
  2021年   1240篇
  2020年   899篇
  2019年   1176篇
  2018年   842篇
  2017年   836篇
  2016年   878篇
  2015年   1026篇
  2014年   1624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1435篇
  2011年   1327篇
  2010年   1290篇
  2009年   1351篇
  2008年   1283篇
  2007年   1130篇
  2006年   1003篇
  2005年   946篇
  2004年   855篇
  2003年   850篇
  2002年   799篇
  2001年   789篇
  2000年   523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16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222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54年   18篇
  1941年   5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962.
963.
964.
965.
966.
大厂锡矿的成矿流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详细研究了矿带内流体包裹体特征,测定了不同类型包裹体在冷热状态下相的转变点温度,利用有关的NaCl-H_2O体系、CO_2-NaCl-H_2O体系相图获得了矿带内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的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参数。通过包裹体成分和同位素研究,阐明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其演化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沸腾和不混溶作用以及它们对成矿所作的贡献。估测了矿化深度和盲矿体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7.
本文解释热剩磁和粘滞剩磁的阻挡过程。较慢冷却伴随较低的阻挡温度。一组同一的磁颗粒,其实验室解阻温度不一定等于其磁化成分的阻挡温度。冷却速率不同,重排剩磁量会不同,两者的关系与磁畴状态有关。距烘烤体不同距离采集磁颗粒分布相同的围岩样品,在一定场合下,根据其剩磁-实验室解阻温度谱所示的重排剩磁量的差别,可讨论冷却速度及模型。本文列举苏格兰某些围岩的不同重排剩磁量,讨论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68.
透射波波场重建和介质层厚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P波和SV波波场比值,提出层状介质情况下透射波波场的反向重建算法原理,并据此给出在已知介质速度值时,求介质层厚度的反演方法。文中还以深源远震记录波形资料给出反演算例,证实本文的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9.
本文根据板块相互作用的原理,对全球地震带作了新的具体的划分:Ⅰ带为美洲西海岸地震带;Ⅱ带为太平洋西北边缘地震带;Ⅲ带为大洋岛弧地震带;Ⅳ带为亚欧地震带;Ⅴ带为全球海岭地震带。各带地震活动水平从强到弱的顺序是Ⅲ,Ⅱ,Ⅰ,Ⅳ,Ⅴ。求出本世纪各年Ⅰ,Ⅱ,Ⅲ三带的地震活动性指数A(b),并对A(b)指数随时间的变化作了最大熵谱分析和周期图分析。结果显示Ⅱ,Ⅲ两带的周期成分与Ⅰ带有明显不同。Ⅰ带的变化较平稳,富于短周期成分,在1942年和1960年有两个峰期;Ⅱ带从1964年以来处于长趋势下降阶段,至八十年代已降至极小;Ⅲ带的五十年代事件效应显著,其变化趋势能较好地代表全球地震活动的变化总趋势。Ⅱ,Ⅲ两带有较强的长周期变化成分,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面积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970.
作为地球物理场的一个分支,地温场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与其它地球物理场一样,也主要是依靠数学方法和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的。本文讨论了地热异常水槽模型实验的理论原理;介绍了实验方法技术、实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