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2篇
  免费   922篇
  国内免费   154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593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217篇
海洋学   135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24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本文利用中科院1987年西太平洋考察资料和中央气象局出版的太平洋、大西洋资料反演出了一套利用温度和高度求算湿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并利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KWBC(5°N×5°S网格点资料)的温度和高度资料,计算了1987年厄尔尼诺期间9—11月西太平洋海域(0—30°N,120—170°E)大气静力能量的变化及其与周围的交换。结果表明,在这个时期,该区域上空大气是强的能源区,区域向周围输出能量。  相似文献   
997.
998.
大气对热带热源低频响应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修群 《气象科学》1990,10(4):384-393
本文设计—关于基本气流线性化的二层球面模式研究大气对不同类型赤道热源的低频响应,分析了全球大气40—50天低频振荡的结构和传播特点。结果表明:全球大气对热带热源响应特征是在热带地区表现为东西向非对称的热源东侧的Kelvin响应和西侧的Rossby响应,高低层反位相;在中高纬响应是具有低频振荡的二维Rossby波列,且具有相当正压结构。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表明热带大气对移动性热源的响应更有利于振荡的向东传播,且该振荡可以沿波列路径向中高纬度传播,然后再折向低纬。二维Rossby波列是联系着热带和中高纬度地区低频振荡的基本动力学途径。该波列的形成取决于基本气流的分布,冬半球波列振幅较大。因此本文认为40—50天低频振荡是全球尺度的现象,它是一涉及到热带对流加热、赤道Kelvin波、亦道Rossby波、二维Rossby波列以及基本气流等动力学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9.
1000.
雷乙奇 《广西气象》1990,11(2):11-14
本文统计分析了玉林地区后汛期(7-9月)的大-暴雨时发现,玉林地区后汛期大雨以上降水70%左右是与热带气旋有关,受南海热带气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大雨以上降水则占50%左右。此外,本文还从历史资料中找出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段,热带气旋到达不同地(海)域时与玉林地区降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