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9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测绘学   588篇
大气科学   2509篇
地球物理   1109篇
地质学   1857篇
海洋学   535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29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95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0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以衢州—窑上高速公路D、E合同段综合物探应用为例,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探地雷达等工作原理和方法,总结了综合物探在高速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岩性、构造、岩溶等方面地球物理探测的应用成果,从而说明在高速公路路线勘察及施工过程中,物探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2.
岷县高炮防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渠永兴  孙旭映  阎敬泽 《干旱气象》2003,21(2):37-38,41
根据甘肃省岷县1959-1998年的年雹日和受灾面积、历史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检验高炮防雹效果。经序列、wolch检验发现,高炮防雹后“年雹日”减少32.8%,“受灾面积”减少33.6%,显著性水平达到0.05.可信度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3.
用MM5模式Reisner霰方案对华南暴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晶  王鹏云 《气象》2003,29(4):10-13
利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1998年6月8~9日华南暴雨进行了模拟,用Re—isner在方案模拟了可分辨尺度降水,详细分析了暴雨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Re—isner在方案对华南暴雨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在降水最大时段,霰和云水是形成雨水的主要来源,云水的碰冻是产生霰的主要微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4.
115.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及误差分析方法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引言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通信条件的改善,可为广大预报员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越来越多。国内从1991年北半球数值模式(T42),发展到1997年高分辨率的有限区模式(HLAFS)和全球模式(T213)。国外目前应用欧洲中心全球谱模式(T319L60)、日本谱展开模式(T213L30)。数值预报产品在内容、时效、层次上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广大预报员在日常天气预报中的主要参考依据。然而,数值模式的运行由于诸多原因还不十分稳定,数值预报与零场还不吻合,存在一定误差。预报员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时,对国内或国外数值模式预报的形式场、要素场在时效…  相似文献   
116.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我国年平均及四季的气温变化特征,重点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气温变化的主要差异及其增暖进程。结果表明,我国年平均气温是呈上升趋势的,但80年代以前年代际变化并不明显, 升温幅度不大。我国气候增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增暖加速,急剧增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经历了由偏冷向偏暖的趋势转变。我国四季气温变化趋势在80~90年代增暖的进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冬季增暖开始时间最早、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急剧加速,其原因除了冬季气温持续攀升作用外,春、夏、秋季气温上升, 特别是春、夏季增暖幅度的加大增暖区域的显著扩展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韩贵香 《山东气象》2003,23(3):16-17
通过对比分析省级指导预报与县级订正预报产品,检验了2001年省级指导预报产品在县站的应用效果,说明县级临近订正预报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报水平及预报逐级指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8.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经过两年的攻关,在人工增雨综合探测、云水资源评估、催化作业、数值模拟、效果检验技术和外场示范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应用效益,基本形成了一套人工增雨综合技术。2003年12月13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在示范区的检验、试用和完善,显示出具有业务应用和推广前景。课题主要成果为:  相似文献   
119.
120.
Vis5D作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空间科学和工程中心(SSEC)可视化项目研究成果,是一个针对气象数据(如数值模拟结果)的交互式立体视图软件系统,主要由Bill Hibbard和Johan Kellum完成。该系统从1988年1.0版本问世,到现在已发展到5.0版本,其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Vis5D能够直观而清晰地显示立体空间图形,对云物理结构的演示尤为逼真。它的5.1版本更增加了重叠或并列显示多个数据集的功能,无疑是气象工作者的一个有效工具。在对中尺度研究结果,尤其是数值模拟和云物理结构研究结果进行演示时,利用Vis5D软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