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0篇
  免费   1192篇
  国内免费   2454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4773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2079篇
海洋学   825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273篇
自然地理   46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53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2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张展超  黎志豪 《广东气象》1997,(2):15-16,24
1996年3月29日及4月19日在澳门分别出现了两次暴雨过程,各录得72.8和78.5mm的田雨量,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42.6和35.0mm。这次暴雨,ECMWF(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天气环流形势预报颇为准确,对气象分析员帮助不小,使之能做出准确的预报。粤港澳市民最关心的天气变化是台风、暴雨、寒潮及大雾,而与暴雨直接联系的主要是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但因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所接收的欧洲中期预报均为大尺度系统分析,故本文亦只能以大尺度预报为准的ECMWF预报来分析暴雨的成因。以下先简单分析两次暴雨的成因及其天气环流形势,然后…  相似文献   
192.
众所周知,广东大陆前汛期的大降水,主要是副高西北边缘的SW暖湿气流与自北南下的干冷气团在江南交汇,形成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而产生的。由于副高的位置所致,1995年前汛期有好几次典型的锋面低槽形势,因缺乏暖湿气流的必要条件而未产生大的降水。因此江门各站前汛期雨量明显偏少,4~6月江门市区雨量只有285.3mm(平均为715.smm),不足常年的4成,其它各站也仅5成左右。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7月下旬,江门地区出现了连续性的暴雨~大暴雨。雨量分布极不均匀,过程雨量(见表1)鹤山是恩平的近7倍。本文对此次强降水从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93.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利用垂直方向具有9层σ面、水平方向菱形截断波数为15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和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两种情况下10年积分的模拟结果,研究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季风平均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青藏高原大地形,亚洲冬、夏季季风平均环流均存在很大的差异。去除地形,使夏季高层的南亚高压、低层的大陆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及冬季的大陆冷高压在位置或强度上发生了改变;地形的有、无决定着冬季东亚大槽的强度;索马里越赤道气流有地形时明显较无地形时强;地形的有无还影响着降水强度和雨带的分布。另外,副热带高压中心及雨带的季节性移动与高原大地形的存在与否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4.
贵州冬季气温异常特点及其高空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庭艳  林易 《贵州气象》1997,21(3):20-22
对贵州冬季温度与各旬气温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冷冬暖冬的发生与同其12月下旬、1月上旬及2月各旬相关性最好。并根据贵州15个代表站历年冬季气温历史资料,选取明显暖冬年及明显冷冬年,对其高空环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80°~115°E之间500hPa高度距平场上,前者于高纯地区表现为明显的槽区,而后者为明显的脊区;低纬地区却为相反的消形。两者对应的西太平洋到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5.
蒋小芹 《贵州气象》1997,21(5):16-17,15
该文通过对天柱县7月份连续性强降水发生的气候概率,环流特征,要素指标等进行分析,拟探求它产生的条件及形成了7月份连续性强降水的规律,更好地为当地防洪抗灾的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96.
1996年严重倒春寒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半球环流型(长波系统,如极涡的、阻塞高压)及其相应的距平场的配置特征,来分析桂林地区1996年春播期间气候异常特点,并应用沿50°N纬圈高度、温度时间剖面图,揭示了欧亚中高纬系统的连续变化以及相应的天气过程,从中找出预报指标,为今后分析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7.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8.
利用1983 ̄1988/1989年6年季平均全球加热场资料,分析了各年相对于6年平均的距平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并且,基于加热异常沿经向表现为正负相间分布和沿纬向有几个加热异常中心的特征,利用定常态初始方程三维谐模式进行了加热异常沿经、纬向非均匀分布对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加热异常的经向非均匀分布显著增强了经向环流的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异常与几个孤立热源(汇)作用的结果的线性叠加有较大  相似文献   
199.
7月份降雨分布型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廖荃荪 《气象》1997,23(3):50-54
综述了我国7月份雨型的划分方法,各种雨型的多雨特点及环流特征,总结了各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着眼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冬季(1-3月)500hPa环流,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6-8月)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等方面,分析了与7月雨型的关联。该方法对业务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0.
袁景凤 《气象》1997,23(4):13-16
1996年北半球主要环流特征是:500hPa西太平洋副高偏弱,脊线位置初夏偏北,盛夏西端持续偏南;亚洲西风带后冬至初春经向环流明显发展,7月亚洲中纬度地区常有阻塞形势维持,500hPa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偏高,夏季南支印缅槽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