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472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271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根据采自青海南部高原曲麻莱、治多地区的圆柏树轮样芯建立的树木年轮年表,重建了近450年来高原春季(4~6月)的最高气温序列。采用多窗谱分析、小波分析和Yamamoto突变检测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重建的高原春季最高气温序列的准周期性及多尺度突变特征。结果显示,青海南部高原地区春季最高气温的变化存在较明显的31~54年低频和2~4年高频准周期波动特征。在30~54年时间尺度上,青海南部高原春季最高气温变化经历了1622~1639年、1798~1816年、1896~1913年和1933~1951年的偏冷期以及1684~1703年、1779~1797年、1817~1835年和1914~1932年的偏暖期。分析还发现,青南高原地区春季最高气温在冷暖期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较明显突变现象,在30~40年时间尺度上,Tm序列在1610年、1668年、1816年、1915年和1934年前后的突变是明显的。交叉相关分析显示,在滞后7.5年左右,青海南部高原春季最高气温波动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2.
圣城拉萨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佛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平均海拔约3700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终年阳光灿烂,有“日光城”之美誉.拉萨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定都拉萨,并开始大兴土木一修建了宫殿寺庙,拉萨逐渐成为西藏的佛教圣地.充满着迷人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3.
蔡运龙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2):1301-1308
"尺度"是认识世界和管理世界的一个重要视角,多尺度之间的相互关联是当前重要的学术前沿论题.尺度关联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对scaling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尺度转换"或"尺度耦合",而需要对不同尺度的多种复杂关系("连通性")有综合的认识;②要正确认识尺度综合的目标,据此明确综合什么,如何综合;③解决尺度综合的方法不能仅从数学模型着手.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土地系统变化为研究案例,设计一个对贵州省域、乌江流域、猫跳河流域和若干小流域等多空间尺度土地变化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案,力图为解决上述问题作出贡献.该案例研究针对土地管理可持续性决策多尺度协调的实际需求,以不同尺度之间"连通性"的判定为基础,重新厘定尺度综合在土地变化科学中的意义和内涵;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途径,建立尺度综合的方法体系,包括基于尺度综合目标的土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和效应多尺度表征与数据协调方法,各尺度土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和效应之间"连通性"的发现与论证,土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和效应的多尺度综合集成;提供喀斯特地区土地变化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和效应的尺度综合研究案例,提供省域、省内大流域、中流域、小流域土地管理可持续性决策多尺度协调的依据和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164.
今年5月底,笔者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中国的星空》”项目组成员,有幸和北京天文馆的张子平、王玉民老师一起赴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观测和参观。在这里把这次旅行的见闻写下来,  相似文献   
165.
8月2日,青海省地矿测绘院与产学研合作伙伴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共建的"青海省高原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这个实验室是今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新命名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是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6.
平安县国土资源局坚持土地开发与保护并重,投资1682万元,积极开展高原富硒产业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8186亩,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土地整理、开发平整未利用地、补砌渠道、修建道路以及种植防护林等配  相似文献   
167.
臧敬 《地球》2012,(4):104-109
十八年,是个什么概念?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而在这六千多个日日夜夜里,雕琢着的时空,每一天每一个角落都在上演着薄凉美丑、千姿百态的戏剧人生,追忆也就在所难免。当可可西里的话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的时候,逐渐淡出众人记忆的英雄往事,在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心中,会再次浮现,成为  相似文献   
168.
《高原地震》2012,24(3):40-40
一、《高原地震》是青海省地震局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每季末出版。主要刊登地震学方面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地震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实验、观测、考察、问题讨论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9.
高原湖泊鱼类生长特性与形态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8—11月洱海流域采集的2991尾鱼类样本,研究了其生长特性与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洱海流域大部分鱼类表现为匀速生长或近匀速生长,但有两种鱼类(中华青、大理裂腹鱼)呈现强异速生长。肥满度以吃食性鱼类最高(鲫、鲤、团头鲂),滤食性鱼类次之(鲢、鳙)。对主要优势种——麦穗鱼、鲫的形态分析表明,洱海麦穗鱼、鲫种群与西湖、茈碧湖、海西海三个湖泊的麦穗鱼、鲫种群在形态上均无显著差异。西湖、茈碧湖、海西海三个湖泊的麦穗鱼种群之间以及鲫种群之间均存在种群间差异(C.D<1.28),其中茈碧湖、海西海两个湖泊的鲫种群在眼径/头长性状上的差异达到亚种水平(C.D=1.5)。  相似文献   
170.
近年来,高原湿地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是软土路基的沉降控制对高速公路的质量影响,如差异沉降和残余沉降等。结合实践工程运用,对高原湿地软土路基的沉降进行监测,分析讨论软土路基不同工期的沉降规律、差异沉降,对沉降过程分4阶段进行讨论。然后运用双曲线法、三点法、指数曲线法对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得到各断面的最终沉降量值接近,残余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说明预测结果与实际较吻合。可服务于高原湿地软土地区的公路建设工程,也为其他地区的同类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