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1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 引言南药系指原产于热带国家的药材 ,在我国南方等省也有种植 ,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 ,野生变家种。在我省南部边缘的低热河谷有少量种植和生长 ,截至目前为止 ,我省种植和生产的南药有砂仁、儿茶、安息香、苏木、肉桂、巴戟、八角、木瓜、艾纳香、龙眼肉、荔枝核等十余种。分布在罗甸、望谟、册亨、兴义、紫云、安龙、贞丰、关岭、赤水、习水等县 ,并初步具有一定的商品基地规模。由于南药对疾病有奇特的疗效 ,一些南药同时又可作为食用香料以及制造高级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因而经济价值非常高。然而南药对热量条件的要求特别严格 ,如遇霜…  相似文献   
112.
苏桂武  方修琦 《地理科学》2000,20(3):212-217
基于滑动-t突变检验结果,对京津两地近50年来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分别讨论了各阶段的变化特点。两地水稻种植面积的阶段性均受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事件相关分析发现,作为人类对隆水变化响应的裟种植面积的变化较降水变化滞后一年,使得年雨量变化与当年水稻种植面积变化之间存在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高油酸花生小气候特征,于2020年在商丘国家基准气候站内开展花生分期播种试验,试验设计5月6日、5月26日和6月15日3个播期,按垄作和平作两种方式种植。在5月6日播种的垄上、垄下和平作的花生田内安装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对比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对农田气温、相对湿度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农田温湿度与基准站气象要素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花生农田小气候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发育期,垄上和垄下气温均高于平作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白天的大于夜间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平均气温分别比平作的高0.5℃和0.9℃,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和2.1℃;田间相对湿度平作的高于垄上和垄下的,下针-饱果期和饱果-成熟期垄上相对湿度日较差分别比平作的高11.2%和15.3%。典型晴天和多云天,基准站夜间气温高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白天的气温低于垄上、垄下和平作的;阴雨天垄上气温高于垄下、平作和基准站的。3种天气条件下,平作相对湿度高于垄上、垄下和基准站的。高油酸花生小气候与基准站温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3个播期的垄作花生单株荚果数、单株果重和产量均高于平作的,且呈极...  相似文献   
114.
水分盈亏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苏永秀  李政  吕厚荃 《气象科技》2008,36(5):592-595
从广西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综合考虑降雨量和同期作物需水量的基于作物水分盈亏原理的农业干旱监测模型,农业干旱监测等级指标,并用该指标分析了1961~2004年广西双季稻、甘蔗生育期间农业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用自治区农业厅同期旱情资料对2004年广西春旱发生情况进行监测验证.结果表明:水分盈亏指数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旱情,是一种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能运用于广西农业干旱监测业务,在每季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上得到的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115.
采用时空转化的方法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盐地碱蓬种植年限(0 a、1 a、2 a和3 a)对重度盐碱地土壤盐分及盐离子在0~120 cm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的影响,为盐地碱蓬在盐碱地中的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滴灌种植盐地碱蓬后土壤盐分在剖面的分布发生明显变化,根区(0~40 cm)土壤含盐量随种植年限增加而下降,根底(40~120 cm)土壤则先增加后下降;Na+和Cl-因容易被水淋洗和植物选择性吸收多,根区土壤中Na+和Cl-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有显著降低,Ca2+和SO42-不易随水移动,淋洗程度低,HCO3-和Mg2+第2 a和第3 a的淋洗效果明显好于第1 a;经过3 a种植后土壤中毒害离子Na+与Cl-和在表层盐分组成中的比例下降,Ca2+比例上升,钠吸附比(SAR)值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6.
阎静  王汶  李湘阁 《遥感学报》2001,5(3):227-230
在利用NOAA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过程中,由于其地面分辨率较低,存在大量混合像元问题,使得提取精度不够理想,该文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即可以提供多源数据的输入,又不受数据分布假设限制的特点,从NOAA图像演算最能反应朋稻分布信息的绿度指数(NDVI)和日夜温差值,将其重采样,然后加入对水稻生产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及高程分布等信息,以TM图像作为准直值进行分类,获得较为理想的湖北省双季早稻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17.
在分析“九五”期间黑龙江省主要农区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五”期间作物结构调整的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8.
硅肥对甘蔗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倾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 ̄23.3%,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虫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相似文献   
119.
陈新光  李润俞 《热带地理》1997,17(3):289-294
本文根据冬种玉米度试验资料,动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从化市冬种玉米种植的若干气候适应性问题,找出了影响冬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和主要气象因子,以此为依据,从气候上对本省冬种玉米种植进行分区。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