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WEB、FLASH和VC++技术为依托,建立了基于C/S与B/S混合架构下的广西电网气象综合信息系统,并对其构建流程和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2.
2009年11月16日至20日,罕见冻雨袭击贵州,多条输电线路出现覆冰现象,威宁县城电线结冰直径达10毫米,当地电网公司及时消除覆冰,贵州电网安然经历了这个冬季的首次冻雨考验。  相似文献   
63.
辽宁省电线积冰特征与电网冰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辽宁省11个电线积冰观测气象站1980-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电线积冰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及易发生冰灾事故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电线积冰现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具有辽东南、东北、辽东湾东北岸地区电线积冰现象较多的特点,且大部分地区雾凇日数多于雨凇;电线积冰日数的年际间波动较大,可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1月最多,11月雨凇明显居多.气象站观测到的最大冰厚、直径、冰重分别为53mm、68 mm和196 g,折算成最大标准冰厚、100 a一遇最大设计冰厚为6.6、7.8 mm.各地观测到的最大冰重多以雨凇出现,最长连续时间为4 d;气温低于0℃时,雨凇形成一般具有降雨和降温过程,雾凇形成一般具有空气湿度高、风速小的特点.2007年3月4日,红沿河核电厂气象站记录到辽宁省历史以来所观测记录到的最强电线积冰事件,其标准冰厚为25.7 mm,属重冰程度.可将辽宁全省30a、50 a一遇冰区均划分为轻冰区,而位于辽东湾东部的营口、盖州、熊岳、瓦房店沿海一带为100 a一遇的中冰区,红沿河核电厂附近地区为100 a一遇的重冰区.  相似文献   
64.
65.
翡翠“B”货和其坚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挥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97-500
简述了翡翠“B”  相似文献   
66.
1994年11月22~23日500KV神侯线侯村附近架空线路导线的绝缘面发生多次污闪,本文根据当时的天气要素实况,从雾对积污的影响、雾对污秽的析解、雾与污闪几个方面对上述情况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67.
在分析了基于光谱特征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用于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的不足之后,探讨了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结果精度及可靠性的途径,指出了在遥感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过程中,综合利用遥感图像多光谱特征及光谱特征以外的辅助信息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笔者研制的草场资源分类专家系统GES(GrasslandResourcesClassificationExpertSystem)说明了专家系统技术用于遥感图像分类能够有效地解决分类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辅助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东北电网水库调度气象信息Web服务系统的系统结构、主要功能、特点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9.
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专题报告会。作为1个气象部门的专业用户,我代表江西电力调度中心对气象部门长期提供的优质服务以及良好的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江西电力调度中心是江西电网的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全网的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我们的工作与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我们每天的决策都要考虑气象信息这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时变参数PGM(1, 1)变形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用多项式逼近模型参数,同时针对GM(1,1)模型背景值取值方法的不足,引入背景值最佳生成系数,建立了时变参数PGM(1,1)变形预测模型。多项式中的待定系数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背景值最佳生成系数采用搜索法确定。实例计算表明,时变参数PGM(1,1)变形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适合用于变形体的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