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大气科学   529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山东“7.18”致灾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山东省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暴雨致灾原因。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南部的低槽、底层准东西向切变线、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暖湿气流以及来自东北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所致。低层前期明显的持续升温为暴雨的产生创造了极好的热力条件,强盛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输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时山东上空低层高温高湿、能量增大,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沿850 hPa切变线北侧东北气流迂回南下的冷空气与低空西南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在山东交汇,冷暖空气在对流层低层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暖锋锋生特征,弱冷空气的低层侵入对暖湿空气具有抬升作用,促使对流发展和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中心或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这次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大暴雨的分布与地面辐合线的走向基本一致。降水历时短强度大,特殊的地势地貌是本次暴雨致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2.
2010年7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文东 《气象》2010,36(10):122-127
2010年7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为单一极涡,中高纬地区呈5波型分布,巴尔喀什湖和东亚大槽强度偏强或与常年相当;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东西带状分布,与常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强。2010年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1.2 mm,比常年同期(115.9 mm)偏多5.3 mm。全国平均气温为22.8℃,比常年同期(21.4℃)偏高1.4℃。月内,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以及西北东南部、黄淮、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暴雨洪涝;台风康森和灿都登陆我国;吉林、江西、内蒙古等地发生风雹灾害;华南、江南、江汉、黄淮、华北、西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梧州2009年8月12日降雨过程中的几个多普勒雷达产品的分析,从结构上解释了产生这次降雨过程的原因,且从理论上推导出切变线在多普勒雷达速度图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4.
咸阳市“8·14”与“8·8”两次大暴雨天气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6年8月14日夜间及2007年8月8日夜间关中中西部两次大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具有一系列相似的基本特征,但也存在一些明显差别.其共同点是大范围冷空气活动、带状高压带中高压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大暴雨发生的环境背景条件;高空冷空气、两高之间的上升运动、切变辐合区汇合、叠加,为该地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暴雨产生在深厚的水汽层结、水汽辐合及强烈的对流不稳定区,小尺度辐合区形成与大暴雨过程同步,辐合中心附近出现大暴雨,是造成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不同点是在对流发展过程中,中小尺度辐合区差异决定大暴雨落区;能级差大小、水汽增长(辐合)快慢、高层抽吸作用强弱决定大暴雨强度;涡度场和散度场的有效配置,整层是否形成较强的持续垂直上升运动,决定大暴雨发生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5.
台风榴莲(2001)在季风槽中生成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CEP 1°×1°分析资料、TMI海温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对季风槽中南海台风榴莲(2001)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境流场、温暖洋面、中尺度对流活动对热带气旋(TC)生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水平风速垂直切变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TC在暖湿洋面上生成的时间,水平风速垂直切变由强向弱转变,在TC发生前18小时迅速减小到10 m/s,随后在10 m/s以下维持少变,垂直切变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对流层高层环流形势的演变;在对流层中低层,季风槽的形成和加强对TC的生成有重要作用,由于热带温暖洋面作用,季风槽首先表现出有利于单体对流和带状对流发生发展的条件性对流不稳定特征,随着季风槽的加强,季风槽进一步表现出有利于中尺度扰动发生发展的正压不稳定特征;季风槽槽线南侧的低空急流的经向分布很宽广,由105°E越赤道气流和中南半岛偏西气流(其源头是索马里越赤道低空急流)汇合而成,急流的加强活动具有经向差异,由于边界层高θ_e空气辐合抬升产生两条经向距离约300 km的显著带状对流云系,槽线南侧风速分布的经向差异导致两条带状云系发生追赶,并逐步在季风槽底部槽线附近合并加强为MCC,进而导致中尺度涡旋(MCV)的产生并最终发展成为TC.分析结果还表明,为深对供应丰富对流有效位能的主要是来自台风发生区域本地南海暖洋面的地面热通量,南海暖洋面对TC生成有重要贡献.台风榴莲的生成是一个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包括涡旋对流热塔、与带状对流云系伴随的涡度带的升尺度,涡度带合并成长为MCV,以及大尺度条件对TC在季风槽中生成的时间及地点的控制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6.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0-2007年共计8年的逐日08:00和20:00 500 hPa高空资料,结合地面降水资料和TRMM资料,对高原低涡切变线进行了普查分析,获得了对高原低涡切变线活动的一些新的认识.(1)在青藏高原上,切变线活动比低涡活动更活跃.(2)21世纪初的8年间,低涡、切变线出现个数最多的在6月,最少的在9月.2002年和2006年分别是高原低值系统相对活跃和相对不活跃的年份.2006年川渝持续的高温干旱可能与高原低值系统活动不活跃有关.(3)低涡、切变线生成的源地分析表明,高原低涡、切变线主要出现在海拔高度较高和地形坡度陡峭的地区,高原加热和陡峭地形的动力作用可能是低涡、切变线形成的原因之一.(4)高原低涡、切变线不易移出高原.低涡移出,主要是伴随低涡切变线过程东移.(5)低涡、切变线经常相伴或相继出现,对高原及高原以东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单多普勒雷达资料做冷流暴雪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成芳  王俊 《高原气象》2009,28(5):1034-1043
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EVAP方法反演风场, 并结合径向速度、 反射率因子、 自动气象站和探空风场等观测资料, 对2005年12月6~7日山东半岛一次冷流暴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 (1)雷达回波呈狭窄带状, 移动缓慢近乎停滞, 径向速度上存在风向切变线, 烟台和威海的暴雪不同步是冷流暴雪的典型特征; (2)首次通过雷达反演证实了逆风区实际就是风场切变在径向速度图上的反映, 垂直各层水平风场存在中尺度切变线, 且与强回波带相对应, 切变线的位置决定暴雪的落区; (3)通过雷达反演风场和风廓线共同揭示出强降雪产生时对流层中层有西北风、 西南风和东北风三股气流, 明显的西南气流位于850~700 hPa, 表明冷流降雪过程并非传统认为的仅有西北冷平流, 而是不同气流辐合的结果; (4)对流层中层的西南暖平流为云的播种和反馈机制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 使得冷流降雪增强, 这在常规观测资料中无法看到。  相似文献   
148.
2003年7月4~5日梅雨锋暴雨维持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忠明  杨康权 《高原气象》2009,28(6):1316-1325
利用卫星云图、 多普勒雷达产品以及探空资料, 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对2003年7月4~5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发生的环境场条件、 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 低空急流与能量锋的配置对强降水天气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的天气学分析, 并对大气正压非平衡强迫、 低空急流与能量锋相互作用对强降水天气发生\, 发展与持续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动力诊断。结果表明: 这次梅雨锋暴雨过程, 暴雨区上空气柱内水汽较少, 孟加拉湾与南海地区向暴雨区输送的水汽占据主导地位。暴雨区的平均散度与垂直速度变化与强降水天气变化比较一致。对流层低层能量锋与低空急流的配置及其相互作用对强降水天气的发生\, 发展和维持具有重要影响。当低层能量锋与低空急流处于同时强的配置状态时, 强降水天气发生并持续; 当两者处于一强一弱或两者皆弱的配置状态时, 则没有强降水天气发生或持续。正压非平衡强迫对强降水启动作用较大, 而湿斜压热动力相互作用对强降水天气持续影响较大, 是导致强降水过程维持的主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9.
最新海表温度卫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赤道东太平洋和大西洋附近存在赤道不稳定波(tropical instability waves)。赤道不稳定波通常于每年春末夏初出现,以约0.6 m/s速度向西传播,周期为20~40天左右,波长约为1 000~2 000 km,可改变赤道附近海洋的热量平衡,并引发强烈的局地海气作用。利用CCSR/NIES/FRCGC AOGCM MIROC 100年的模式输出结果,计算了赤道不稳定波的爆发时间、波长、传播速度、周期,并与观测资料作对比分析,以考察模式对赤道不稳定波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的海洋内部中尺度动力-热力作用过程,成功模拟了赤道不稳定波的基本特征,发现赤道不稳定波主要存在赤道南北不超过6个纬度的浅层海洋中,除赤道表层外4~6 ?N海洋温跃层中也有赤道不稳定波。对赤道不稳定波的能量进行诊断分析表明其能量主要来自赤道附近洋流经向切变产生的正压不稳定,赤道以北海洋温跃层中赤道不稳定波能量主要来自由浮力作用产生的斜压不稳定,两者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赤道不稳定波的赤道不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