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9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篇
海洋学   43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青藏高原对流云团东移发展的不稳定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8年6~7月的逐时GMS红外TBB资料、T106的客观分析资料以及沿长江5个站的探空资料,对青藏高原上的对流云团东移维持发展的环流背景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层气流辐散、低层气流辐合的垂直结构,高低空急流的引导作用,高原东南部和长江流域充沛的水汽条件以及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是造成青藏高原上空对流云团东移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2.
中尺度涡旋和台风涡旋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用一个高分辨率的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实施了4组积分时间为24h的试验,研究了台风环流区域内中尺度涡旋的不同初始径向位置条件下与台风涡旋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中尺度涡旋初始径向位置不同,可以引起随后扰动相对涡度场演变特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3.
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的构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IAP正压模式的伴随模式的构造,以及在构造伴随模式中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由于二阶伴随模式在资料同化算法和敏感性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也介绍了构造二阶伴随模式的方法,这对构造其他模式的伴随模式和二阶伴随模式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4.
最敏感扰动的演变与夏季乌拉尔地区的持续性异常环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燕  李志锦  纪立人 《气象学报》1998,56(4):401-415
通过数值实验对初始扰动不稳定发展建立异常环流型的过程进行了分析。选择了东亚夏季风异常的1991年和1985年两个典型年份的平均环流作为基流,以共轭敏感性分析得到的最敏感扰动作为初始扰动,分析其在不同的环流背景下的发展情况。结果说明,1991年欧亚地区的基流不稳定性较强,且初始扰动结构有利扰动发展,因而通过能量频散在乌拉尔地区激发扰动并强烈发展,建立起阻塞形势。而1985年的扰动在乌拉尔地区形成正涡度距平,不利于阻高的建立。从而导致1991年和1985年夏季乌拉尔地区几乎相反的异常环流。一系列对比实验说明,异常环流型的建立,不仅依靠能量的频散,更依靠扰动通过正压不稳定过程从基流吸收能量而发展。它既有赖于基流自身的不稳定,又取决于初始扰动的结构以及相对于基流的位置。基流选择了具有特定结构的初始扰动型,只要在有利位置上给予扰动,就能够激发出扰动波列,建立强的持续异常环流型。不论初始波列的位相在一定范围内如何改变,扰动总是倾向于在基流的特定不稳定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65.
从描述f平面上的正压地形拦截波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出发,利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了海底地形坡度和海底摩擦对线性和非线性地形拦截波的动力不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不稳定的性质,找出了不稳定的判据。还在特定的海底地形坡度和海底摩擦条件下,建立了线性和非线性波的频散关系,并比较了两者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6.
2005年9月18日山东突发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常规资料及MM5模式模拟结果,对2005年9月18日山东突发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地面层浅薄冷空气的侵入、相当位温密集区附近对流稳定度θep的减小导致垂直涡度的显著增长及低层对流稳定条件下的倾斜上升运动可能是本次暴雨过程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7.
本文着重研究大地形对正压大气迭加在非均匀纬向基本气流七扰动演变的影响。。用WKBJ方法推导了正压扰动的频率和频散关系以及波作用量所满足的方程。当基本流场定常且存在无限长的东西向山脉时,则有波作用量守恒。据此,获得了正压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即在所考察的平面城内至少在某点或某些点上含地形效应的某一物理量等于零,扰动就可能得到发展。对波包动能的倚时变化的讨论得知.在无摩擦正压纬向非均匀基流的情彤.地形对扰动动能并无直接影响.即导波和曳波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南侧和北侧得到加强,并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北侧和南侧强度减弱。扰动的发展由扰动的结构所决定。导波和曳波的波长缩短总伴同其轴线倾向r东西向相联系,而它们的波长伸长总是与其轴线倾向于南北向同时发生。还指出,正压扰动的加强或减弱,与波长的伸长(或缩短)不是必然的联系,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8.
李志锦  纪立人 《大气科学》1995,19(3):277-288
本文讨论了夏季纬向不对称气候平均流下通过正压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建立遥相关型的问题。首先详细描述和讨论了有利发展扰动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作为对比,对正规模不稳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规模的不稳定增长率很小,难以用于解释遥相关型的发展。而有利发展扰动型的计算分析表明,最有利发展的那些扰动型的振幅增长率同实际大气遥相关型的增长率相一致,并且这些有利发展扰动型都将演变为同实际大气相一致的遥相关型结构。从而提出了,至少部分实际大气遥相关型可以不依赖于异常外源强迫,而仅依赖于大气内部的正压过程即能量转换过程而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9.
关于假相当位温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任承  顾光芹 《气象》1990,16(3):13-17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