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667篇
大气科学   924篇
地球物理   324篇
地质学   1136篇
海洋学   463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2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地理研究》2005,24(5):824-824
《地球信息科学》自1996年创刊以来,得到了院所和各界有关部门、领导及广大读者的热忱支持、关心和帮助,借此机会深表感谢!该杂志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多位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对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5年5月特颁发了证书。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勘察设计》2005,(3):47-48
2005年-2007年建设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建设事业的中心工作,遵循“围绕中心、抓住重点、突出特点、强化机制”的工作原则,统揽全局,以纲带目,进一步开展建设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障作用,促进建设事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勘察设计》2005,(8):62-62
为进一步提高整个勘察设计行业工作的效率、水平、质量和效益,全面深入地总结、交流各单位在CAD和协同设计软件技术的成果和经验,提高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协同设计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国家建设主管单位决定于2005年9月13日—15日在深圳举办“勘察设计行业新型协同设计及CAD平台软件技术交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4.
IPv6的网络架构为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网络已列为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met)具有行业特色的,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中的应用项引。以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和发展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网络,是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科技自主创新的实践;是推进地震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需要认真努力,为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分析水文基本建设计划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水情信息的传输中 的应用和建设经验,提出水文基本建设计划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思路,并提出系统建设初步 方案。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简要回顾了青海水文工作的发展历程,着重针对水文计划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工作思 路和发展方向,并就如何建立水文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水文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出了 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7.
围绕自然资源背景下建立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和督查监管"四统一"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需求,探讨了地理信息全流程服务的技术体系。从地理信息"人"的特征出发,结合自然资源管理所需的系统观和综合性要求,基于测绘地理信息与自然资源融合发展的科技供求关系分析,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进行技术重构,建立了调查监测、数据集成、分析评价、模拟预测全流程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的5个方向: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核心的自然资源调查技术体系、以遥感研发和应用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监测技术体系、以"人"为中心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体系、具有"人、事、时、空"多维度"身份"的"人地关系"分析技术体系和以"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为目标的模拟预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8.
《海洋世界》2014,(7):76-77
<正>第七届全国海洋知识夏令营开营啦!海洋知识夏令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之一。时至今日,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今年的夏令营,我们将奔赴风光绮丽、素有"黄海明珠"之美誉的海滨之城——青岛。在这个金沙绿树、碧海蓝天的地方,小伙伴们将度过充实而美好的七天时光。青岛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海洋科技城,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海洋科研基地——全国60%以上的海洋科学高端人才集中于此。  相似文献   
109.
看海     
《海洋世界》2015,(2):7
<正>1.《话说中国海洋丛书:话说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作者:董志文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4-10-1简介:书中以中国秦汉时期至今日的海上贸易为主线,介绍了涵盖港口、造船、航海、移民、宗教、国家关系、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诸多与海上贸易有关的内容,详细描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繁盛、衰落、停滞、复兴的过程。为今天专家学者研究中国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详细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极地研究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在极地规划战略布局、科考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明确国际极地考察和研究态势以及支撑我国极地科技体系建设,文章从国际合作、科技投入和规划布局等方面分析我国极地研究的现状和进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极地考察经过30余年的积累,已逐渐形成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支撑体系,为极地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极地研究总体起步较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亟须从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出发,做好顶层规划,构建完善的极地科技体制,推动极地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