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91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894篇
地球物理   175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华北东部地区上地幔运动与盆地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春华  廖素琼 《地震地质》1991,13(3):276-282
在综合分析华北东部深部构造、盆地构造及其动力学特征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离心技术讨论了该区盆地形成机制与上地幔运动的关系。这种离心技术采用物质密度差代替温度差是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上地幔对流、上地幔隆起(或底辟)以及重力均衡作用产生了华北地壳的单向引张力,从而导致箕状盆地的形成。 作者认为,华北东部地区盆地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与上地幔的运动和重力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2.
金步圣  邱语林 《气象》1991,17(6):46-48
本文对一次强热带风暴与西风带系统结合时再度加强并引起特大暴雨和强龙卷的个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就已存在明显的能量锋区,当热带风暴移近时,在它前进方向的两侧,形成一较强的垂直环流圈,强对流天气就发生在该环流圈右侧的强辐合上升区域中。另外,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一些有无热带风暴龙卷的特殊点。  相似文献   
113.
本文用一维分层模式理论分析了地面降雨、尖端放电、对流运动以及云外电导率变化对雷暴电结构的影响。分析指出,云内对流强度明显地影响着雷暴电结构,强烈的地面降雨和尖端放电可使地面电场强度显著减小,甚至极性翻转。闪电和云顶附近的下沉气流是维持雷暴向上提供充电电流的重要条件。在雷暴中,对流起电机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14.
邹调洞 《四川测绘》1994,17(4):172-173
航空摄影最理想的天气是碧空无云,然而这样的天气是很少的,在实际工作中,摄区往往有少量的云。根据历年飞行质量的统计,一般每年因云作废的摄线,约占总漏废线的30%左右,最高年份一九九零年达42%。这不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任务的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践,我认为有一种淡积云,用加拍摄影的方法,然后抽掉部分像片,能满足测图的需要。从而大大减少了因云作废的摄线,提高了经济效益和保证了完成任务的时间,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项工作开始很早,但真正大量用于生产是一九七五年…  相似文献   
115.
土壤传导-对流热通量计算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气象站的地温资料,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传导、对流两种传热方式时的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计算了土壤中的传导热通量、对流热通量及总热通量。发现对流热通量与传导热通量具有同样的量级,均为101—102mW/m2。另外还初步分析了三种热通量结果与地震的关系,单站热通量序列表明地震前地热能量是持续累积的。  相似文献   
116.
暴雨过程中积云对流反馈作用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钟兴 《气象》1994,20(2):3-10
根据各收支方程讨论,概述了各研究者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计算得出长江流域梅雨期暴雨过程中各源汇的空间分布特征。虽然个例,地区和资料不同,其结果各有差异,易比较,但次网格尺度运动对不尺度环境场的反馈作用均非常显著,因而在设计暴雨预报的数值模式时,参数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7.
海沟后退对地幔对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有海底扩张无海沟后退、有海沟后退无海底扩张以及海底扩张与海沟后退共存等3种情况下,俯冲板片运动与海沟迁移的关系.用幂律流体有限元方法计算海沟后退对地幔对流的影响.地幔有效粘度除依赖应力偏张量的第二不变量以外,尚与温度、压力(含流体静压力和流动压力)有关.计算表明,对流环、高流动负压区以及低粘区的个数和位置,均受控于海沟是否后退以及海底是否扩张;温度场与海沟后退无明显关系.流动压力对形成洋中脊和弧后火山、驱动地幔对流以及维持板片的倾斜角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丁治英  陈久康 《气象科学》1994,14(4):344-353
本文通过1991年梅雨后期,7月1—13日200hPa非地转场分析得出,梅雨期200hPa非地转风主要由积云对流动量转换形成。其次是风速平流,并通过数值试验得以证明。非地转风形成的高层辐散,可进一步使暴雨增强与维持。另外梅雨期非均匀层结对非地转风及暴雨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9.
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的热异常时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前后浅层地温异常的时空结构及降水异常的水平结构。分析表明,震前数月浅层地温稳定维持正异常,发震前一个月激剧增温,发震当月达最大,震后降低;震前震中区为负地温距平区,随发震时刻临近,负距平区迅速演变为正距平区,而且强度和面积都不断增大,至发震时达最大,震后不断减小;热异常是从深层传向地表的;震中区震前为旱区,震后为涝区。本文还讨论了震源处热信息传到地表的条件和可能机制,认为在水热活动异常的断裂带上,至少对于浅源地震,对流传热是一种较为可能的传热机制。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