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81.
利用佳木斯市气象观测站19511~2010年的电线积冰观测数据资料,对佳木斯市电线积冰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电线积冰日数呈减少趋势;电线积冰均发生在采暖期内,其中1月份最多;佳木斯电线积冰多为雾凇造成,具有重量轻、危害小的特点.产生电线积冰时需同时具备低温和充足水汽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82.
利用2008/2009和2009/2010年冬季在恩施雷达站观测得到的能见度、云雾滴和雨滴微物理特征量以及积冰厚度资料,结合同期的自动气象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恩施地区电线积冰产生、增长、维持和脱落阶段的天气背景、气象条件以及云雾和降水粒子的微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冰发生期间,地面形势场表现为冷锋过境,850hPa高空受冷高压和冷温度槽控制,500hPa高空的西南气流提供水汽;积冰的开始时间基本为傍晚以及凌晨,而积冰的脱落时间为中午12时左右,脱落时的气温为-1~0℃;积冰增长期云雾滴的平均液水含量要明显大于其他3个阶段,且在积冰厚度的增长期都出现了降水;液水含量与积冰厚度的增长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62;同时对积冰厚度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能较好反映实际冰厚变化.  相似文献   
83.
用AMDAR资料分析两次强飞机积冰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烈霜  金山  刘开宇 《气象科技》2013,41(4):764-77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AMDAR(Aircraft Meteorological Data Relay,航空器气象资料中继)飞机气象资料,对2012年1月5日和23日贵阳机场飞机报告的两次强积冰个例过程进行了客观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5”和“1·23”强积冰个例是静止锋形势下导致的,逆温层维持时间长,逆温层顶、逆温厚度基本不变且逆温强度有所增强;饱和冷云维持且冷云含水量不断加大,为强积冰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度和水汽条件.AMDAR资料对于探空资料是有力的补充,能显示大气层结随时间细微的变化,为积冰预警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海冰动力过程的改进离散元模型及在渤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冰的断裂、重叠和堆积等离散分布特性广泛地存在于极区和副极区的不同海域,并对海冰的生消、运移过程有着重要影响。针对海冰在不同尺度下的离散分布特点,发展海冰动力过程的离散元方法有助于完善海冰数值模式,提高海冰数值模拟的计算精度。为此,本文针对海冰生消运移过程中的非连续分布和形变特性,发展了适用于海冰动力过程的改进离散元模型(MDEM)。不同于传统离散元方法,该模型将海冰离散为具有一定厚度、尺寸和密集度的圆盘单元。海冰单元设为诸多浮冰块的集合体,其在运移和相互接触碰撞过程中,依照质量守恒发生单元尺寸、密集度和厚度的相应变化。基于海冰离散性和流变性的特点,该模型采用黏弹性接触本构模型计算单元间的作用力,并依据Mohr-Coulomb准则计算海冰法向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及切向摩擦力。为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本文对海冰在规则水域内的运移和堆积过程进行了分析,离散元计算结果与解析值相一致;此外,对旋转风场下海冰漂移规律的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渤海辽东湾的海冰动力过程进行了48h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卫星遥感资料和油气作业区的海冰现场监测数据吻合良好。在下一步工作中将考虑海冰离散元模拟中的热力因素影响,发展具有冻结、断裂效应的海冰离散元模型,更精确地模拟海冰动力-热力耦合作用下的生消和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85.
利用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70-2016年逐日庐山站电线积冰、NOAA重构延长的逐月海表温度(SST)及NCEP再分析风场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庐山雨凇积冰日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1)庐山雨凇积冰基本发生在当年11月至次年3月。2)雨凇积冰日数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且在1981年和2001年分别存在一显著突变,即1970-1980年庐山雨凇积冰日数异常偏多,1981-2001年庐山雨凇积冰均值基本接近常年,2001-2005年庐山雨凇又异常偏少。3)庐山雨凇积冰日数存在2~4年、6~8年及20年左右的振荡周期,2~4年周期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及2005年以后振荡显著。4)庐山雨凇积冰异常偏多年代,前期410月整个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同期113月庐山受贝加尔湖异常反气旋东南侧东北气流和来自东太平洋偏南气流的共同影响,有利于出现雨凇积冰。  相似文献   
86.
贵州冬季电线积冰及其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百炼  吴战平  张艳梅  曹双和 《气象》2014,40(3):355-363
利用气象部门长期电线积冰观测和电力部门线路覆冰调查资料,对贵州冬季电线积冰的分布、类型特征与气象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探讨了贵州电线积冰的形成机理和天气成因,主要结论:(1)贵州电线积冰的类型复杂多样,除具有雨凇、雾凇、雪凇(湿雪)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雨雾混合凇、雨雪混合凇(雪凝)两种混合冻结类型;贵州电线积冰以危售最大的雨凇冰为主,混合冻结在贵州省分布十分普遍,这也是造成2008年贵州电网严重冰害的重要原因;(2)持续低温阴雨的凝冻大气是贵州电线积冰总的天气成因,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冻雨但不局限于冻雨,此外还包括冻毛雨、雨夹雪、湿雪和过冷雾等多种天气现象,持续的凝冻天气过程往往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或交替出现,从而导致严重的覆冰灾害;(3)贵州电线积冰总体上属于较高环境温度下的低风速湿物理过程积冰,当地面气温持续降到0℃以下,出现降雨或浓雾是电线积冰开始与增长的关键气象条件,而最高温度上升到0℃以上是判断积冰转入消融的临界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87.
飞机积冰云微物理特征分析及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磊  李成才  赵增亮  姚志刚 《气象》2014,40(2):196-205
利用7个架次有积冰报告的飞机探测资料,对积冰云的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云中相态组成、液水含量、中值体积直径和过冷大滴浓度特征。介绍了基于卫星、数值模式输出和地面观测资料的飞机积冰潜势监测技术,在与20个飞机探测积冰报告对比中,积冰监测可识别率为90%,并应用飞机积冰潜势监测技术具体分析了2010年10月26日的积冰个例。最后介绍了基于积冰潜势监测技术的飞机积冰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支持水平分辨率为20 km、垂直分辨率为25 hPa、时间分辨率为1 h的飞机积冰潜势产品的运算和显示,该系统可为实际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飞机积冰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良 《四川气象》1999,9(3):56-57,55
分析了产生飞机积冰的几种天气形势和有利于飞机积冰的气象条件,揭示了飞机积冰的一般规律,增强了飞行气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9.
数值预报产品在航空气象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旭光 《四川气象》2001,21(4):18-22
文章对WAFS及国内外利用WAFS格点资料和图形产品进行航空天气预报的方法和简要介绍;希望气象业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民航气象数据库资料制作更丰富的航空预报产品和提高雷暴,积冰,颠簸等对飞行有重要影响天气现象的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满足航空用户的各种需要,提高航空气象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90.
一种改进的飞机自然结冰潜势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佰平  戴建华  孙敏  史月琴  孙俊颖  杨涛  黄可蔚  韩昌 《气象》2018,44(11):1377-1390
飞机结冰严重危害飞行安全,随着国产大飞机计划的推进以及自然结冰试飞试验的开展,飞机结冰研究越来越引起了民航和气象等诸多部门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一个改进的飞机自然结冰潜势算法,该算法直接基于大气温湿层结给出结冰潜势,可以识别多种天气条件下(包括冻雨)的飞机结冰可能,具有命中率高、虚警率低、应用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用26个飞机结冰试飞(飞行)报告对该算法进行了检验和评估,发现该算法能较好地估测多种天气条件下飞机在飞行中实际遭遇结冰的情况,且能给出结冰的区域和大致高度。同时,在安庆的一次飞机自然结冰外场试验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发现结合地面观测、探空秒数据和卫星资料等,该结冰潜势诊断方法可以准确诊断结冰层的高度和随时间的变化,与飞机实际空中探测具有较高的符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