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7世纪时,第一批欧洲移民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注意到当地居民有一种奇怪的农耕习惯:在冬季季风期干燥凉爽的月份里,他们通常把澳大利亚北部许多地方的草原和植被烧掉。这种人为的燃烧是为了刺激下一个雨季期间的再生长。但是一项新研究表明,他们的行为可能无意间使得当年夏季干旱期末期比平时要温暖、干燥得多。  相似文献   
142.
建立了高温燃烧水解-离子色谱测定植物样品中不同含量范围氟的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Dionex IonPacAS18分离柱(4 mm×250 mm),Dionex IonPac AG18保护柱(4 mm×50 mm),ASRS ULTRAⅡ自动再生微膜抑制器,电导检测器。采用纯水作为吸收介质,使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基体一致,过滤后可直接测定。样品溶液中常见的Cl-、NO3-、SO24-、PO43-、CO23-、HCO3-等阴离子不干扰F-的测定。为消除样品热解过程中产生的乙酸干扰,对氟含量较高(xx~xxxμg/g)的样品,采用20 mmol/L的NaOH淋洗液等度淋洗,进样体积为25μL;对氟含量较低的样品(0.x~xμg/g),进样体积为100μL。方法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好的稳定性,检出限为0.5 mg/kg,适用于痕量分析;应用于灌木枝叶和茶叶等4个氟含量较高(xx~xxxμg/g)的植物标准物质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6%(n=6);应用于低氟的小麦粉和大米粉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0%~110%,可以满足不同氟含量植物样品中氟测定的需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3.
为改良上海粘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分别采用棕榈和麦秸秆加筋,以提高土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试验以质量加筋率和加筋长度作为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两种加筋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为:(1)棕榈加筋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麦秸秆加筋土,两种加筋土均高于素土。(2)棕榈的适宜加筋条件为:质量加筋率1.0%,加筋长度的平均值15mm;四分之一圆管状麦秸秆的适宜加筋条件为:质量加筋率0.3%~0.4%,加筋长度15mm。(3)棕榈加筋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强化型,麦秸秆加筋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棕榈与麦秸秆均适宜作上海地区粘土的加筋材料,加筋效果棕榈优于麦秸秆。  相似文献   
144.
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蒸散、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系数的变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农业用水占华北水资源的70%以上,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对华北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节水农业研究中,利用农艺节水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减少农田无效棵间蒸发耗水和优化供水制度是主要的农艺节水措施。夏玉米是华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主要作物之一,一般在冬小麦收获前的5~7天套种在其中,以延长夏玉米的生育期。随着联合收割机的广泛应用,冬小麦收获后的秸秆直接覆盖夏玉米,对夏玉米的农田蒸散特别是苗期的蒸散产生影响;夏玉米生长在6~9月的雨季,一般年份降水能够满足夏玉米的需水要求,但夏季降水的分布变异较大,再加上近6年来的夏季干旱,使灌水对夏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夏玉米的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优化供水制度和研究秸秆覆盖对减少棵间无效耗水的影响及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作物系数的变化,为制定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优化供水制度提供依据。2年的实验结果显示,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产量在8000kg/ha,总蒸散量在390mm,水分利用效率在2.2kg/m3。干旱年份,夏玉米在灌四水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再增加灌水量,产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有所递减。  相似文献   
145.
正当春天的色彩在大地尽染,我走来,青春在美丽的神州跳跃;当豪迈的钟声在大地响起,你走来,年轻在繁荣的国土燃烧!是什么,让我深感无限荣光,激情在心中一次次奔跑;是什么,让爱在我心中深种,汗水作证那无上的骄傲?又是一年,我与风雨同行,幸福就是心中不败的小草;又是一年,我与金色对话,收获创造大家共同的美好。我愿是一滴水,走过春夏秋冬,绿水碧波洗尘埃;我愿是一滴水,穿过风雨千年,滋润大地还洁白!  相似文献   
146.
《地理教学》2013,(1):61
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机构英国丁铎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北京时间3日凌晨在《自然》杂志《自然气候变化》专刊在线发表科研报告《维持全球升温低于2℃的挑战》。该报告公布了丁铎尔中心"全球碳计划"年度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数据,报告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在2012年进一步增加,达到创纪录的356亿吨,全球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比京都议定书设定的基线年1990年增加了58%。  相似文献   
147.
148.
马云川 《地球》2012,(7):51-53
2012年6月中旬,在我国的南京、武汉等多地发生了由秸秆燃烧引起的雾霾事件,天空黄蒙蒙的,仿佛是"黄土高坡"从天而降;与此同时,南京江宁区的一座耗资2200万兴建的秸秆气化站运行仅仅2个月即告关门。这两件事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我们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到底怎么了?原本可作为清洁能源造福一方的秸秆,为何此次却成了污染环境、贻害地方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49.
阎雪姣  王江涛 《海洋科学》2012,36(5):103-108
对测量海水中总溶解氮(TDN)的两种常用方法——高温燃烧法和过硫酸钾氧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空白、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2%~107%之间,加标回收实验回归曲线的斜率分别为0.93和0.92。对于现场海水样品的测定结果,两个断面拟合的斜率分别为0.92和0.97。HTC法比PO法对实际海水样品的氧化效率略高,在操作上也更方便、快捷。因此,高温燃烧法更适合海水中总溶解氮(TDN)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0.
水稻秸秆和椰壳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动力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秸秆为前驱物质,在700℃高温条件下酸处理制备含灰分和去除灰分的2种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吸附剂;对这2种生物质碳的内部结构与表面形态进行粒度与扫描电镜显微观察与分析,并与椰壳生物质碳进行对比;然后,以菲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处理试验方法,系统考察上述3种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性能及其结构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酸处理制成的去除灰分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有效提高了比表面积、孔容与碳含量;水稻秸秆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能力很强,并且吸附率很快,在1 min内吸附率就可达到70%;上述3种生物质碳对菲的吸附能很好地遵循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而且伪二级吸附速率常数随菲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说明其主要受颗粒内部扩散控制.由此可见,酸处理水稻秸秆生物质碳是一种理想的污染土壤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