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1篇
  免费   1206篇
  国内免费   1374篇
测绘学   1243篇
大气科学   1314篇
地球物理   980篇
地质学   3016篇
海洋学   629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675篇
自然地理   631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4年   4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张祎  宇如聪  李建  陈昊明 《气象学报》2013,71(6):1089-1102
尝试用一个基于有限差分的两步保形平流方案(TSPAS)替代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第5版公用大气模式(NCAR-CAM5)欧拉-谱动力框架中的半拉格朗日传输(SLT)平流方案,并针对不同分辨率版本,计算水汽等物质的传输过程。通过设计保证守恒性的跳点差分法,解决了基于经纬网格的模式在高分辨率下由于极区纬向格距过小而造成的差分方案积分时间步长过短的问题,使得TSPAS在高分辨率下仍然可以使用较大的时间步长。理想试验表明:(1)跳点TSPAS在守恒性、数值精度(量级上)、保形性等方面均较好地保持了原TSPAS的特点,而积分步长可增大到与CAM5-SLT相同,比原TSPAS提高超过一个数量级;(2)较半拉格朗日传输方案,尽管TSPAS的耗散更大,但是在相同时间步长下更省时,且改进了半拉格朗日传输求解平流方程造成的不守恒问题。CAM5的比较试验表明:(1)采用跳点TSPAS的模式结果与非跳点计算结果相当,在高纬度跳点区域也并未出现模拟异常;(2)在高分辨率下,采用跳点TSPAS方案的CAM5模拟结果与原模式结果相近,并初步显示对东亚青藏高原南侧的虚假降水有所抑制。该工作确保了基于欧拉通量差分型的TSPAS在高分辨率模式下的大时间步长稳定积分,为解决有限差分方法在高分辨率模式发展中的相关计算问题提供了启示,为后续针对东亚地区的模式性能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3.
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的发展和催化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维混合相对流云模式中发展了盐粉催化方案,该方案考虑了盐粒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中增加了盐溶滴的质量Qn和浓度Nn两个预报量.利用盐粉催化模式进行了个例模拟试验,并对催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30个·L-1剂量的盐粉两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降水量可增加10%;当催化剂量减少时,增雨效果不明显.同时催化剂量超过1 000个·L-1,可导致降水总量减少.催化时间提前或延后都会影响增雨效果.模拟第70 min后出现了少量的减雨,并持续到降水结束.通过分析催化后云中水成物,发现盐粉催化不仅影响了暖雨过程,而且云雨滴通过冻结形成霰等过程也影响了冷雨过程.  相似文献   
934.
敦煌致洪暴雨的广义湿位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空、地面定时观测资料、区域站降水资料、FY-2E红外云图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6月15-16日甘肃敦煌、阿克塞和肃北的一次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广义湿位涡及其倾向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是中高纬天气系统与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暴雨水汽来源于700 hPa新疆东部偏西气流输送和600 hPa附近河西走廊西部偏东气流输送.广义湿位涡正异常主要集中在850~750 hPa广义位温线密集区,这与实际大气水汽主要集中在低层是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暴雨期的水汽分布和水汽集中特征.800 hPa上广义湿位涡的正异常区基本与暴雨区一致,与湿位涡相比,广义湿位涡能更好地诊断出这次暴雨落区.广义湿位涡正异常大值区出现在绝对涡度异常大值区与大的相对湿度梯度相重叠的区域.单点广义湿位涡倾向异常值的负正、正负转换及峰值变化与降水开始、结束和雨强变化相一致.广义湿位涡除了可作为一个分析暴雨系统发生、发展的动力变量外,还可体现出暴雨时期高水汽集中的特点,在暴雨分析中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35.
雷达回波外推预报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天气雷达资料的外推预报是灾害天气临近预报的基础,选取4次强降水过程分析了外推预报的误差.主要分析方法包括3个步骤:(1)采用多尺度回波跟踪方法确定雷达回波的运动场;(2)采用半拉格朗日平流方案对雷达回波进行外推;(3)预报结果和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利用去相关时间方法分析了雷达回波的可预报性,利用预报技巧评分和相对绝对误差对外推预报的误差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还分析了外推预报的误差与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推预报中的不确定因素 回波强度变化和回波运动场变化在预报误差中的相对重要性.这4次强降水过程的误差分析表明,预报误差随预报时效的变化基本上是以指数规律递减的,大尺度的降水系统对应较长的持续性,对于发展演变较快、尺度较小的风暴,其持续性较短.  相似文献   
936.
一、项目背景 由于气象站迁徙等人为原因会造成气候资料不连续,甚至出现拐点,从而影响资料的安全使用。新疆气象局共有围家地面观测站105个,几乎所有的台站都进行过迁徙,有些还不止一次。本项同选择南北疆33个代表站的最高、  相似文献   
937.
为了改善成都区域气象中心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和区域中心内其他地区高性能计算资源不足的问题,将国家气象网络计算资源管理和共享方案成功应用到成都分节点SGI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该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技术实现过程和典型应用实例.该方案的引入和技术实现,大大提高了成都区域气象中心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使用率,对于区域内资源共享效益和气象数值预报分辨率、计算速度及时效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8.
近地层湍流通量计算对于中尺度数值模式有重要意义, 湍流通量的参数化是当前大气边界层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选择青藏高原东缘大理观象台边界层通量观测系统, 离线测试了WRF区域模式中的两种常用的近地层参数化方案(MM5相似理论非迭代方案A和ETA 相似理论迭代方案B), 并将参数化方案计算结果与边界层铁塔涡动相关法的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在大理观象台观测场不同植被随季节交替的状况下, 根据边界层铁塔4层高度风速拟合, 发现近地层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将拟合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输入模式参数化方案进行通量计算。结果表明:稳定度是影响近地层参数化方案精度的重要因素, 在不稳定条件下方案B低估了动量通量, 方案A优于方案B, 而在稳定条件下方案A低估了动量通量, 方案B优于方案A, 两种方案总体来看误差不大。对于大理边界层通量观测场地农田植被交替的环境条件, 不同季节下垫面植被类型的差异, 以及植被的稀疏对近地层参数化方案湍流通量计算结果的精度有显著影响。方案B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和热量粗糙度z0h的差异, 不稳定条件下感热通量计算结果在裸土或稀少植被条件下明显优于方案A。针对方案B不稳定条件下感热通量计算结果在裸土下垫面仍出现高估的现象, 在使用了(Zeng, et al, 1998)提出的对于使用辐射地表温度在裸土下垫面时的订正方法后, 计算结果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39.
彭小燕  杜银  丁裕国 《气象科技》2013,41(3):522-528
利用Voronoi\\Delaunay图模型影响范围和局部动态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边界定量提取强降水过程空间非均匀分布特征的新方法,根据1959—2002年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构建5日、10日两种时间尺度区域持续性年极端强降水过程序列,用以检验该方法的应用效果,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5日(10日)区域持续性年极端强降水过程空间非均匀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量统计方法和区域插值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强降水空间分布中心、过程内不同强度降水覆盖区域、降水集中区等的定量度量方面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和较好实际应用价值;气候趋势分析中在1959—2002年间,5日区域持续性年极端强降水过程出现日期有明显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940.
中尺度气象模式对风场的预报效果与参数化方案的适应性紧密相关.以内蒙古高原丘陵地形、江苏平缓的海陆交界地形2种典型下垫面试验风电场为模拟区域,分别用WRFV3.2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 Model)模式自带的6种物理过程参数化组合方案预报了2010年1月和7月两个风电场区域的风速和风向,对比分析了参数化组合方案差异对风场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内蒙古试验区,边界层MRF方案描述的边界层结构较MYJ方案合理;微物理方案WSM3在夏季的风速预报能力优于WSM6,而冬季相反;复杂地形区域的风场预报需考虑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尤其是夏季降水发生后,陆面过程对于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增大,选用Noah优于无陆面过程.②江苏试验区,边界层MRF方案描述的边界层结构较MYJ方案合理;1月陆面过程RUC方案优于陆面热量扩散和Noah;7月陆面热量扩散方案优于RUC和Noah.③风向预报6个方案的预报风向统计与实际记录风向统计有较好的一致性,风向概率分布相似,盛行风向一致且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