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测绘学   240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293篇
海洋学   14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表面粗糙度是影响土壤在微波波段发射和散射辐射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微波遥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参量。由于微波后向散射还受介电特性、穿透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微波遥感应用中往往难以单独考虑介质表面粗糙度,给参数估算与反演带来了一定困难。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粗糙度作为土壤表面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二向反射分布特征。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光学多角度观测信息,反演土壤表面粗糙度。基于地表二向反射几何光学模型,假设裸土像元由随机分布于平坦表面的土壤团粒组成,将团粒近似为半椭球体,建立裸露土壤表面二向反射模型,模拟不同粗糙度条件下土壤表面像元的二向反射分布特征。进一步尝试采用多角度观测数据反演模型,估算土壤团粒的几何结构参数,进而计算土壤表面均方根高度,作为表面粗糙度的衡量指标。地面实测多角度数据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多角度光学遥感估算土壤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2.
云南地区震源破裂长度与震级的经验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云南地区1965 年有台网记录以来主震震级 M S≥4 .9 的地震序列中选取51 个序列,根据直接余震的平面分布统计得到震源的破裂长度,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3 种震级范围的破裂长度与主震震级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13.
太阳风中Alfven脉动耗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动力论Alfven 波理论出发, 导出太阳风中的Alfven 脉动的耗散长度理论由太阳向外传播的Alfven 脉动存在Landau 衰减和脉动串级数值计算表明, 该理论能够解释Bavassano〔3〕等人描述的Alfven 脉动耗散长度与频率的关系; 同时还表明串级的时间尺度对耗散长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崔溦  邹旭  李正  江志安  谢武 《岩土力学》2020,41(11):3553-3562
由于存在大量粗糙不规则裂隙,使得岩体中流体运动极为复杂。针对天然粗糙岩石裂隙渗流试验存在物理模型隐蔽性和不可重复性等难点,基于三维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函数构建了粗糙节理面的裂隙通道,采用3D打印技术获得了透明精细的裂隙模型,使用微流体控制仪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裂隙渗流扩散运动,分析了裂隙通道流量与压力水头、裂隙宽度和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平行板立方定律近似,在分形裂隙中,裂隙通道流量与压力水头成线性关系;单宽流量与裂隙通道的宽度成近似的三次方关系;考虑分形维数影响时,相同条件下流过裂隙通道的流量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加;粗糙裂隙渗流立方定律可采用与分形维数相关的幂指数函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5.
合成孔径雷达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反演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经验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均方根高度S和相关长度L的影响,并将两个粗糙度参数合二为一,然后利用VV和VH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即可反演得到土壤水分。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在θ020°时,模型反演值与模拟值有着良好的相关关系(R2=0.71)。该模型在不需要测量地面粗糙度的情况下可以反演得到比较好的土壤水分精度,尤其适用于地表情况复杂、难以精确测量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6.
GPS目前在各行各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PS的静态模式也为广大技术人员所熟知,而对于快速静态模式许多技术人员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因此本人想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教科书,谈谈自己对快速静态作业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谈谈在公路行业如何使用快速静态模式,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土遗址干缩裂缝病害,以三星堆月亮湾城墙剖面为依托,探讨干缩裂缝的开裂条件、扩展特征以及失稳扩展条件。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土遗址开裂规律,对遗址保护的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针对月亮湾城墙土体进行室内干燥试验,通过电子天平记录试样失水过程,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得到裂缝的开裂与扩展过程,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得到开裂过程的位移场与应变场。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缺陷降低了开裂所需的拉应力,缺陷与边界的距离越小,引发开裂的缺陷临界尺寸就越小,因此裂缝更易在试样边界附近缺陷处产生;根据断裂力学理论,考虑含水率对土体性质的影响,裂缝失稳扩展需满足应力强度因子对含水率的增加率大于断裂韧性;理论推导出裂缝失稳扩展临界长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初步得到了实测数据验证;随着含水率从45.6%降低到29.1%,失稳扩展临界长度与试样宽度比值从0.109减小到0.024,含水率越低裂缝越易进入失稳扩展阶段,开裂处一个微小的缺陷就可能引发裂缝的快速扩展;对土遗址表面进行保护时,应着重修补分布在土层边界区域的大尺寸缺陷;定期监测土遗址临空面,一旦发现开裂,应及时对裂缝及其附近缺陷进行修复,以防止裂缝失稳扩展。  相似文献   
118.
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统计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岩体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各质异性、各向异性、非均一性和尺寸效应,本文提出粗糙度系数(JRC)的统计估测方法.根据11064条表面轮廓曲线的测量统计资料,提供16种典型岩体结构面3个方向的粗糙度系数经验值.本文的JRC经验值可直接用于岩体结构面的力学参数估算.  相似文献   
119.
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不仅对环湖周边区域气候起着天然调节器的作用,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准确、及时地掌握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对保护沿湖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1973-2018年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和1961-2017年实测水位资料,对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及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面积、水位及气象数据讨论了影响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近45年来青海湖岸线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东岸的沙岛,西岸的鸟岛、铁布卡湾及北岸沙柳河入口区域.尤其自2004年以来,鸟岛地区岸线后退距离最大(5.52 km),鸟类栖息地扩张约97.94 km2,为鸟类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2)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长度以0.88 km/a的速率逐渐延长.1997年之前岸线长度呈较为平稳的上升趋势,1997-2004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04年之后呈剧烈波动增加趋势,岸线曲折性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3)总体上岸线长度和曲折性受水位和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不同的水位情况下,二者对青海湖动态变化做出不同的响应.尤其当水位小于3193.3 m或面积小于4249.3 km2时,岸线曲折性会随着水位和面积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水位高于3193.3 m时,岸线曲折性一直在增加,且水位上升速率越大则曲折性年际变化越大.(4)1973-2004年间青海湖水位下降和土地沙漠化是造成湖岸线变化的直接成因,人类活动及草场退化加速了湖泊岸线的变迁.2004年之后,随着青海湖水位回升与面积扩张,岸线逐渐后退,尤其在2017-2018年岸线后退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