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测绘学   455篇
大气科学   836篇
地球物理   765篇
地质学   862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本文提出气候变化科学传播活动的大众传播特性,尝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气候变化的传播观念进行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大众传播体系的性质观、功能观、受众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02.
东亚夏季风过程大气低频振荡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东亚夏季风及其中的大气低频振荡(LFO)进行了模拟研究。(1)进行控制试验,借助Lanczos带通滤波等方法分析了实测及模拟结果LFO强度和传播等特征,检验RegCM3对夏季风LFO的模拟能力;(2)通过增、减南海表面海温两个敏感试验探讨海温异常变化对LFO各特征的影响,并探究异常海温下的LFO与季风爆发时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季风LFO强值集中在低纬地区,低纬夏季强冬季弱,高纬则相反。季风爆发前后的发生南传向北传的转换。模式RegCM3对季风区LFO基本特征有较好的把握,但高纬地区偏强。南海异常增(减)温有利于季风提前(推迟)爆发,也有利于LFO传向发生转换时间的提前(推迟)。说明季风爆发时间与LFO传向转换存在一定联系。两个试验均有使振荡能量大值区南移的趋势,且通过LFO的变化造成较高纬地区季风后期的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903.
Model 6000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性能评估及数据订正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器测能见度测量仪器的分类与测量原理。通过对目前珠江三角洲布网观测的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原始信号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能见度测量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发射能量与气温呈反相关,在数据处理中可以通过归一化处理去掉其影响;背景噪声的波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受光辐射的影响,安装能见度仪时应注意方向和位置,尽量减少背景噪声,提高仪器信噪比。通过能见度仪测值和人工观测值的比较分析表明: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能见度小于15 km时,量值比较吻合;在能见度大于15 km时,器测值明显大于人工观测值;利用统计方法对器测值作数据订正,能有效减少高能见度的测量误差。利用激光雷达反演能见度,将其反演值与能见度仪测值进行比较,表明两种探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4.
使用NCEP资料,利用波谱方法,分析了湖北省1954年12月26日至1955年1月18日和2008年1月11日至2月1日两次长持续低温雨雪天气过程的物理量波谱演变。结果发现:(1)40°N纬圈优势波由4波转2波且纬向动能高值区位于35°N时,有利于湖北省维持低温雨雪天气;(2)低温雨雪过程开始前,高纬和低纬分别有纬向动能高值区,过程结束前,35°N纬向扰动动能高值中心或北跳或南移;(3)低温雨雪过程开始前,30°—35°N的长波角动量先辐合,超长波角动量后辐合,过程开始后,35°—55°N负的超长波角动量转正。  相似文献   
905.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ECMWF逐月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6.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GAMIL1.1.1 in a 27-year forced simulation of the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 over East Asia (EA)-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Th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two measures: climatological ISO (CISO) and transient ISO (TISO). CISO is the ISO component that is phase-locked to the annual cycle and describes seasonal march. TISO is the ISO component that varies year by year. The model reasonably captures many observed features of the ISO, including the stepwise northward advance of the rain belt of CISO, the dominant periodicities of TISO in both the South China Sea-Philippine Sea (SCS-PS)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RB), the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30--50-day TISO and the we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12--25-day TISO mode over the SCS-PS, and the zonal propagating features of three major TISO modes over the YRB. However, the model has notable deficiencies. These include the early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ssociated with CISO, too fast northward propagation of CISO from 20oN to 40oN and the absence of the CISO signal south of 10oN, the deficient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30--50-day TISO mode and the absence of a southward propagation in the YRB TISO modes.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ISO simul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l's biases in the mean states, suggesting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odel mean state is crucial for realistic simulation of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相似文献   
907.
《热带气象学报》是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为《热带气象》,创刊于1984年。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908.
中国的火山岩油气勘探近年来进展非常快,并不断在许多盆地发现了优质火山岩储层,其中风化壳型储层作为非常重要的火山岩储集体类型而倍受重视。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风化壳型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储层物性非常好。通过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野外露头观察、钻井取心、镜下薄片鉴定,及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等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点,初步建立了该区的风化壳储层的发育模式,将火山岩风化壳储层在垂向上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带: ①最终分解产物带; ②水解带; ③淋滤带; ④崩解带; ⑤未风化带(母岩)。淋滤带储集物性最好,该区风化淋滤是改善储层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9.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