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735篇
测绘学   455篇
大气科学   836篇
地球物理   765篇
地质学   862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陈虹  黄忠贤 《地球物理学报》1998,41(Z1):270-280
利用时频偏振分析技术分析穿过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基阶Love波的偏振方向,确定不同周期的Love波到达台站的入射方向对于大圆的偏离.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内部传播的Love波传播路径基本不偏离大圆路径,穿过青藏块体及川滇西部低速区边界的Love波明显偏离大回路径低速区(青藏高原及川滇西部)的边界区域速度变化梯度大,对路径影响大.低速区内部路径偏离不明显,内部速度变化梯度比边界区域速度变化梯度小.低速区内大约在青藏高原中部位置是面波速度最低的地方.面波路径对于大圆路径的明显偏离,是由于速度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造成的.利用已知的相速度分布,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正演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在偏离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偏离角的值则比实测值小.  相似文献   
912.
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显微构造观测和构造岩石组构分析等方法厘定了煎茶岭地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条韧性剪切带,前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北部,后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南部,两者交汇于煎茶岭,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糜棱岩系列、构造片岩、荚片构造、S-C面理、旋转碎斑系、A型褶皱、亚颗粒、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网等宏观和(超)显微构造特征,结合构造岩中石英光轴优选方位型式等证明两韧性剪切带呈共轭产出,至少经历了三期活动:中元古代晚期,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北东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左行剪切,σ1≈282°∠24°,古应力值约59.1MPa;加里东期,前者为张扭性右行剪切,后者为张扭性左行剪切,σ1≈344°∠78°,古应力值约86.5MPa,超基性岩体以岩墙扩展式侵入到韧性剪切带内,预测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深部还存在一定规模的超基性岩体,是今后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矿产的重要靶区;海西期,随着脆性程度进一步增加,北西西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左行剪切,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右行剪切,σ1≈120°∠20°,古应力值约116.3MPa,花岗斑岩体以气球膨胀式侵位。韧性剪切带对金镍矿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13.
利用斯通利波反演地层渗透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渗透性地层的测井声波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斯通利波反演地层渗透率方法。斯通利波计算渗透率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受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与其它影响因素分离开来。已采用的计算方法有相速度(或慢度)方法、衰减幅度方法;作者使用的方法是结合相位滞后和衰减变化的测量来计算渗透率。求取渗透率过程有波场分离、正演模拟和渗透率的反演计算3个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914.
针对地震波的能量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而递减,提出了一种时间补偿方法。通过调试与传播时间有关的两个可调参数进行地震波振幅补偿。模型试验证实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能量的损失,而且在地层中地震波振幅衰减与品质因子Q值有关时,其中的一个可调参数可以用另一个可调参数和Q值来表示。也就是说,本文方法同样是一种反Q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915.
萌衍模块是植被生态动力学模式中群体动力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描述种子的生产、萌芽以及最终发展成新个体等一系列过程,对植被群落结构和演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其参数化方案较不成熟,不同模式的方案差异较大,且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提出更加合理的萌衍方案,作者首先从观测角度总结了影响种子生产和传播、种子库以及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各种因素;然后围绕森林林窗模型和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式的萌衍方案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重点关注对幼苗个体数增量的计算方案;最后讨论其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16.
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气象信息需求和传播,针对深圳大运会气象服务建设,初步探讨公共气象服务3个层面的具体服务需求以及服务要点、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和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介绍了深圳大运会公共气象服务目前的建设情况,着重介绍深圳市气象局研发的新系统、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新做法,指出应当以大型体育赛事气象保障工作为契机,通过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积极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和需求调研,充分拓展气象信息覆盖面等工作,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17.
气象服务信息有效传播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定真  董丽丽 《气象科学》2010,30(4):522-525
用传播学的理念对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电视传播能力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完善气象信息传播理念,提高气象服务信息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提高气象服务影响力──最大化达到气象服务信息的有效传播,要在气象服务中借鉴传播学理论,用高科技的气象监测、预报手段,和高科技的媒体制作手段,提高气象信息向气象服务产品转换的质量,完善信息传播渠道。必须重视公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这"最后一公里"的工程建设,产品尽量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使气象服务信息传的出去,到达得了,减灾防灾、趋利避害,最终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服务精细化,服务高频次发布,服务广覆盖。  相似文献   
918.
河西春季沙尘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春季中美沙尘暴联合观测试验中张掖观测站的积分浑浊度仪及同期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有、无沙尘天气下气溶胶总散射系数(550nm)及后向散射比的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一次典型的沙尘暴过程中气溶胶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在这两种天气状况下,总散射系数日变化都呈双峰型,但峰值大小和出现的时间不同。无沙尘日的气溶胶细粒子所占比例的变化较为明显,日较差比有沙尘日的大。沙尘暴发生时,气溶胶总散射系数有明显的突变,积分浊度仪是对沙尘气溶胶连续监测的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919.
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香港GPS永久跟踪站的长期GPS预测资料,估计出了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并分析了垂向电子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对建立香港地区实用的民离层模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0.
湖南连云山剪切重熔型花岗岩的野外构造岩相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连云山扁透镜状花岗岩侵位于长寿街—双牌走滑断裂带内。野外地质剖面观测结果表明 ,该岩区存在如下连续过渡的构造岩相分带 :未卷入断裂变形变质的冷家溪群 (围岩 )→含石榴子石云母石英构造片岩→混合岩化石英云母片岩→条带状、肠状混合岩夹透镜状花岗质小块岩→片麻状、块状黑云二长花岗岩 (主体 )。区域地质构造解析结果表明 ,连云山花岗岩与晚三叠世—侏罗纪 NNE向会聚走滑断层动热变质—剪切重熔型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