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414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172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61.
井间地震与常规地震相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同时波场也更加复杂.利用视速度特征的差异很容易地分离井间上下行波场,根据纵横波偏振特征的不同可将纵横波完全分离,但是针对井间地震侧面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构建高速透镜体和断层模型进行波场数值模拟,通过对三维地震波场的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可知,井间地震接收的波场既有岩性分界面的响应,还会有侧向地质不均匀体产生的干扰,严重影响成像的质量和精度.经偏振旋转后的T分量记录对物性横向变化较为敏感,综合分析X、Y、Z分量和T分量上不同连井剖面的波场传播特征,可对侧向传播的干扰波进行有效识别,利用线性Radon变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侧面波进行压制,为后续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提供高信噪比的数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进行试算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理论记录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62.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generation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nd/or liquefaction in foundation soils during an earthquake often cause structural failure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ehavior of a small-scale braced wall embedded in saturated liquefiable sand under dynamic condition.Shake table tests are performed in the laboratory on embedded retaining walls with single bracing.The tests are conducted for different excavation depths and base motions.The influences of the peak magnitude of the ground motions and the excavation depth on the axial forces in the bracing,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and the bending moments in the braced walls are studied.The shake table tests a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using FLAC 2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pore water pressures developed in the soil are found to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the braced wall structures during a dynamic event.It is found that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development in the soil below the excavation is higher compared to the soil beside the walls.Thus,the soil below the excavation level is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liquefaction compared to the soil beside the walls.  相似文献   
163.
西南某电站右岸开挖边坡稳定性的FLAC3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西南某大型水电站引水发电洞进水口边坡顶部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带状裂缝 ,引起了多方的极大关注。在对该边坡系统的地质调查基础上 ,确立了其变形破坏模式 ;通过FLAC3D模拟开挖过程 ,客观地验证了实际开挖过程中边坡的变形及其顶部平台出现的裂缝 ;并预测了在采取加固措施后边坡内部变形趋势。经计算 ,开挖面临空方向最大位移量达到 5 .4cm。此后 ,经过有效的锚固处理 ,边坡经过变形和应力的调整 ,总体上趋于稳定 ,为确保进水口隧洞的顺利开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4.
在陆地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深海矿产资源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争相开采与利用的焦点,深海采矿车是实现深海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装备。海底稀软底质是一种承载力与抗剪强度极低的特殊底质,在采矿作业中,深海稀软底质的物理力学特性直接影响采矿车行走的稳定性。文章选取Burger’s接触模型作为深海稀软底质的本构模型,对某海域海底稀软原状土开展室内三轴试验,通过PFC3D颗粒流数值模拟实验对比实际三轴试验,对稀软底质的Burger’s蠕变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同时依据标定结果改变相应参数,针对5种不同底质条件的工况,建立海底采矿车的数字仿真模型,模拟各工况下采矿车在不同行驶速度时的下陷深度。结果显示,下陷深度会随行驶速度呈非线性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而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同时结果还表明,该区域海底稀软底质具有更高的黏粒含量(38.1%~48.4%)、含水率(88.13%~137.79%)和压缩性(压缩系数:1.86~3.73 MPa-1,压缩模量:1.26~2.13 MPa),具有更低的密度(1.3~1.5 g/cm3)和强度特性(贯入阻力:0.19~1.32 N,黏聚力:3.7~6.9 k...  相似文献   
165.
潘宏杉  邹灏  李阳  刘行  张燕  王良坤 《地质论评》2019,65(Z1):307-308
正1 3D技术研究现状3D打印技术(又叫"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根据数字模型为基础,并且结合金属或者塑料等能够粘合的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对物品进行构造的技术,既解决了复杂零件难以整体制造的难题,又减少了机加工制造带来的原材料和能源浪费的优点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史玉升,2016),对全世界制造生产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3D打印快速成型用特种粉体材料大多是设备工艺厂商针对  相似文献   
166.
李晓海  李文博  张健 《地质论评》2019,65(Z1):161-162
正辽宁北部秀水盆地位于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之上,地质构造复杂。秀水盆地是在海西褶皱基底和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断陷型盆地,面积710 km~2,是前人油气调查工作空白区。秀水盆地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发育优质烃源岩。部署在秀水盆地中部的辽法D1井义县组沉积地层厚度为280 m,暗色泥岩厚度为128 m。本文通过对辽法D1井义县组泥岩样品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剖析秀水盆地义县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67.
深圳“12.20”渣土场远程流化滑坡动力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采用DAN3D数值方法对深圳人工堆填体滑坡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探讨了深圳“12.20”滑坡远程动力成灾过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滑坡后破坏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滑源区内运动,体现了高孔隙水压力下滑剪切;后一阶段为在流通区和堆积区内运动,体现了高饱和度滑体流动(涌动)剪切。(2)饱水渣土滑坡远程流化运动分析中,摩擦模型适合模拟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的滑源区渣土体的失稳下滑运动过程;宾汉姆模型适合模拟非牛顿流体饱和渣土体的流化剪切过程;摩擦-宾汉姆组合模型更适用于该类型滑坡全过程的反演运动分析。(3)深圳滑坡后破坏运动速度变化主要经历了“启动-加速-持速-减速”的运动过程,高含水渣土的固-流转化致使滑坡远程运动,并造成巨大伤亡损失。(4)模拟结果显示:堆积区平均堆积厚度为11 m,堆积范围为0.4 km 2,最大运动速度为30 m/s,最大速度发生于距滑坡后缘620 m处,堆积范围、堆积厚度和运动速度同滑坡实际值基本一致。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城市地质中渣土滑坡灾害的危险区划和渣土场科学选址评估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8.
彭博  胡远彪 《探矿工程》2019,46(1):83-88
虚拟仿真技术是目前计算机科学研究热点,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非开挖领域是非开挖教学及研究的发展趋势。针对水平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HDD)这一非开挖的主要施工工法,采用SolidWorks、3ds MAX、Photoshop等软件对三维场景、钻机以及钻头等施工设备进行三维建模,通过研究场景漫游技术、多摄像机跟随技术、物理效应仿真技术和轨迹记录及跟随等技术在Unity3D平台上开发培训系统,并将系统发布至桌面系统。该系统具有场景漫游、多视角显示、控制钻进、显示参数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培训系统运行流畅,场景切换迅速,具有良好的三维展示和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9.
相同形貌结构面重复性剪切试验和各向异性剪切试验一直是岩体结构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中的难点,而该问题对于工程岩体的开挖力学响应和稳定性分析、评价与控制至关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同一种岩石的结构面形貌的再现。为此,基于3D扫描和3D雕刻技术,重复制备了3种不同粗糙度的大理岩结构面试样,开展了不同法向应力下相同形貌结构面的各向异性剪切试验。试验结果发现:(1)同一法向应力、不同剪切方向下,相同形貌结构面的剪切强度、剪胀和剪切破坏特征均呈现明显各向异性;(2)结构面粗糙度各向异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剪切强度的各向异性,两者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3)随着法向应力的升高,结构面剪切特征的各向异性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同时,研究还充分表明,3D雕刻技术是系统开展结构面剪切力学特征各向异性研究的可靠手段,可在将来研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0.
邹佑学  王睿  张建民 《岩土力学》2019,40(6):2443-2455
采用砂土液化大变形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可液化砂土,采用模量随应力与应变变化的等效非线性模型增量形式分析碎石桩,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地震动力作用下可液化场地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三维动力响应分析。模拟分析了在地震作用下碎石桩刚度效应和排水效应对加固处理可液化场地的抗液化效果,从初始小变形到液化后大变形的变形发展,超静孔压累积与消散,及桩与土的变形与应力分配变化等。结果表明,所用模型与方法可合理描述可液化场地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场地的动力响应特性和抗液化效果;在地震作用下可液化场地中桩周土体与碎石桩体的竖向应力与水平向剪切应力向碎石桩体集中,竖向有效应力比可降至约1/6~1/3;桩周土体与桩体为非协调变形,剪应变比可达7~10;碎石桩抗液化影响范围约为2.5~3倍桩径,对超过3.5倍桩径范围影响较小;碎石桩与砂土渗透系数比大于100时对降低砂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影响明显;碎石桩对场地的加密效应可显著降低超静孔隙水压力,而碎石桩刚度则对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动影响较小,但有助于减低地面加速度响应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