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8篇
  免费   1749篇
  国内免费   1537篇
测绘学   2906篇
大气科学   1419篇
地球物理   1739篇
地质学   6749篇
海洋学   1185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1308篇
自然地理   228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460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20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1088篇
  2013年   910篇
  2012年   1212篇
  2011年   1091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955篇
  2008年   971篇
  2007年   865篇
  2006年   902篇
  2005年   897篇
  2004年   713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445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频率在3~30 kHz的甚低频(VLF,Very Low Frequency)波具有较小的传播损耗和较高的趋肤深度,可以在地球-低电离层波导中实现长距离传输,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对潜通信等领域,且在电离层遥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VLF接收机在武汉接收的NWC(North West Cape)台站信号,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4月23日—2020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日出期间NWC信号的幅度响应及其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NWC信号日出期间的幅度响应主要包括两种极小值结构:2个幅度极小值(SR1、SR2)的Type I结构和3个幅度极小值(SR1、SR2、SR3)的Type II结构.在以SR1出现时间为时间零点进行时序叠加分析后发现,Type I结构比Type II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在Type I结构下,SR2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43~65 min、54.2 min、4.4 min,而在Type II结构下,SR2和SR3出现时间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8~93 min、80~120 min,平均值分别为64.7 min、96.4 min,标准差分别为10.2 min、11.7 min.在27个月的观测期内,3—7月份Type I结构的出现概率100%,未出现Type II结构,而在1—2月和8—12月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明显下降,最低降至1月份的20.7%,而Type II在1月、2月、11月的出现概率均高于70%.按春秋分交替变化(周期1和周期2)的统计结果,在周期1内Type I和Type II结构出现的概率分别为91.5%、8.5%,而在周期2内Type I结构出现的概率降至41.9%,Type II结构出现概率则升至58.1%,这表示观测期间内Type II结构主要出现在秋冬季,春夏季发生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2.
傅虹  王世芹 《地震》1999,19(2):204-208
1997年4-6月云南省地震局对滇西南重点监视区做了短临预报,但这期间未发生所预期的地震。而滇西南地区6级地震的背景和省内的前兆异常变化是明显的。为此,认为前兆异常是区域应力场增强的结果。异常与地震是相互伴生的兄弟关系,不是父子间因果关系,是造成地震虚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关刀型螺旋桨是我国造船工人和船舶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创造成功的一种常规船用推进器,经过最近(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关刀型螺旋桨技术鉴定及其系列图谱标准审查会”鉴定通过,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民用常规螺旋桨系列,改变了我国常规螺旋桨设计长期使用国外资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994.
A 3-D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OSLO CTM2)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emission in India. The model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the INDOEX experiment and the measurements in summer over India well. 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NOx and CO emissions in India are doubled, ozone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nd global average OH decreases a little. Under the effects of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NOx and CO in India are efficiently transported into the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e by the upward current and the convective activities so that the NOx, CO, and ozone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troposph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NOx and CO emissions. These increases extensively influence a part of Asia, Africa, and Europe, and persist from June to September.  相似文献   
995.
996.
通过对0103号台风"榴莲"的路径及特大暴雨天气的环流背景分析,认为造成这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最主要的天气原因是:深厚的副热带高压使台风偏向西行进入广西,与正在爆发的西南季风云系相遇,从而使降雨量大幅度增加,引发了广西南部特大洪水过程。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性能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国内外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成果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与分析,研究表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能够对结构在未来可能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破坏和损失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初步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延性的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8.
RC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可靠度水平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极限变形角的近似概率特性,考察了大震作用下20余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的层间位移可靠度水平,从而为直接基于位移可靠度的抗震设计中层间目标位移可靠度的确定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99.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桥涵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少海 《冰川冻土》2003,25(Z1):59-68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 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区长达550 km, 为确保铁路建成后的运营安全, 桥涵设计和施工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理措施. 青藏铁路的桥涵应从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 研究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维护量少的结构形式. 提高结构耐久性的构想和途径主要从混凝土材料、桥涵结构, 墩台结构形式, 基础类型, 合理的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 根据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研究采用青藏线耐久梁及免维护圆柱面(YZM)支座. 桥梁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旋挖钻(干法)成孔工艺; 涵洞采用拼装式矩形涵, 基坑采取爆破开挖, 快速施工. 常规的混凝土墩台、基础不能满足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的要求, 研究采用"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 其抗冻融循环次数达300次.  相似文献   
1000.
海底电磁探测仪器的承压密封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海底进行电磁场探测必须解决仪器的承压密封问题。密封舱的体重对海上投放作业的难易程度有直接影响。为协调设备安全与海上施工效率的一致性,对所研制的承压密封舱需进行合理设计,以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实现所规定的承压指标。论述了海底电磁探测仪器的承压密封舱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舱体内部的器件安装结构及海底测量过程,压力模拟试验表明所研制的承压密封舱已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