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9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1416篇
测绘学   508篇
大气科学   1404篇
地球物理   755篇
地质学   5723篇
海洋学   717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971篇
自然地理   103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551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504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2篇
  1946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就目前掌握的资料而言,大不安岭东坡段地区尚不具备形成大型铜矿的地质条件,如有突破,很可能是与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细碧角斑岩建造有关的海相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92.
黄革非 《湖南地质》1998,17(1):23-27
该文总结了郴州东坡地区产于棋锌桥组中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含矿溶液性质、成矿温度及成矿过程等方面,论证了这类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缅甸翡翠矿物与自然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明开 《云南地质》1998,17(3):320-337
NaAlSi2O6分子〉50%称为硬玉。按杂质元素将硬玉分为纯硬玉,钙硬玉、铬硬玉、绿硬玉。依据硬玉亚种及结构变化,划分为四个自然类型和11个硬玉岩类别以及与之相对应的11个翡翠玉种。硬玉岩的成矿作用有两个系列:纯硬玉-钙硬玉和(纯硬玉)-铬硬玉-氟镁纳闪石系列。前者参与成矿的特征元素是钠和钙;后者是钠、铬、镁。从残晶矿物提供的证据分析:前者发生在基性蚀变岩中;后者主要发生在超基性基中。硬玉岩经受  相似文献   
996.
波在饱含流体的孔隙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到流体的可压缩性,笔者进一步发展了以前的结果。引进了准微观连续条件的概念,直接联合应用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固体的弹性或粘弹性力学方程,即得到了此种介质的动力学方程组,其中直接引用了流体和固体的弹性(或粘弹性)系数,较之Biot从物理考虑而建立的应力-应变关系中的后两个常数Q、R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因而更便于用常规的方法确定。证明了,此种无限介质中通常具有两种P波和一种S波,且具阻尼和频散效应。对于几种极端情况可以明确地得到固体波和流体波,有助于近似地解释一些地球物理和声学现象。文中还指出了区分两种典型的计算模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岩石标本压力实验中自然电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4×4×8厘米的岩石标本抽真空浸水,使之水饱和,沿长轴方向加压,用JC-A型电子自动补偿电测仪测电位(平行电位Va,横向电位Vb,对穿电位Vc),用Y5D-2型动态应变仪测标本的纵横向应变ε1和ε2以及压力F,用压电晶体测标本的微破裂,全部七个量由SC-16型光线示波记录仪自动记录,详见文献[1]、[2]。 文献[1]曾指出:(1)凡有引起压力降的破裂发生,同时就有电极间电位差(以下简称电位)的突变;在这样的破裂发生之前,几乎所有标本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出现电位变化  相似文献   
998.
硅铍钠石在水热条件下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俊臣 《地球化学》1975,(2):155-157,i001
硅铍钠石(Na_2BeSi_2O_6),由于它极易溶解在HCl、HNO_3等酸性介质中,故自然界中极为少见。国外,在科拉半岛和格陵兰等少数地区发现有此矿物。天然硅铍钠石先见于科拉半岛的罗沃泽尔碱性岩体的方钠石正长伟晶岩和霞石正长伟晶岩中。有关硅铍钠石的矿物学特征曾有人做过一些研究。近年来,对其在水热条件下的合成实验也有少量报  相似文献   
999.
1978年海城6.0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震源区、发震构造和破裂方式等的相似性,认为1978年5月18日海城6.0级地震是1975年7.3级地震的晚期强余震活动。结合震区地质构造的分析,提出晚期强余震的发生是与残余闭锁区的崩解相联系。因而,主震后,震源区残余的闭锁结构处正是尔后晚期强余震的所在位置。文中还对这种残余闭锁区的形式及其与粘滑机制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引言在尋找硫化物礦體時,經常應用自然電場法。由於這種礦體的形狀是多样而十分複雜,對其觀察結果,現在廣泛應用的定量解釋方法為近似地把礦體看作球狀,圓柱狀或板狀來解釋。而對於最常遇到的透鏡狀礦體則尚未見到簡單的解釋方法。本文近似地把透鏡狀礦體看作繞垂直軸旋轉的橢球體。下面我們先來研究它們產生的自然電場,然後研究其定量解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