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4篇
  免费   677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380篇
大气科学   290篇
地球物理   578篇
地质学   1911篇
海洋学   381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 1 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 DY95 - 8航次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东、西两小区用多管取样器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东、西两小区共有 1 6个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 ,其中线虫类占居显著优势 ,在东、西两小区各占总栖息密度的 71 %和 6 4 %,其次为猛水蚤类和蜱螨类。 (2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 3 2 .47ind/1 0 cm2 和 1 8.0 5 ind/1 0 cm2 ,东小区高于西小区。小区各站位间的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差异显著。 (3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明显 ,由表层向底层 ,栖息密度逐渐降低。 (4)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底质沉积物、结核覆盖率和底层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底质较硬、结核覆盖率较高以及底层流较强都不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  相似文献   
22.
立足样品测试数据,利用空间分析、空间插值、地质统计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深入分析了深圳大鹏湾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球状模型对相应半变异函数进行理论建模。结果表明,碎屑矿物分布的Hurst分维数为0.28~0.97,空间几何分维数为1.03~1.72;Moran Ⅰ型空间自相关系数-0.15~0.53。在此基础上,以等值线分布所包围范围作为划分尺度,以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作为度量,得到的矿物分布所反映出的信息量或者富集程度指数为0.88~1.85。  相似文献   
23.
本文所研究的区域是西赤道太平洋的两个边缘海盆-南中国海和苏禄海。分别对南中国海的GGC-6孔和苏禄海的GGC-29孔的CaCO3含量、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及氧同位素地层进行分析,并用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方法对古温度进行分析,用以确定地层年代的气候分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CaCO3旋回模式与太平洋型相反,而与大西洋型一致。即冰期时CaCO3含量低,全新世冰后期CaCO3含量高。冰期陆源物质供应的加强是控制  相似文献   
24.
海洋光学测量仪器的保护框架既要有足够强度,又要自屏蔽效应小,这是一对矛盾的要求,文章主要以海洋863项目中的“海水层光学测量仪”保护框架为例进行分析,提出计算方法,并给出计算结果,为该仪器保护框架设计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26.
厦门西海域有机物污染预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考虑生化降解的二维非保守有机物污染预测模型,在潮流场和浓度场的求解过程中采用欧拉-拉格朗日的插值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较好地预测了厦门西海域的各种排污条件下的有机物污染场.为厦门市海洋环境容量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研制了 30 0双向自调导叶透平试验机组 ,安装在 10 0 0活塞式往复流透平试验台上 ,对两种叶轮方案和 6种不同喷咀、扩压器进行了不同活塞行程、不同周期和不同恒定输出电压下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喷咀出口角α1=2 1 5°、扩压器入口角α2 =6 5 5°和α1=2 4°、α2 =6 3°组合最佳 ,最高效率达 5 3 3% ,而且在宽广流量系数范围内 ,特别是大流量系数范围内都有较高效率。大大优于常用对称翼透平。将上下游导叶固定 ,变成双向固定导叶透平。用No 1叶轮和 6种导叶出口角组合进行试验。表明最佳导叶出口角为 2 4°~ 30°,最高效率仍达 38 5 % ,比对称翼透平仍高许多  相似文献   
28.
黄、渤海盐度准三维数值预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渤海盐度的垂直结构具有典型的自模性,而其水平分布又受平流、水平扩散效应及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黄、渤海实测资料拟合了盐度垂直剖面的自模函数,并结合描述表、底层盐度及上均匀层厚度这三个特征量水平分布的方程,形成给出盐度三维结构的准三维模式。在模式中,综合考虑了海面风和热输入的强迫作用以及流场的平流、侧向混和及底层混和影响因素,同时还考虑了径流、蒸发及降水的作用,较客观地反映了盐度的三维分布及其变化的物理过程。试报结果分析表明,模式的功能较好,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9.
详细介绍了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原理和钻孔岩性自动识别过程,给出了神经网络模型在钻孔岩性自动识别过程中的有效性实例。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容错能力;与BP算法相比较,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且不需要已知的先验信息而自动确定分类类别。钻孔岩性识别结果与岩心地质编录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砂岩型铀矿测井数据的解释中,应用自组织竞争人工方法可较好地完成钻孔岩性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30.
基于MSA特征的遥感图像多目标关联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图像中多目标关联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低时间分辨率观测使得目标状态信息无法准确估计,基于Kalman滤波的多目标关联算法不再适用;二是基于图像特征的目标关联算法又无法处理大场景观测中多个目标关联引起的模糊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卷积特征匹配和关联代价矩阵最优化的多目标关联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遥感图像中多目标关联问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