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389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950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一代雷达风廓线与探空风廓线资料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南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获取的2002~2005年37次(共计614组样本)完整风廓线资料,与同期探空风廓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探空风廓线与雷达风廓线之间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风向相关系数R≥0.6次数占总数78%,其中R≥0.8次数占总数60%。风速相关系数R≥0.6次数占总数81%,其中R≥0.8次数占总数57%。随着高度增加,探空风向与雷达风向的相关度明显降低,风速的相关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2.
GPS技术在气象探空测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气象探空测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在研究GPS定位原理及其数据交换协议的基础上,将GPS技术引入气象探空测风领域。设计实现了基于GPS定位技术的探空测风系统,并着重论述了系统采用的数据编码方式和纠错校验方法。系统预留了温度、湿度和压力信息的采集接口,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在实际放飞试验中证明,该系统设计可行,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701-X雷达作为701系列雷达(包括701、701B和701C)大修改进的一种新技术在山西省探空站投入使用,为使用电子探空仪的新一代400M探空体系做好了准备。虽然701-X结构紧凑,电路高度集成化,故障率远小于701雷达,但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4.
Study on Ozone Chang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ain results with respect to the discovery of low center of total column ozone (TCO)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in summer,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Some important advance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fact is discovered that there is a TCO low center over the TP in summer,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background circulation over the TP are analyze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TP is a pathway of mass exchange between the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and it influences the TCO low center over the TP in summer; models reproduce the TCO low center over the TP in summer,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is explored; in addition, the analyses and diagnoses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indicate that not only there is the TCO low center over the TP in summer, but also TCO decrease trend over the TP is one of the strong centers of TCO decrease trend in the same latitude; finally, the model predicts the future TCO change over the TP.  相似文献   
105.
北大西洋臭氧极小值和北太平洋极大值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9~2002年TOMS卫星观测资料,采用臭氧总量纬向偏差和区域强迫的分析方法,研究北大西洋东北部大气臭氧低值与北太平洋西北部臭氧高值的季节变化过程和相互关系.研究表明,(1)北大西洋东北部存在一个大气臭氧极小值,年平均臭氧总量比纬向平均值低20 DU以上,冬季低50 DU以上; 北太平洋西北部存在一个大气臭氧极大值,年平均臭氧总量比纬向平均值高35 DU以上,冬季高70 DU以上.(2)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区域大气动力学输送和化学过程对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季节变化的强迫分别为50.3%和42.6%.(3)上述两个地区大气臭氧纬向偏差的季节变化间存在很好的反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说明其臭氧区域强迫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大气臭氧总量的经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臭氧生消与紫外辐射(UV)能量利用相互作用的观点,考虑与臭氧有关的主要因子UV、大气中物质在化学和光化学反应中对UV能量的吸收、气溶胶粒子的散射等,在分析1990—1992年臭氧总量、太阳辐射、气象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臭氧总量的经验模式,其优点是所用资料均可由常规气象站获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观测值符合得比较好。利用该经验模式计算了北京地区1979年1月—1996年6月的臭氧总量,计算值与观测值同样比较一致,二者相对偏差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分别为15.2%、0.05%和4.9%,相对偏差在±10%之内的比例为91.4%,因而该经验模式是合理、可行的。1991年之后北京地区臭氧的下降与Pinatubo火山气溶胶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利用Micaps探空资料实现Tlnp图的自动绘制,并利用探空资料实现Tlnp图的二次开发,从而达到利用Tlnp图预测冰雹天气,对人工防雹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的目的;利用Tlnp图进行飞机人工增雨积冰分析以及环境大气的水汽含量分析,为飞机人工增雨提供有效的指挥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和气溶胶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SAGEⅡ资料,发现青藏高原平流层臭氧存在递减趋势,15—50 km臭氧的变化对臭氧总量变化贡献最大,其中25—50 km和15—25 km两层的贡献大致相当。通过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的对比,清楚地看出:两地臭氧总量变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15—25 km臭氧变化不同所致。5—7月臭氧变化趋势的情况与年平均的变化类似,两地臭氧变化的差异主要在平流层低层,即15—25 km。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面密度的时间变化序列显示:大的火山喷发对青藏高原平流层气溶胶具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可持续6年左右。从1997年至今,青藏高原18—25 km气溶胶面密度增加,最大的增长出现在23 km,每年大约增长4%—5%。而在16—17 km气溶胶的面密度出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在37 km以下,青藏高原的温度出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其递减速度比中国东部地区快;在37—50 km,温度出现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增温也比中国东部地区快。青藏高原平流层低层气溶胶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将增强该区域非均相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浙江气象》2007,28(4):47-47
人为臭氧的生成会使农业减产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一项新奇的研究表明,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会导致臭氧浓度的增加,从而给全球植被带来损害,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显示,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加可能有益于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北半球温带地区。但是,这可能无法平衡臭氧增加带来的危害,对于农作物更是如此。研究结果表明,到2100年,臭氧浓度增加将使全球农作物的生产值减少10%~20%。而这种损失在北半球温带地区表现地更加明显。相比之下,臭氧对热带地区农业的危害则较小。科学家们估计,如果这项研究属实,未来美国和中国都需要进口粮食。(中国气象报…  相似文献   
110.
对L波段探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近地层斜距因受地物回波影响而失真的情况,探讨软件所提供代替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