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45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31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41.
北京市O3污染的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王淑兰  柴发合 《地理科学》2002,22(3):360-364
通过优化布点试验,对北京市O3及其主要前体物NO2、NOx进行了强化监测,描述了北京目前O3污染的区域特征。通过数据分析、初步探讨了北京市大气对流层O3的形成机制及其与主要前体物浓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2.
543.
南极春季臭氧的TOVS反演及其与BREWER观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改进臭氧的统计反演算法,从NOAA卫星的TOVS资料中提取了1993年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上空大气臭氧含量的资料。本文的结果与NOAA的TOVS臭氧产品以及中山站的Brewer观测进行了比较。尽管3种资料对在臭氧洞期间臭氧含量的显著减少这一特征上相当一致,但此项结果相对于Brewer观测,其均方根误差29 DU,优于NOAA的业务反演产品。此外,还初步讨论了这两种反演的误差特征。  相似文献   
544.
拉萨上空大气臭氧垂直分布的高空气球探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臭氧探空仪于1998年8月和10月测量了在拉萨上空的臭氧垂直分布,并与河北香河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拉萨上空对流层臭氧浓度较低,在25~26 km之间臭氧分压最大,在30~34 km之间混合比最大。从典型的臭氧垂直分布廓线推算出大气臭氧总含量为261.6DU。  相似文献   
545.
臭氧化海水对于弧菌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小明  孙军  刘萍  刘琪  李健 《海洋科学》2006,30(10):1-3
用琼脂糖电泳法分别检测了臭氧化海水对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飘浮弧菌(Vibrio natriegen)菌体内DNA和经碱性裂解法抽提后得到的裸露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臭氧化海水对DNA有很强的损伤和降解作用,在电泳图谱上表现为DNA带的加宽和弥散;臭氧化海水对裸露DNA的损伤作用,在电泳图谱上表现为DNA带荧光强度的增强和出现长长的拖尾。  相似文献   
546.
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平流层下部臭氧异相光化学系统,研究硫酸气溶胶表面积浓度以及氯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强度对系统状态的影响.光化系统由19种分别来自氧族、氢族、氮族、氯族和碳族的化学成分组成.研究结果指出,仅就气溶胶而言,它不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光化系统行为的因子.然而,当它与奇氯ClOx或奇氮NOx的外源共同影响系统时,通过复杂的非线性光化学过程,它将使系统的行为发生重大变化.可以看到,在某些确定的参数范围内,系统存在多平衡态解,并构成一个“折叠"突变流型.  相似文献   
547.
1979年以来南极平流层冬季变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地气候比其他区域有着更为显著的变化,这不仅反映在极地近地面和对流层,也同样反映在平流层。使用NCEP/NCAR、NCEP/DOE和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极平流层温度和位势高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1979年以来在冬季南极平流层存在变暖的趋势。分析NCEP/NCAR和NCEP/DOE再分析资料的结果是变暖主要出现在7—10月,最大增温位于30hPa,27a(1979—2005年)的最大增温幅度超过7℃。分析ERA40的结果是变暖主要出现在6—9月,较NCEP/NCAR和NCEP/DOE早1个月,最大增温位于平流层上层(5和3hPa),23a(1979—2001年)的最大增温幅度超过10℃。在平流层高层,最大增温位于极区中心;在平流层中低层,最大增温位于极区外围偏向澳大利亚一侧。伴随着温度的升高,南极平流层的位势高度也存在升高的趋势。在NCEP/NCAR和NCEP/DOE再分析资料中,最大位势高度升高位于10hPa,27a里的升高幅度超过450m。ERA40给出的结果相对弱一些,23a里的最大升高幅度接近300m。进一步的计算结果表明,进入南半球平流层的波动通量也有增加的趋势,可能是平流层波动增强导致了向南极的残余环流增强,与之相关的极圈内下沉运动也随之增强,下沉运动产生绝热加热,从而造成南极平流层增温和位势高度升高。  相似文献   
548.
《地理教学》2007,(1):45-45
记者从“长三角”气候环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上海将逐步建立城市臭氧早期预警系统,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等主要大气污染提供预警信息,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49.
故事背景: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是我国唯一全球大气本底基准观测台。这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大气化学观测仪器群,每天产生数万个大气监测数据。随着全球气候恶化的加剧,国内外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了青藏高原,一批批科学家走进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的实验室,试图从这里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蛛丝马迹,解开气候变化的奥秘。他们聚集在这里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全球性气候变化,评估全球大气质量。这样一座热点的高科技实验平台,建在海拔3861米的孤山上,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这里只能两个人工作,但他们与恶劣的气候,严酷的环境斗争,忍受寂寞和枯燥,长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里常遭遇不期而来的风暴、暴雨、雪灾等,他们与自然灾害抗争,他们与当地藏族同胞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本剧描写的是围绕着国  相似文献   
550.
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NO x和O3源示踪法的引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文华  马建中 《气象学报》2006,64(3):281-292
发展了化学输送模式中氮氧化合物(NOx)和臭氧(O3)的一种源示踪方法,对这种示踪法及其应用模式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臭氧光化学反应机理的分析描述了NOx和O3示踪物浓度方程的推导过程。将这种示踪法引用到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并以太原和石家庄地表NOx人为排放产生的活性氮化物和臭氧为例,演示了污染物向北京的输送过程,模拟的O3,NOx和NOz示踪物浓度时空分布与O3,NOx和NOz在大气中的衰减尺度分析一致,表明该示踪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区域氮氧化物以及臭氧来源和输送转化过程的方法。个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太原和石家庄的地表人为排放产生的NOx本身并不能输送到北京,但通过它们产生的O3和HNO3可以输送到北京,对北京地表附近大气污染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