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永宁  赵宁  夏玲  曹恒  丁相玉 《安徽地质》2007,17(2):118-123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正在兴起的学科,目前主要在环境、农业、土地资源评价等领域中得到应用.本文就地球化学调查在特色农产品种植区环境和种植适宜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对安徽省某草莓种植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条件、种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种植区规划.  相似文献   
32.
赵相宽  史晓颖  王新强  汤冬杰 《地球科学》2018,43(11):3873-3890
伊迪卡拉-寒武纪过渡期是地球历史上海洋环境与生命演化变革的关键时期之一.有研究认为海洋氧化可能是驱动早寒武世动物快速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但有关海洋氧化及硫化水体演变过程和发生时间的认识仍有分歧.运用ICP-MS、FESEM、EDS和XRD技术对位于古陆架边缘-斜坡背景的湘西四都坪、黔东松江大桥等剖面牛蹄塘组黑色页岩进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黄铁矿形态学、总有机碳及N、P等营养元素丰度变化进行高分辨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牛蹄塘沉积期底层海水条件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表现为3个铁化与3个硫化时段的动态交互,在第3阶晚期转为亚氧化-氧化条件.不同相区的对比表明,海水氧化随时间由浅水向深水区扩展:台地相区发生在第2阶晚期,陆架边缘出现在第3阶晚期,而深水盆地以持续铁化为主,晚期出现硫化,表明海洋氧化界面逐步加深下移.沉积物Mo/TOC,U/TOC值自下而上持续增加,与Cr、Mn、P、N丰度变化趋势一致,表明海水氧化程度逐步增强.主要化石类群的时空分布与海水氧化过程对应良好,表明海洋阶段性氧化与硫化水体消失对后生动物多样化进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草莓状黄铁矿在页岩中广泛分布,其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等可作为指示氧化还原状态的环境指标。本文以鄂西宜昌地区鄂阳页1井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及岩家河组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结合图像处理软件ImageJ,快速获取SEM图像中草莓状黄铁矿相关参数,并探讨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鄂阳页1井下寒武统剖面样品中黄铁矿赋存形式多样,包括草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团块状黄铁矿、黄铁矿自形晶及有机质中星点状分散的黄铁矿等。其中,草莓状黄铁矿作为最主要的赋存形式,其粒径(D)、微晶粒径(d)、D/d值以及微晶晶型等相关参数在垂向上呈现明显变化。岩家河组草莓状黄铁矿微晶晶型以八面体为主,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底部以五角十二面体及近球形为主,中部以八面体、立方体为主,上部以立方体、四面体为主,自下而上微晶圆度呈逐渐减小趋势,反映了还原性减弱的过程。水井沱组富有机质页岩中草莓状黄铁矿平均粒径为4.43μm,中下部偏大,上部粒径偏小。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平均粒径为0.338μm,剖面上自下而上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D/d值在岩家河组样品中偏小,在水井沱组富有机质层段下部最大,上部逐渐减小。综合相...  相似文献   
34.
在双流县冬草莓农业气候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双流县冬草莓生产低温气象灾害分析,确定低温灾害指标:P1:12月至次年2月日最低气温<0℃日数;P2:12月至次年2月日平均气温<5℃日数;P3:11月至次年2月>5℃有效积温.根据各低温灾害指标不同强度确定出减产率(Qni).用G=∑PniQni式计算出各单元区低温灾损率.用F=G·(1-Z)(Z:为抗灾指数)式计算出风险指数.利用风险指数将双流冬草莓生产区划分为:轻度风险区;中度风险区及重度风险区.并进行了分区评述及抗灾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35.
草莓生长与气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新疆草莓生产概述草莓(FraganuamanassaDuch)是一种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浆果植物,属于蔷薇科(rosaceue),在世界小浆果生产中,草莓荣居首位。草莓起源于亚洲、美洲和欧洲,其栽培品种繁多。目前我国选育和向国内外引进了不少新品种,作为生产性栽培的也有几十个品种,而新疆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从内地引入了优良品种进行试育推广。目前我区从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果实品质和耐运性等综合因素评价,适于栽植的草莓优良品种有因都卡(Induka)、戈雷拉(Gorella)、全明星(Allstar)可作主栽品种推广;另外表现较好,在生…  相似文献   
36.
山区错季草莓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3~2004、2004~2006年度在阜平山区进行了引种草莓的田间试验。试验证明阜平山区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生态条件能够满足露地草莓生长发育的需求,由于阜平山区气温低于同期河北平原(以满城县为例)气温,草莓从开花到成熟各发育期均滞后于河北平原,成熟期滞后近1个月,可以通过错季生产使草莓生产旺季与平原地区错开,从而赢得较高的价格;所生产的错季草莓品质优良,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较河北平原对应品种分别高50%和18%;生产效益明显高于当地原来的种植方式,年毛收入是原来种植方式的6.3倍。运用农业气候相似分析方法,论证了阜平山区从河北平原引种草莓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37.
在南海台西南区GC10岩芯中发现了大量自生管状黄铁矿,它是海洋沉积物缺氧硫酸盐还原过程的主要产物.扫描电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管状黄铁矿主要由草莓状黄铁矿组成,且在管内各圈层分布不均:内层主要是单个的大颗粒草莓状黄铁矿,直径为40μm左右;中间致密层为具外壳结构的草莓状黄铁矿,经后期压实作用后呈五角十二...  相似文献   
38.
草莓状黄铁矿是指由等粒度的亚微米级黄铁矿晶体或微晶体紧密堆积而成,形似草莓的黄铁矿球形集合体.它们在氧化和缺氧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机理不同,沉积岩中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分布特征是恢复古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统计仅能区分出氧化和缺氧硫化的环境,不能进一步区分缺氧程度及状态(如次氧化、缺氧含...  相似文献   
39.
【研究目的】草莓状黄铁矿广泛存在于现代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其成因机制总体上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尽管两种机制均有理论与实验的支撑,但尚未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本文对目前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氧化还原环境的应用及后期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结果】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形成的草莓状黄铁矿在粒径、形态以及硫同位素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可做为反演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指标。草莓状黄铁矿的微晶尽管与粒径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两者在形态演化序列、生长模式、聚集因素等方面与古氧化-还原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楚。仅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铬还原法测定的硫同位素反演古氧化-还原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指标综合判定,尚需进一步开展草莓状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值与粒径对古氧化-还原环境反演的研究。后期氧化可使草莓状黄铁矿表面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粒径分布依然具有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指示意义。【结论】草莓状黄铁矿的实验模拟、理论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低温对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草莓“红颜”(beauty)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Venlo试验温室内进行低温单因素控制试验,系统测定低温处理下草莓叶片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胁迫时间越长,叶绿素整体趋势下降。特别的,0℃处理7天得到的叶绿素a含量下降水平明显。(2)同一温度处理,随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各处理均高于ck10-110个百分点不等。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处理中以8℃的含量最高,ck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3)同一温度处理,随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的变化呈现出下降趋势,除处理7天均显著高于ck23-57个百分点不等。同一时间不同温度处理,温度越高含量越高,除了7d处理外,均高于ck组。(4)温度高净光合速率高,光补偿点显著偏大,光饱和点普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