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5篇
  免费   992篇
  国内免费   922篇
测绘学   6294篇
大气科学   786篇
地球物理   609篇
地质学   2471篇
海洋学   11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59篇
自然地理   131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610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375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666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417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2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呼伦贝尔地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驰  姜琦刚  李远华  邢宇 《世界地质》2010,29(1):160-167
呼伦贝尔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天然草原和畜牧基地, 随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土地荒漠化现象加重。笔者应用RS和GIS技术, 以1970 年MSS、2000 年ETM和 2007年CBERS数据为数据源, 主要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 并辅助野外调查验证, 获得三期解译数据, 并利用空间分析、网格剖分方法, 对呼伦贝尔地区荒漠化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近40年来, 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不断增加, 1970 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08.76 km2 , 2000年为7 539.52 km2 , 2007年增加到7 852.12 km2 , 共增加面积443.36 km2。1970-2000年间, 沙漠化减轻、盐碱化加重的面积为134.09 km2 , 沙漠化加重、盐碱化减轻的面积为53.35 km2 ; 2000- 2007年间, 沙漠化减轻、盐碱化加重的面积为41.71 km2 , 沙漠化加重、盐碱化减轻的面积为172.8 km2。  相似文献   
962.
汶川震区北川县城泥石流源地特征的遥感动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地震导致山地斜坡积累了大量碎屑物质,在降雨作用下极易成为泥石流源地。震后的2008年9月24日一场暴雨导致北川县境内72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本文选择了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北川县城8条泥石流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手段开展了震后和相继暴雨后的泥石流源地变化特征。强震后泥石流流域的重要变化是在沟谷内诱发了大量滑坡。通过开展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重点分析了研究区泥石流源地的滑坡活动。将512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5月18日获取的航空图像与924暴雨后获取的2008年10月14日SPOT图像相比较,发现泥石流源地的地震滑坡面积由1537104m2增加到暴雨后的1912104m2,即汶川高烈度区一场暴雨过程新增滑坡面积达244%。根据SPOT图像解译,暴雨后泥石流沟床中的松散堆积物增大到97104m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在强降雨条件下发生泥石流的敏感性特别高。  相似文献   
963.
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球力学为理论基础, 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技术支撑, 利用亚东-格尔木-锡铁山走廊域的地学剖面实测温度数据和青藏高原MODIS遥感影像数据, 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锡铁山走廊域的热环境特征。通过研究表明, 研究区域内热环境总体分布规律为中东部最高, 东南部次之, 西北部最低。  相似文献   
964.
1972-2007年祁连山东段冷龙岭现代冰川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利用1972年绘制的地形图,1994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2000年中巴遥感影像和2007年获取的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解译对祁连山东段冷龙岭冰川进行研究,分别得到1972年,1994年,2000年和2007年冷龙岭区冰川边界并绘制冰川边界图,进而分析了该区近年来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2-2007年近35a以来冷龙岭冰川全部处于退缩状态,有27条冰川消失,冰川面积减少了23.6%;有后期加速趋势的特征,南坡比北坡退缩幅度要大.  相似文献   
965.
《铀矿地质》2010,(1):34-34
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国家级遥感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国遥感信息综合研究与深化应用交流研讨会暨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常务扩大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位遥感技术应用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966.
遥感影像分辨率分析技术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将滑坡要素划分为空间要素、时间要素和岩土性质要素3个方面,并分别讨论它们与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波谱分辨率的关系。首先对各滑坡要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提出了判识滑坡空间要素的定量依据;提出了通过遥感影像计算滑动速率的公式,以此作为按照时间分辨率选择遥感数据的依据;最后提出为判识岩土性质要素应采用高波谱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观点。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地区遥感影像信息分析与野外实地调查,圈定出大小盐湖122个,查明了盐湖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了图兰泰湖-头道湖、白碱湖-西硝池、苏武山湖-汤家海、鸡龙同古-和屯、通古楼诺尔-巴彦达来五个盐湖分布区,对各分布区盐湖的成因类型、沉积特征、成矿规律及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勘查、开发和利用本区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8.
为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及时发现违法采矿,为查处违法行为提供第一手信息和执法监管依据,按照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济南市国土资源局要求,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市中分局积极开展矿山开采遥感监测采矿图斑实地核查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局召开工作会议,成立了核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及职责。二是制定合理路线:  相似文献   
969.
遥感软件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地理信息软件有强大的矢量功能;由于遥感软件以国外进口软件为主,与国内常用的地理信息基础不适应。通过对遥感影像专题图的制作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遥感软件和国产地理信息软件不匹配的问题,为各类遥感专题图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70.
西班牙的Cabo de Gata Nijar天然公园提供了某些使其具有重要地质生态和环境意义的独特特征。作为该公园环境和采矿活动(直到十几年前才停下来)产生影响研究的优先步骤,确定了矿山和废物遗弃场地的位置,对岩性作了鉴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用了不同的遥感技术来建立高分辨率的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将成为该区地质和环境填图的根据:因为从前的采矿活动牵涉到当地的环境,所以特别注意这些区域。由于具有不同空间/频谱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日益加大的可用性,因此它们已成为很有用的工具。上述的是SPOT全色和陆地卫星专题成像仪多频图像的情形,它们是地质和环境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基于遥感的两种图像。在为数众多阐述组合遥感图像资料的技术中,本文利用SPOT全色和陆地卫星TM资料研究那些基于亮度一色相一彰度(饱和度)、主要成分分析、高通滤波器和颜色正规化的变换。该研究的目标是:分析和对比一些最常使用的方法;选择最适合用于详细地质.环境研究的方法;将该方法用于Cabo de Gata Nijar地区一国家最具特色的一个天然公园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