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806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流体分布对松散介质中P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流体对岩石中弹性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必须考虑到流体的分布和粘性。引入气体包裹体模型来研究粘性流体的分布对松散介质中P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用气泡平均半径来描述流体分布的不均匀性,计算了不同气泡半径和频率下P波速度和衰减随饱和度变化的曲线,并与有效流体模型作了比较,由于流体喷流的存在会使Gassmann方程在高频下不适用,用干燥和饱和流体的P波、S波速度修正了理论曲线。测量了玻璃微珠中不同水饱和度下高频P波的速度和衰减,并尝试用峰值频率来计算衰减。此方法求出的Q和频谱比法求出的Q在干燥或饱和水时基本相同,随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但衰减峰的大小有差异。根据实测值得似事经修正的波速和衰减理论曲线从而估算出气泡平均半径,认为P波速度和衰减不仅与饱和度有关而且也与介质内部气体-液体压力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在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对集胞藻 6803 分批培养条件下的光衰减、平均光强、光的分布以及藻细胞生长对光能的利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ambert-Beer 定律可较好描述细胞浓度及光程对光衰减的影响;随着藻细胞密度的增加,光生物反应器内平均光强不断减小,藻细胞的比光能吸收速率和比生长速率也不断降低,反应器中"暗区"体积在培养 6 d 后超过总体积的 80%;利用 Pirt 细胞生长生物能量模型描述比生长速率和比光能吸收速率的关系,在入射光强为 58.73 KJ/(m2(h),求得基于光能的细胞得率 YG 和维持系数 m 分别为 9.98×10-3g/kJ和0.445kJ/(g(h).  相似文献   
993.
刘英  李国胜 《海洋学报》2009,31(3):21-29
衰减深度是传感器检测到的水体信息的90%的深度,衰减深度越大,传感器检测到的水体信息越多,提取水体信息的精确度越高,同时从衰减深度还可了解传感器获取的水体信息到底来自水下多深的水层。以MODIS数据为数据源,对渤海海域衰减深度进行计算,分析了某一时间渤海海域衰减深度波谱变化和某一波段渤海海域衰减深度季节变化。衰减深度波谱曲线为单峰曲线,不同区域的衰减深度波谱曲线的相似和差异情况与前人根据渤海海域悬浮泥沙含量和光谱情况进行分区的情况较一致,衰减深度最大值具有红移现象(不同区域衰减深度最大值的情况是:渤海西北海岸外区域和渤海海峡区域在波段531nm,渤海中部区域在波段551nm,现黄河口影响区域、老黄河口影响区域、辽东湾西侧区域、辽东湾东侧区域在波段555nm),衰减深度波谱佐证了渤海海域为二类水体;衰减深度在夏季最大,在秋季次之,在春季和冬季在不同区域大小顺序有所不同。不同区域衰减深度由小到大顺序是现黄河口影响区域和辽东湾东侧区域、辽东湾西侧区域、老黄河口影响区域、渤海西北海岸外区域和渤海中部区域、渤海海峡区域(除去412和645nm),其中现黄河口影响区域与辽东湾东侧区域和渤海中部区域与渤海西北海岸外区域的衰减深度的大小顺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波段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4.
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识别与储层物性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车镇凹陷陡坡带沙三段砂砾岩扇体发育,但目前对砂砾岩体横向展布范围及砂砾岩体边界的划分尚不清楚,储层物性难以预测。首先,利用相干分析技术开展砂砾岩扇体沉积相的划分,明确了扇体的展布规律、分布范围、划清了砂砾岩扇体的边界。然后,利用声波、速度谱等资料探讨了沙三下亚段(Es3x)地层压力情况,认为Es3x存在欠压实超压带,车镇凹陷欠压实超压带的发现为寻找沙三段砂砾岩扇体储层物性良好发育区指明了方向。最后,利用地震高频能量衰减检测技术对储层物性进行了预测。通过地震高频能量衰减梯度法预测的储层物性良好发育区,位于研究区欠压实超压区带内,用地震能量高频波段的衰减特征不但可预测不同井位的储层物性,还可根据连井衰减梯度剖面的变化规律预测地震高频波段高衰减区的延伸范围。高频能量衰减梯度法预测的储层物性良好发育区带与实钻结果吻合度好。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综述了2006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的活动特征,并对2006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量及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行分析,同时对2006年的El Ni(n)o、南方涛动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用500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解释了2006年的台风登陆早、登陆时间集中的原因,说明500hPa月或候平均环流形势对台风登陆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月平均的HadISST海表温度、NCEP再分析资料、OAFlux海表面热通量及相关物理量资料、NCAR/NOAA云量场资料,分析了热带太平洋海表热通量的年际特征,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传统El Ni?o和El Ni?o Modoki事件中湍流热通量的异常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子。在热带太平洋上,净热通量的年际变化最大振幅出现在赤道太平洋上,且主要取决于潜热通量和短波辐射通量的变化。本文还利用两类ENSO事件旺盛期海温指数对不同时期海面热通量场的偏回归分析,考察了热带太平洋海表面热通量与两类ENSO事件中海温的联系。两类海温指数对各时期热带太平洋净热通量的回归均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上存在显著的负异常,在Ni?o3指数偏回归下的负异常范围和强度都较El Ni?o Modoki指数回归的要大,且更偏于赤道东太平洋,而旺盛期海温对同期赤道东太平洋上湍流热通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了由捷克Ondˇrejov天文台观测到的 1 992年 8月 2 2日 1 2 :36 :2 6— 1 2 :36 :32UT发生的U型暴 ,U型暴的频率范围为 1 .0— 2 .8GHz,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从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 )上下臂的频漂率分别为 1 .2 5和 0 .2 2 5GHz/s,其电子束流的速度分别为 0 .38c和 0 .2 6c ,它是由等离子体二次谐波发射造成的 .(2 )上升臂的爆发衰减时间常数大于下降臂的 .(3)频谱极大频率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从高频到低频再到高频的变化 .(4)上升臂的频宽大于下降臂的约一倍左右 ,这与上升臂频漂远大于下降臂的有关 .(5 )从频宽得到上、下臂的速度弥散分别为 (Δvv) a=0 .42和 (Δvv) d=0 .47.  相似文献   
998.
海底底质声学性质原位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介绍了海底底质声学性质原位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原位测量方法,并根据这一测量方法,初步设计制作了相应的海底原位测量仪器。利用初步制作的测量仪器在实验室内对砂质沉积物进行了模拟测量试验,仪器测量得到的沉积物声速与直接透射法测量获得的声速基本一致。在宁波近海海域进行了海上实际测量试验,获得了该测量区域海底底质的声速,验证了此测量技术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发先进的海底原位测量仪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1000.
2020年汛期准确预测了“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涝重于旱”的总体特征,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上游、海河流域以及松花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和辽河流域降水偏少的预测与实况吻合.较好把握了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偏早、梅雨开始偏早和结束偏晚、华北雨季开始偏晚等雨季进程;但低估了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的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