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8篇
  免费   3622篇
  国内免费   4759篇
测绘学   3854篇
大气科学   4679篇
地球物理   2087篇
地质学   5897篇
海洋学   5046篇
天文学   272篇
综合类   1739篇
自然地理   4475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1105篇
  2022年   1218篇
  2021年   1503篇
  2020年   1090篇
  2019年   1408篇
  2018年   969篇
  2017年   988篇
  2016年   995篇
  2015年   1169篇
  2014年   1545篇
  2013年   1332篇
  2012年   1390篇
  2011年   1337篇
  2010年   1082篇
  2009年   1136篇
  2008年   1173篇
  2007年   1123篇
  2006年   1091篇
  2005年   877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529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崔军文 《地质论评》1994,40(2):106-110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相似文献   
902.
论述了金成矿地质背景,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和阐述了成矿地质条件,对金(铀)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903.
中国南方泥盆纪板内盆地层序地层与控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南方泥盆纪是加里东构造旋回后沉积在前陆盆地基底(华南统一陆块)上的盖层。为一套向上交深的倒置的楔形体,堆积在两侧受挟持的南北向空间内。泥盆系露头层序地层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具河流回春的低水位碎屑扇形体做为盆地内早期充填物,代表盆地基底与上覆层之间存在构造变动和海平面相对下降的信息;标志海平面上升到最高点的低速沉积物,以瘤状泥岩、瘤状灰岩和生物层叠加超覆在浅水台地上;高水位沉积体系和海平面相对下降时,台地转为陆上暴露环境,形成南北展市约200km的碳酸盐喀斯特,古溶蚀空间成为有用元素最有利的运移通道和卸截场所。  相似文献   
904.
本文将南极海冰分为4个区:SPI1(0°-120°E),东南极海冰;SPI2(120°E-120°W),以罗斯海为主体的海冰区;SPI3(120°W-0°),以威德尔海为主体的海冰区;SPI4,全南极海冰区。北极海冰区分为3个区:NPI1(90°E-180°-90°W),太平洋侧冰区;NPI2(90°W-0°-90°E),大西洋侧冰区;NPI3,全北极冰区。本文使用了WDC-A的SIGRID海冰资料,以分析南极和北极各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两极各冰区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两极海冰之间相互作用的振源是NPI2。SPI3是影响南极海冰的正反馈中心。SPI2则是南北两极海冰的负反馈中心。NPI2,SPI3和SPI2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形成涛动关系。这种涛动关系不是同时期的,而是有较长的滞后时间差。两极海冰形成周期变化,其周期为5-6年,正与NPI2和SPI3自身变化周期一致。另外还有更长的循环周期9-11年  相似文献   
905.
栓皮栎叶芽休眠解除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平 《地理研究》1994,13(1):43-50
树木的休眠及其解除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十分重要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利用全国范围内获得的观测资料,对栓皮栎这个重要用材树种的叶芽休眠之解除过程进行了模拟。其出发点是:林木存在绝对低温需要,在此需要得到满足后,进一步的低温和驱温的协同作用使林木的生长能力逐步恢复直到休眠解除。研究表明:接近林木基点的温度对低温积累是最有效的,休眠后期的不稳定高温会部分抵消前期低温的影响。栓皮栎对低温的绝对需要量为5个低温单位,休眠完全解除共需34个低温单位和194个驱温单位。在整个分布区内,栓皮栎的休眠解除被划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即北方型、中部型、华南型及西南型。并对树木的休眠解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06.
小秦岭剪切带类型与金矿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敏  刘连登 《河南地质》1994,12(3):171-176
  相似文献   
907.
908.
何国琦  韩宝福 《地学前缘》1995,2(2):187-194
大陆岩石圈和大洋岩石圈有着深刻的差别,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和模式研究大陆岩石圈会遇到许多特殊的问题。本文从陆缘演化和多个板块构造旋回叠加两方面做了初步探讨,提出岩浆型被动陆缘是独立的一类古陆缘;在辨认后续板块构造旋回叠加中,新构造成分和格局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本文还讨论了汲取大陆地质研究经验,在新的学科水平上重新解释传统大地构造学中一些有用概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9.
冯明  郭华 《现代地质》1995,9(3):337-342,T001
通过对吉林四平山门银矿区韧性剪切带的宏观和显微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认识到剪切带主要由钙质和长英质两类糜棱岩系列岩石组成,具左旋剪切,剪切总位移量约为830m,用石英自由位错密度估算出差异应力值为79.8-121.9MPa。该剪切带的加深了对山门银矿成矿作用、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的认识,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0.
陈育峰  张强 《地理研究》1995,14(4):91-96
在众多文献中整理、归纳出各区域气候周期与天体活动周期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二者间的对应性及其区域特征.指出:(1)气候变化周期与大体活动周期之间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和对应关系;(2)天体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以及区域气候对天体活动的响应都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对此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