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825篇
地球物理   94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西北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及信息调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国西北干旱区是国家下世纪开发的重点区域。本文对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许多问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同时,论述了信息调控的必要性和GIS和SDSS方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信息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造成山东不同天气的两个西南低涡异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飒  刘志红  张少林  程相坤 《气象》1998,24(1):20-24
1996年6月28-29日和7月3-4日两桨相似的西南低涡东移,造成山东降水的范围和强度却悬殊柝大,分析发现,西南低涡影响山东产生天气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引导气流,物理机制和热力结构的不同,尤其是引导气流的差异,西南低涡的移向基本上沿引导气流方向,而其发展决定于高空冷却平流的强弱,给出了西南低涡造成了山东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对今后预报此类暴雨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3.
用设计的求定常方程数值解的方法,计算了超低急流和边界层逆温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超低空急流的形成除要求逆温强度Is≥0.11k/10m外,还要求逆温层具有相当大的厚度,这些结论和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较一致。利用上述方法还进一步讨论了地转强迫强度对超低空急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青藏高原多,少雪年后期西北干旱区降水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吴统文  李培基 《高原气象》1998,17(4):364-372
利用1957-1990年高原地区的雪深,地面气温,地温以及西北干旱区部分站强降水量资料等,进行了高原地区多,少雪年积雪特下,地震热状况以及西北干旱区的期降水量的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35.
臧传花 《山东气象》1998,18(2):34-37
对9711号台风登陆后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检验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中24、36小时预报图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并从高空环流形势、500hPaθse场及地面3小时变压等方面对台风路径的可预报性进行了探讨。结论认为此类台风的路径可在数值预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订正预报,并给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 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利用区域海气耦合模式FROALS(Flexible Region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对西北太平洋地区1984-2007年连续积分结果,对比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同化资料讨论了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和表层洋流的气候态及年际变率。结果表明,FROALS基本能够再现冬、夏季季节平均的海温型,但均存在一个明显的冷偏差;FROALS对气候平均态的表层洋流有较高的模拟技巧,对于冬、夏季的表层洋流型都能够再现。另外,表层洋流的模拟偏差与海表高度的模拟偏差直接相关。由于模式模拟的黑潮热输送较观测偏强,使得模式模拟的海洋热输送倾向于使黑潮路径上的海温呈现正偏差。从表层洋流的年际变率来看,模式模拟的与ENSO(El Nio-South Oscillation)相联系的年际变率信号与观测相似:在El Nio年,北赤道流和棉兰老流增强,低纬度西太平洋海表高度降低,而在La Nia年则呈现出相反的形态,但是在模式中这种信号稍强于观测。  相似文献   
138.
基于澳大利亚气象局发布的RMM(Real-time Multivariat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指数,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划分为8个位相,统计分析了各位相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和位置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利用BDI(Box Difference Index)指数分析了台风生成的活跃和不活跃位相之间环境要素的差别。结果表明,相比于台风生成的不活跃位相(1、2、3位相),在利于台风生成的活跃位相(5、6、7位相)期间,环境场具有更强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外流、更高的对流层中层相对湿度和更广的垂直切变较小区域。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台风生成的活跃和不活跃位相之间,大尺度环境场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动力因子方面,尤其是低层辐合场。  相似文献   
139.
南半球中纬度偶极模态与亚洲—非洲夏季降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半球大气环流第一模态为南极涛动, 它表现出较好的纬向对称结构。本工作利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研究发现, 在南半球的东半球, 夏季(6~9月)大气环流还存在一个重要的模态。不同于南极涛动, 该模态表现为显著的纬向偶极分布, 本文定义其为偶极模态。在海平面气压场上, 该模态的解释方差可以达到20%以上, 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该偶极模态与亚非夏季降水存在密切联系, 尤其与我国华南、南亚以及热带非洲东部地区的夏季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制分析表明, 南半球这一偶极模态的异常会影响东半球越赤道气流的变化, 从而造成向上述三个地区的水汽输送的多寡, 并最终导致这三个地区夏季降水发生变化。本工作揭示的偶极模态变化独立于南极涛动, 研究结果不但可以深化对南半球环流系统变化特征及影响的认识, 而且对亚非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和机制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CMIP5西北太平洋气候变率的模拟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观测海温资料和CMIP5模式模拟结果分析西北太平洋(120°E~120°W,20~60°N)海表温度的气候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所选22个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的气候特征及其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模式模拟的海表温度总体标准偏差在黑潮延伸体区域最大;绝大多数模式能模拟出海表温度的第一EOF模态;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具有较明显的年代际振荡现象,13/22的模式模拟的海表温度存在明显的年代际振荡,同时海表温度气候态的模拟偏差对其周期振荡模拟的影响较大,尤其在黑潮延伸体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