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379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157篇
地质学   133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地震波在穿过含油气储层时,由于受油气流体的黏滞性和内摩擦力影响,在频率上会表现为高频衰减快、低频衰减慢的特征,在频谱上就表现为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使得低频能量相对增强。同时,前人大量研究表明流体黏度越大,黏滞性越强,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效果越明显。在所研究的YP地区,油气运移到浅部成藏,经历了大量的生物降解作用,原油具有比重大、黏度大的特性。利用频率域的吸收衰减技术在研究区这种特性的油层进行了识别,最终实验结果与已钻井结果吻合度较好,预测井也与实钻井相吻合,验证了该技术在该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2.
李达  张绍文 《热带地理》2020,40(6):1085-1093
基于西双版纳18个样本村、612个农户、跨时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测度了2012—2014和2014—2018年2个阶段“投入—产出”结构之间的拟合程度,分析了橡胶主产区农户橡胶依赖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构建Tobit模型分析了橡胶路径依赖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橡胶主产区的橡胶依赖呈下降趋势。2)橡胶依赖符合自增强机制假设。橡胶产出依赖程度具有传递效应,表明橡胶依赖可以逆势调控,可以利用政策补贴等手段增强投入激励,提高本期橡胶依赖,进而提高下一期橡胶依赖。3)收益递增并不必然导致橡胶依赖。农户更加看重未来的期望收益,提升期望收益才能保障农户种植橡胶的积极性。4)橡胶依赖表现为土地依赖。土地种植橡胶后具备了“专用资产属性”,转变种植结构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5)橡胶依赖还表现为海拔依赖。主要供给橡胶的低海拔地区,农户调整橡胶种植规模的时间成本较高海拔地区小,更容易毁弃胶林,应将低海拔地区做为橡胶产业政策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963.
由于水域内机载点云数据稀疏或缺失,在生产高精度DEM时需要对水域区域进行分别处理,人工操作工作量大,且难以保持水域内DEM高程的自然平缓过渡。目前将水域和其他区域分开处理的DEM数据生产方法,不仅增加了数据处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也会引入水域和其他区域的DEM接边误差,影响数据质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载点云数据的高精度水域DEM快速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水域边界与原始机载点云数据,通过分段插值拟合生成水域内点云数据;进而,将插值生成的水域点云数据与原始点云数据进行合并获得完整点云数据;最后,利用合并后的完整点云数据生产高精度DEM数据。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实现水域与其他区域的DEM一体化生产,提升DEM数据处理自动化水平,且能保证水域DEM的高程精度与自然平滑过渡要求。  相似文献   
964.
区域北斗星基增强系统提供等效钟差改正数统一修正星历和钟差误差。随着系统的建设发展,新一代北斗星基增强系统将区分星历和钟差误差改正信息,以提高差分改正精度。由于北斗卫星混合星座设计及区域监测网的局限,星历和钟差误差的高精度分离计算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的星历和钟差改正算法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式计算了卫星星历和钟差改正数,并基于北斗实测数据,对两种处理模式的差分改正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动力学和运动学差分方法,得到的双频伪距实时定位精度分别为1.76m和1.78m,定位精度与WAAS及EGNOS相当。利用运动学和动力学差分改正数后均可得到分米级的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PPP)结果,其中采用动力学广域差分改正数,收敛后定位精度可达到15cm;采用运动学广域差分改正数,收敛后定位精度可达45cm。  相似文献   
965.
针对目前非差精密单点定位增强信息无法直接用于RTK(real time kinematic)相对定位的问题,研究了基于附加坐标约束的参考站非差精密单点模糊度固定解提取非差改正信息的方法,并建立了非差增强信息与虚拟参考站观测信息等价变换模型,重点论述了空间状态域信息(state space representation,SSR)在等价变换中的区别应用。根据RTK模糊度部分固定技术,利用实测数据设计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与可用性。结果表明,虚拟零基线可获得与网络RTK同等精度的定位效果,从而实现了区域增强系统在非差与差分模式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66.
Sentinel-1卫星步进扫描模式干涉处理方位向配准精度要求达到0.001个像素,通常在精密轨道条件下采用几何配准联合增强谱分集完成影像的配准。但Sentinel-1卫星精密轨道发布较晚,而实时轨道精度较低,几何配准后易导致增强谱分集相位缠绕。为了进一步修正实时轨道条件下的几何配准结果,满足卫星干涉实时处理的需要,选取以点目标为中心的窗口进行相关配准,并对多组Burst配准结果进行拼接处理,以提高相关配准算法的可靠性和精度,确保配准精度满足增强谱分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7.
针对目前移动增强现实三维注册实时性不强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加速鲁棒性特征(spe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算法和角点跟踪算法(Kanade-Lucas-Tomasi,KLT)的移动增强现实户外三维注册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快速视网膜关键点(fast retina keypoint,FREAK)算法改进了SURF算法(简称SUFREAK),提高算法描述子构建效率,并保持了算法的鲁棒性。利用视频帧间的相关性,采用KLT光流跟踪算法对户外场景的自然特征点进行跟踪预测,以提高三维注册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户外复杂环境条件下,改进SURF算法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鲁棒性,且基于改进SURF和KLT算法的移动增强现实三维注册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图像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968.
扩展现实技术(XR)是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总称。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这些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被应用到各大领域。在地学中,XR技术能够让抽象概念更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对地质数据可视化、地理信息交互、地学教育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手段及在地学中的应用,为地学中使用XR技术提供技术认知,提出了可在XR技术中使用的交互方案,并选用了江苏丹阳第四系地质模型在XR里各自制作了测试场景。从地学工作者视角对IdeaVR、Unity 3D和UnrealEngine 4三款引擎进行对比,列举其各自优势,展示3种技术平台的制作过程、交互方式、展示效果及使用场景,并就地质模型导入通用引擎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69.
改进SRAD模型在SAR图像斑点噪声滤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应用,所以抑制斑点噪声显得尤其重要.斑点噪声各向异性扩散模型(SRAD)能较好地去除斑点噪声并保持边缘信息,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在分析SRAD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增强Lee算法思想,将SAR图像细分为均匀区域、弱纹理区域和噪声发育不完全区域,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并加入了迭代终止条件.实验证明改进的SRAD算法具有更好的平滑效果和边缘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97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考虑纳入低轨星座,通过高中低轨星座融合,构建全球覆盖时空网络。然而,低轨星座正处于建设阶段,对低轨增强北斗系统的研究尚缺少仿真和多方位的性能评估。围绕低轨增强北斗系统高逼真仿真和增强性能多方位评估开展研究,构建了融合实际测量数据和空间物理理论模型的高逼真低轨星座仿真模型,提出了低轨增强系统综合性能评估方法,设计建立了低轨增强北斗的星地一体化系统仿真及综合性能评估平台,揭示了低轨星座对已有导航系统性能增强效果。结果显示,在系统侧方面,低轨增强在提升北斗精密产品精度的同时可减少地面测站数量及分布限制;在用户侧方面,低轨卫星的加入有望使北斗精密单点定位收敛时间缩短至10 min以内。研究成果可为低轨增强导航系统建设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