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553篇
海洋学   41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3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含沙量大幅度降低,次饱和水流冲刷河床使含沙量在沿程逐渐恢复,但其恢复特点由于沿程床沙组成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基于Markov随机过程及泥沙起动理论,推导非均匀悬沙的泥沙落距表达式;结合悬移质扩散理论,修正非均匀悬沙恢复饱和系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荆江河段实测输沙过程,提出考虑床沙组成影响的分组悬沙恢复饱和系数计算方法;该方法主要与泥沙粒径、悬浮指标、床沙组成及止滚概率、止悬概率等因素有关,无需考虑非饱和调整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①不考虑床沙组成时,沙市、监利站恢复饱和系数计算值均在区间0.12~0.27内变化,而考虑床沙组成时分别为0.000 3~0.171 8和0.003 5~0.157 9。②不考虑床沙组成时,分组悬沙恢复饱和系数计算值细沙>中沙>粗沙;考虑床沙组成时细沙 < 中沙 < 粗沙;除落水期外,沙市站粗沙的恢复速度均大于监利站。③沙市、监利站恢复饱和系数在各计算时段的变化过程对悬沙分组具有敏感性,其中洪水期恢复饱和系数大于枯水期、涨水期和落水期。采用河床变形方程反算分组悬沙恢复饱和系数,并与本文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公式能够用于描述荆江河段分组悬沙恢复特性,可为三峡工程下游非均匀悬沙沿程恢复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了更好地理解沙被的概念,促进沙被概念的应用,文章对沙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解释、说明,阐述了沙被的规模(面积和厚度)、形态与微形态、规模与其生态效应的关系,以及沙被成因和确定沙漠、沙地边界范围的依据。认为沙被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探讨了沙被属于沙汇还是沙源、沙被生态系统的适度保护和利用,以及生态建设与修复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论我国铝土矿床类型及其红土化风化壳形成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铝土矿床98%以上为古风化壳型,少量属红土型.前者分六个亚型,即铝硅酸盐岩古风化壳原地残积(Ⅰa);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Ⅰb)、异地堆积(Ⅰc)以及异地沉积(湖水)(Ⅰd);Ica古风化壳异地沉积(海相);Ⅰf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准原地堆积(或沉积)-现代喀斯特堆积等六个亚型.ⅠⅠb、Ⅰc三亚型矿床在大气条件下就位,就位以后继续红土化,为此矿层很少层理;矿石中常有渗流管、渗流凝胶.Ⅰd、Ⅰe亚型在水体中沉积,有层理,无渗流管、渗流凝胶.所有铝土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石结构、构造都是含铝岩石红土化风化作用易溶物淋失,难溶的钛、铝、铁质残留的风化壳铝土物质;无水体中结构、构造特征;δ18O‰及δD‰值证为风化物;除Ⅰc外均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  相似文献   
74.
本文系统阐述了岩石压剪性断裂的特性,认为金属断裂力学复合断裂判据基本上不适用于压剪状态下的岩石斯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岩石压剪性断裂判据:2COSθ_0/2(cosθ_0-1)[(1+1/f~2)~(1/2)-1]K_Ⅰ+[(sin θ_0/2-3sin 3θ_0/2)(1+1/f~2)~1/2+4sin θ_0/2]K_Ⅱ=4K_(Ⅰc),推导了起始断裂角ψ_0,说明了实验验证结果,指出了该判据在工程地质领域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75.
湖南雪峰降起区构造变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分析湖南雪峰隆起区的构造变形特征入手,划分了该隆起区从中元古代以来所经历的三次大的构造变形阶段:元古代中期未的武陵构造变形-北部雪峰隆起初步形成(隆起雏型)阶段;古生代早期末的加里东构造变形-南部雪峰隆起形成并使统一连贯的雪峰隆起初具成型的阶段;中生代印支,燕山叠加构造变形-雪峰隆起成型并定型阶段。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是形成雪峰隆起的重要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76.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沙物质粒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钱亦兵  张希明 《中国沙漠》1995,15(2):131-135
运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不同类型沙样的粒度参数、粒度频率分布、平均粒径对标准差特性图等粒度特征及其空间关系,为查明沙源物质的性质和风力作用状况,分析风沙运动及风沙地貌形成,建立绿洲防护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78.
浅源强震的判据和发震概率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地震地质》1990,12(2):131-140
根据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多判据原理,强震的发生不仅要满足准静态强度条件,而且必须具备突发释放足够能量的条件,而所有这些条件可以通过突发应力降判据、总能量判据和强度判据加以表达。本文建立了它们相应的概率表达式和估计发震总概率的方法,并针对我国28例地震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79.
底沙运动对流速分布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荻  陈国祥 《水文》1990,(4):41-43
  相似文献   
80.
本文用一维分层模式理论分析了地面降雨、尖端放电、对流运动以及云外电导率变化对雷暴电结构的影响。分析指出,云内对流强度明显地影响着雷暴电结构,强烈的地面降雨和尖端放电可使地面电场强度显著减小,甚至极性翻转。闪电和云顶附近的下沉气流是维持雷暴向上提供充电电流的重要条件。在雷暴中,对流起电机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