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75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551篇
海洋学   4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38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准噶尔荒漠120种植物粘液繁殖体的甄别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粘沙法对准噶尔荒漠22科81属120种植物进行了粘液繁殖体的甄别和粘沙能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共有22种植物具有粘液现象,占总数的18.33%,集中于菊科、十字花科和车前科;②综合浇水2 mm和水浸20 min两种处理结果发现,分泌粘液粘沙后种子重量变化较大的植物有盐生车前、光苞独行菜、庭荠和栉叶蒿等,且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水浸20 min处理时的粘沙量明显高于浇水2 mm处理时的粘沙量;③两种处理结果所得粘沙量大小排序稍有不同,进行平均后得到的顺序是:盐生车前>光苞独行菜>庭荠>栉叶蒿>独行菜>抱茎独行菜>条叶庭荠>条叶车前>小果亚麻荠>小车前>亚麻荠>全缘独行菜>毛果群心菜>播娘蒿>群心菜>四齿芥>油蒿>甘新念珠芥>大蒜芥>多型大蒜芥>棱果芥>山柳菊叶糖芥;④除群心菜、条叶车前、小车前外,其他19种植物的未粘沙种子单粒干重均小于1 mg;粘沙能力与种子单粒干重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而单粒干重<0.5 mg的种子其粘沙能力相对较强;⑤粘液繁殖体是某些荒漠植物降低位移、适应流沙或干旱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粘沙能力和适应不同粘液溶出条件等方面表现出物种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72.
西北江网河来水来沙及分水分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西、北江干流高要、石角和西北江网河区顶端马口、三水共4个代表水文站1960-2004年流量、输沙率的月均序列,分析西北江网河来水来沙及分水分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江网河来水来沙季节变化明显,且西江比北江更为集中;西江的水沙变幅比北江小,西、北江输沙率年际变化大于流量年际变化;来水来沙均存在明显的3种尺度周期变化,即年内(0.3~0.7 a)、年际(1.2~6.6 a)和年代际(11.0~20.2 a)周期变化,以年代际变化最为显著;来水量长期变化趋势除马口站外均为递增,来沙量长期变化趋势除三水站外均为递减;1993年后西北江网河区顶端三水站分流分沙比显著增大,其与网河区大规模无序采沙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3.
Fine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combined wave and current flow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o-called fine sediment in many coastal areas and estuaries in China is mostly referred to the mixture of cohesive sediment and non-cohesive sediment. To predict the mixed type time sediment transport,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formulae combined with the 2-D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equation and morphologic equat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formula suggested by Dou et al. (1995) for wave conditions has been improved and implement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nearshore regions where wave activities are significant. The improvement is based on the wave energy dissipation principl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urf zone. In the improved formula, sediment in suspension increases with the magnitude of the wave period and this feature complies with general observations. More than 300 laboratory and field measured data sets have been reviewed and 12 of them have been used to verify and determine the major coefficients in the improved formula.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model in combined wave and current situations shows that the model can faithfully reproduce the cross-shor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at the southwest coast of Bohai Bay.  相似文献   
974.
朱连奇  史学建  韩慧霞 《地理研究》2009,28(6):1625-1632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微观机理研究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淤地坝建设的地理要素进行筛选,重点分析了沟壑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农业人口密度对小流域淤地坝建设,主要是对淤地坝空间布局的影响;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45个县(旗、市)的沟壑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农业人口密度和淤地坝密度的基础数据,从地理学角度系统分析它们和研究区域淤地坝密度的关系,研究影响该区域淤地坝建设及布局的主要地理要素。结果表明,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影响淤地坝建设最主要的地理要素是农业人口密度,即人类活动的剧烈程度和淤地坝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分析结果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5.
976.
977.
本项工作主要研究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中小当量爆破(即矿山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的识别问题。以前我们利用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短周期模拟记录资料和DAPS(台网中心数字化)系统(郑秀芬等,2000;王凤霞,2000)产出的资料作过一些研究(郑秀芬等,2006),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进行了小当量爆破与小震级地震事件在近场源短周期面波质点运动轨迹方面的识别研究,并给出了一定的判据。  相似文献   
978.
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在海岸工程应用中,需要了解悬沙运移规律,由于我国近海河口悬沙浓度很高,尚未有可用的现场测量仪器。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研制成功了可用于现场高浓度悬沙测量的“光学悬洋沙粒径谱仪”。文章介绍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的原理,现场实验结果和高浓度悬沙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现场实验表明,该仪器可用于粒径5~100μm浓度大于10%的悬沙现场测量。文中给出了芦潮港海区悬沙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79.
为了提高基于侧扫声纳图像提取海底沙波谷线这种类别不均衡线状地物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与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采用Dice损失函数和添加批标准化(batch normalization, BN),对U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U-Net)进行改进;结合数学形态学中的闭运算和骨架法,对沙波谷线轮廓进行修复并提取线性特征;进一步将改进的U-Net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面向对象分类以及U-Net模型进行精度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能够解决类别不均衡的问题,实现沙波谷线的高精度提取,该方法对海底沙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0.
韩玉芳  窦希萍 《海洋工程》2021,39(6):1-9,77
台风作用下水体的挟沙能力研究对深入认识台风暴潮作用下泥沙运动规律、滩槽演变特征以及提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台风波能对泥沙的悬浮作用入手,建立了台风浪作用下的挟沙能力公式;依据能量叠加原理,完善了传统的河口海岸挟沙能力公式(窦国仁挟沙能力公式),使公式能够同时概括潮流、波浪和台风浪作用下的泥沙运动特征,并应用近年来长江口北槽实测的台风期近底水沙资料对公式进行了率定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台风期北槽近底含沙量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