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测绘学   629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256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27篇
自然地理   20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游为 《测绘学报》2017,46(3):316-324
在计算GRACE重力场反演中的大气去混频模型时,针对ECMWFop或ERA-Interim大气数据空间水平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区域高空间水平分辨率大气数据与全球大气数据合理拼接融合的方法。利用欧洲局部区域的大气数据与ERA-Interim大气数据融合计算了一组改进的大气去混频模型,从谱域、空域及星间距离变率残差角度分析了改进大气去混频模型的质量。结果表明改进大气去混频模型相对于常规大气去混频模型的质量提高最大比例为1.87%,与AOD1BRL05相对于RL04的提高比例2.27%相当,验证了高空间水平分辨率大气数据确实有助于提高大气去混频模型质量的结论,为改进GRACE提取局部区域特定质量变化信号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52.
海岸线变迁是沿海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是国家海洋经济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构建光谱角度—距离相似度模型,解决HJ-1B/IRS红外传感器在海岸线自动化提取应用中的可行性问题,以及当前方法应用于不同时相数据过程中的阈值不稳定性问题,拓展IRS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价值。光谱角度—距离相似度模型以多光谱像元归一化辐射值为向量元素,度量不同像元在单位空间距离上的角度相似性,以迭代方式分析水体样本像元与周边八邻域相邻像元的角度—距离相似性,通过相似性约束对水体样本进行区域生长以获取水岸分界线。通道辐射归一化分析表明采用反射率和量化等级最大值归一化的通道值能很好地反映地物随季节的变化;样本相似度分析表明以水体和非水体相似度两倍方差(0.01)为误差的生长阈值(0.98)适用于全时相影像水岸线提取,总体精度优于80%。验证数据分析表明,角度—距离相似度模型阈值稳定、不受时相影响。通过与常用的High Pass卷积滤波、Roberts卷积滤波、Sobel卷积滤波、Laplacian卷积滤波、FFT高通变换和Canny提取结果比对分析表明,High Pass、Laplacian和FFT变换无法应用于IRS传感器,Roberts和Sobel相对来说能较好的识别水陆边缘,Canny在正常噪声条件下也能有效识别水陆边缘。但这些算法在识别水陆边缘线的同时,也将内陆地物边缘线进行了识别,如何将内陆地物边缘线从识别结果中有效去除,是这些方面所面临的重要难点。比较而言,角—距相似度模型能很好的应用于IRS传感器的海岸线提取,对传感器的噪声并不敏感,在B4通道非正常水平噪声条件下也能提取出理想结果,而且后续处理简单,不存在内陆边缘线的干扰问题。光谱角度—距离相似度模型对海岸线识别精度较高、模型参数稳定,能有效地提升IRS传感器在海岸线提取方面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避免的是,既覆盖陆地又覆盖海洋的云团会遮挡地物光谱信息,造成海岸线无法有效分离,因此需要对影像数据进行有效的筛选。本文基于遥感影像提取的海岸线只是瞬时水边线,需要进一步结合海岸线的类型以及潮位数据和DEM等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海岸线。  相似文献   
953.
一种北京城区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两步移动搜寻法应用于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中存在的中心供给、统一阈值及无距离衰减的问题,提出了"入口供给、分段阈值、高斯距离衰减"的优化方案。入口供给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分段阈值则充分考虑了避难场所的面积因素,高斯距离衰减符合可达性随距离递减的规律。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能够较好地揭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人口相互作用的规律。基于ArcGIS平台,将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应用于北京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可达性研究,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展现了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评价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4.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离性测度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首先利用区域增长分割影像获得影像对象,并计算光谱、纹理、形状等多种分类特征,然后在构建多类SVM分类器过程中,对于任意两个分类类别对,利用Jeffries-Matusita距离选择最合适的特征。实验证明,相比于原始方法,基于Jeffries-Matusita距离的多类分类器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道路等复杂地物的误分现象,提高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  相似文献   
955.
相比于SIFT算法,在图像匹配速度上SURF算法具有明显优势,但其错误匹配率较高,因而选择合适的距离比阈值可有效提高匹配的准确度。由于影像的纹理结构各不相同,以RANSAC算法优化后的点对结果与SURF直接匹配得到的结果的比值作为动态调整的依据,提出了基于动态自适应调整阈值的SURF改进匹配算法。实验表明,自适应调整的阈值能使匹配正确率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56.
为了快速有效地提取栅格数据中面状地物的骨架线,在详细分析地物骨架线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去除栅格数据中的噪声,再通过距离变换确定中心位置,进而利用图像分割方法沿中心位置分割图像,提取分块之间的交线形成骨架线。实验表明该方法适应性强、处理速度快,且提取的地物骨架线平滑又连通,与地物的拓扑结构和几何形态基本一致,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57.
断面图是线路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绘制断面图是线路工程中的主要工作,然而现行CASS绘制的地形断面图是采用断面方向上相同间隔的高程点绘制的,因此,不能详细地表现地形起伏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距离加权内插高程点非等间隔距离绘制断面图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生成不等间隔断面,提高了测点的利用率,更加准确地反映了断面的实况,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坡度设计、土石方计算等更加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958.
光谱匹配分类方法以光谱相似性测度为分类准则,一种相似性测度只对应于光谱曲线的一种特征,用于光谱匹配分类效果并不好;组合不同类型的相似性测度能够有效改善分类效果,但光谱匹配分类往往忽略了相邻像元间的相关性。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信息,提高光谱匹配分类精度,首先组合欧氏距离测度和相关系数测度,得到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其次通过加入空间乘子,得到结合空间信息的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从而在光谱匹配分类中增加了空间信息约束。采用两组高光谱影像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相似性测度及组合相似性测度,结合空间信息的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用于光谱匹配分类能够有效改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59.
基于IDW 的埕岛海域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埕岛海域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利用1958—2014年间埕岛海域7个不同时期水深点的数据,采用 不同插值方法开展适用性比较,确定选用反距离加权法进行数据插值,生成研究海域范围内7期水深地形图。通过栅格计算对不同时期的水深地形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各个时期的地形特征,总结出区域内地形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埕岛海域内整体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3~12 m 等深线间水下岸坡地带地形最为复杂且变化剧烈,走河期淤积中心不断向东北方向推进,最大淤积厚度超过12 m,废弃后侵蚀中心逐步向岸移动,且后期侵蚀速率明显降低,形成了“陡-缓-陡”的地形特征。  相似文献   
960.
粤西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漂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8—1999年粤西海域4个航次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在GIS和SPSS的支持下对该海域浮游植物栖息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重心位置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春季、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的分布趋势相似,均呈北高南低或近岸水域高、离岸水域低的分布趋势,其密集分布区均出现在电白至川山群岛一带的近岸水域,其中以冬季的分布范围最广,栖息密度最高,平均值达412.70×104cells·m-3,其次为秋季,平均值为149.75×104cells·m-3。夏季浮游植物密集分布区的范围较小,呈现出东北侧近岸水域密集程度高、西南侧水域低的分布特点,其栖息密度处于全年的最低值,平均值为15.64×104cells·m-3。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栖息密度与N/P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的相关性不显著。栖息密度的重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的重心位置彼此相近,漂移规律不明显;而夏季重心则明显向东南方向漂移,其最大漂移距离横向达24.74′,纵向达16.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