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774篇
测绘学   425篇
大气科学   1468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808篇
海洋学   26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选用太原市近地面O3、PM2.5、气象要素、天气形势、NCEP再分析资料、颗粒物激光雷达等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对2019年8月19—20日太原市一次典型O3和PM2.5污染天气过程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O3浓度早于PM2.5浓度达到峰值,19日O3浓度较大且持续时间长,20日PM2.5浓度增大,但O3浓度明显减小。河套倒槽前小风、高温的稳定层结为19日O3和PM2.5的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边界层高度降低和偏东气流输送导致19日日落后O3和PM2.5浓度增大,其后倒槽过境时的地面上升运动、边界层发展使近地面O3和PM2.5污染得到一定缓解,20日冷锋过境后的边界层高度降低及高湿环境为PM2.5在近地层迅速积累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地面、高空、雷达、自动站资料和NCEP产品对2019年7月2日和2019年8月28日,出现在白山市的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和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都是受东北冷涡影响,属于典型的高空冷平流强迫型;高空冷平流起着主导作用,冷平流产生静力不稳定层结,利于对流发展,同时冷平流使0℃层和-20℃层较低,...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地区预报失误的两次降雪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娜  孙继松  王国荣  卢冰  柳克 《气象科技》2014,42(3):488-495
利用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北京地区2011年深秋初冬季节预报接连失误的11月29日和12月2日两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1月29日,在地面偏东风配合倒槽的有利形势下北京未出现降雪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偏东风为干冷性质,且层次深厚,北京边界层湿度条件差。对流层低层冷空气快速南压填塞倒槽是预报出现失误的另一重要原因。②12月2日降雪过程,925hPa的切变线和地面锋面为边界层的水汽辐合抬升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层中下层的水汽输送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③对比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冬季降雪预报要特别关注边界层湿度的变化,当边界层内水汽条件较差时,即使中高层有明显的天气系统也不易产生降雪。当边界层湿度条件好,并配合有边界层辐合系统时,即便对流层中层没有明显天气系统,也会产生降雪。  相似文献   
994.
珠峰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一次观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5,他引:5  
利用2005年8月31日~9月5日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综合观测研究站的LAP3000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日变化和大气边界层风廓线结构。结果表明,该地区1500 m以下大气边界层主要受高原山地地形及珠峰地区冰川环境的影响,冰川风可能是引起观测期间下午强风天气的主要原因;1500 m以上高空受西风气流影响程度增大,但东南风仍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地面观测降水、FY2G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1日雅安芦山极端强降水的动力、热力、水汽输送等异常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此次极端强降水的成因,并构建了强降水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此次极端强降水发生在南亚高压脊线北抬、高原低槽东移加强的过程中,具有累计雨量大、突发性强、集中度高等极端性特征,槽前强盛的正涡度平流造成深厚的上升运动,边界层侵入弱冷空气和深厚的湿对流,致使降水效率偏高且强度偏大。边界层辐合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触发强不稳定能量,中尺度对流系统在弱的环境风条件下稳定少动,芦山上游对流单体“列车效应”导致强辐合的稳定维持,以及对流层中低层偏东风与山脉正交产生的地形增幅作用,共同导致了此次远超历史极值的极端强降水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6.
赵鸣  黄新兵 《气象学报》1999,57(1):45-55
用自由大气实际风速取代地转风,得到了非定常均匀条件下阻力定律和边界层内参数的一些性质及相似性函数A、B的特性。该方法和结果可应用于大气模式中的边界层参数化以及与相似性函数有关的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了黄石板岩山二中滑坡体的地质环境,形态特征,分析了成因机制,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优化选择了抗滑稳定治理方案,提出排式单方桩的治理方案,实际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8.
房毅  卢沉 《地下水》1999,21(4):167-168,192
针对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多目标、多层次性,本文给出的基于多目标决策理论的关于方案优选的密切值决策模型能很好地克服以往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使结果趋于均化、人为因素过多以及分辨率低等缺点。实践表明,该模型具有可靠性强、分辨率高以及计算简便等优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9.
768地震记录器是中国地震局768工程地震遥测台网配套设备之一,投入运行近20年,为地震观测预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模拟地震观测离不了设备,今后数字地震观测若要有可见记录,同样要使用该设备。768地震记录器是70年代产品,连续运行近20年,设备严重...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滇西南地区M≥5级地震前地震、前兆和环境因子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滇西南中强震前小震频度增加、出现窗口信号地震,前兆异常数量多,气压涨落突出等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滇西南地区M≥5级地震的预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