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576篇
海洋学   82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辽宁省人工增雨天气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田广元  王永亮 《气象科技》2007,35(2):264-268
为了使人工增雨更有针对性,需要在作业方案制定阶段就对未来影响天气系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总结出一套适合辽宁省进行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为此,普查了1983~1992年欧亚范围高空及地面天气图,筛选出影响辽宁省并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加以分析归纳,建立了4种有利于辽宁省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概念模型,即西风槽型、东北冷涡型、切变线型及副高型,并分别给出了未来12~24h影响辽宁省的警戒区及最佳人工增雨作业区。  相似文献   
112.
2002-2009年,辽宁省共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项目74项,共投入8.6149亿元。尤其是近些年来,全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使全省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多次受到国家的表彰。2009年6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一行亲临辽宁地质环境治理现场视察,对辽宁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3.
辽宁省重要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20世纪早期,辽西地区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热河省,著名的化石群——热河生物群也因此而得名。其范围包括锦州市、葫芦岛市、阜新市、朝阳市所辖各市县,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赋存于8个中生代盆地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得"地"独厚,据不完整统计,目前已包括了恐龙、晰蜴、鳄类、翼龙、鸟类、哺乳类、龟鳖类、蛙类、蝾螈、鱼类、叶肢介、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虾类、鲎类、蜘蛛、昆虫、植物、孢粉、藻类等20多个化石门类,一千多个品种,堪称“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114.
Up to now,there were no systematic studies of geochemistry and isotopic age for the Yixian(义县) fluorite deposit,western Liaoning(辽宁) Province,China.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we studied the REE,Rb-Sr and Sm-Nd isotopes.The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fluorite are characterized by moderate LREE depletion(LREE/HREE=0.95-3.57,(La/Yb)N=0.08-2.84) and enrichment of Sr(146×10-6-596×10-6) and moderately positive Eu anomalies(δEu=1.10-1.34),which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ho...  相似文献   
115.
最近,我国学者在辽宁地区再次发现1.6亿年前对传统“演化规律”提出挑战的远古植物——花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博士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士俊博士在刚刚出版的《地质学报》英文版上报道了这种新发现的侏罗纪被子植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中华星学花”。据王鑫介绍,中华星学花化石出土于葫芦岛市连山区白马石乡三角城子,化石地层为海房沟组,属于中侏罗世。化石为炭化的压型化石,保存着很多珍贵细节。  相似文献   
116.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7.
为反映区域产业分工现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相结合,在产品层次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和采掘业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产业分工较为明确;制造业在行业层次存在同构现象,但在产品层次上,各地差异化发展明显,区域产业分工逐步显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其中基础服务业与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但生产和市场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产业分工结果,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8.
文章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选取适宜的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可变模糊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19.
正今年,辽宁将把保护耕地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以切实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辽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将坚持耕地质量等级从高到低、优质耕地农用为先,先从控制发展规模的5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周边开始,由大到小,覆盖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并逐步从城市周边扩展到广大农  相似文献   
120.
多瘤齿兽是一类已绝灭的哺乳动物,其以后部牙齿上有很多小瘤(小的隆起,或者小尖)来适于咀嚼植物为特征。总的来说,它们的门齿和臼齿与那些啮齿类相似,但在演化时间上多瘤齿兽比新生代的啮齿类早的多。多瘤齿兽是杂食者,或者说是成功开拓了其它脊椎动物无法开拓的植食生境的植食者(可以树叶、种子、蕨类、裸子植物,再加上蠕虫和昆虫为食)。由于它们多种食性和运动方式,多瘤齿兽成为中生代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几乎占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一半。它们的支系是哺乳动物历史上生存时间最长的支系,出现于170 Ma前,大约绝灭于35 Ma。但是,因为多瘤齿兽具有很多独特的、高度特化的牙齿和头骨特征,古生物学家们长期困惑于它们的进化起源。最近,中国辽西发现了一件产自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的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由于其牙齿上发育明显的纹饰,如很多小的脊、沟、凹槽等,新发现的哺乳动物被命名为皱纹齿兽(Rugosodon)。另一方面,由于与皱纹齿兽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产自西欧的侏罗纪地层,因此其种名被命名为欧亚皱纹齿兽(Rugosodon eurasiaticus)。新发现为晚侏罗世时期欧洲和亚洲的哺乳动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提供了最新的证据。皱纹齿兽是一种夜行的哺乳动物,生活于气候温和的湖滨,与长羽毛的恐龙近鸟龙、翼龙类达尔文翼龙、大量节肢动物、其它几种哺乳动物共同生活于一起。根据与现生哺乳动物的比较,并依据欧亚皱纹齿兽手部比例、末端指节的形态等,推论欧亚皱纹齿兽很可能是地栖哺乳动物,或者说地栖比攀爬的可能性更大。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多瘤齿兽早期的演化、食性分异、运动适应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