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近年来,能量分析方法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受到国内外地震工程界的普遍关注,被认为是今后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方向之一.以一钢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为对象,通过逐渐增大框架底层柱截面,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地震波下的地震能量反应,结果表明,加强钢框架底层柱使结构总输入能基本不发生变化,结构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的比例ν和底部剪力墙滞回耗能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比例μ均随结构刚度特征值λ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加强钢框架底层柱能够提高外钢框架-内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降低其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2.
一次连续性大暴雨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东兴  黄美金 《气象》2000,26(7):50-55
对1998年6月中旬发生在福建省北部地区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环流特征、影响系统、特殊地形条件作用,中尺度回波系统活动及小尺度强核回波对降水强度的贡献进行了综合分析,力求从雷达回波演变特征找出规律,以提高其短时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3.
加强地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地勘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目前财政资金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开拓市场,引进外脑,借助  相似文献   
84.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区域气象站10min加密观测资料、NCEP1o×1o再分析资料、中尺度分析产品和卫星雷达资料,对2015年7月29日内蒙古东部偏南地区和中部河套地区多地出现的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发生前近地面晴空辐射增温、对流不稳定层结、强的垂直风切变、动力耦合结构、强温度梯度直减率以及近地层较好的水汽条件,是强对流发生发展的潜势条件;对流层低层暖平流、中高层冷平流的形势有利于层结不稳定加强和维持;地面辐合线与强对流出现的区域相对应,是该过程的触发机制;温度、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等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是回波发展、辐合线位置变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85.
一、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一部地理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的奋斗史。地理学从本世纪初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尖端科学,这是无数地理学者为之奋斗的结果,是他们坚毅品格的具体体现。他们为科学而献身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不乏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而献身的科学家。如布鲁诺、伽利略、魏格纳;  相似文献   
86.
李勋  赵声蓉  王勇  吴俞  李玉梅 《气象科技》2016,44(4):585-595
利用2000—2014年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最终分析资料和静止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北太平洋(WNP),以及南海(SCS)的迅速加强(RI),与非迅速加强(non-RI)TC样本的环境背景和TBB统计特征,其中non-RI样本细分为不同的强度变化率即:缓慢加强(SI),强度稳定、缓慢减弱和迅速减弱等。结果表明,相对于SI,WNP海域的RI样本处于海表温度较高、海洋上层热容量较大、最大可能强度较大、高层辐散较强、风垂直切变(VWS)较弱和高层纬向风(U200)偏东分量较大等环境背景条件下;SCS海域的RI样本较易发生在VWS较弱的环境背景条件下。此外,相对于non-RI,支持RI发展的有利条件还包括中低层相对湿度较大、高层环境温度较低等。RI样本通常具备的TBB特征为TC内核的对流云覆盖率较大、TBB平均值相对较小。采用K最近邻分类算法进行RI预报试验,交叉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RI样本有一定的识别预报能力,RI样本概括率达到74.2%,技巧评分达到0.717。  相似文献   
87.
高安宁  李菁  陈见  祁丽燕 《气象科技》2016,44(4):653-658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ECMWF等数值预报产品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对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近海加强、造成广西异常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威马逊"经过的海域温度异常偏高,西南季风急流增强,以及垂直风切变小,有利于"威马逊"近海加强;2"威马逊"与季风急流在海南文昌近海相遇,促使台风中心附近潜热能持续增大,暖心结构更趋于完整,是"威马逊"强度突然加强的重要原因;3充沛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威马逊"异常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薛霖  李英 《大气科学》2016,40(6):1107-1116
台风Meranti(1010)北上进入台湾海峡过程中迅速加强,登陆时达到其最大强度。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最佳路径资料、NCEP GFS 0.5°×0.5°资料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诊断分析台湾地形诱生的中尺度系统对台风Meranti迅速加强的影响。研究发现,Meranti在进入海峡过程中,台湾地形在台湾海峡内诱生出中尺度涡旋,激发中尺度扰动波列,加强台风环流内的垂直运动。台风水汽、热量的收支诊断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使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加强台风内的积云对流和潜热释放,使其强度增强。计算台湾地形诱生中尺度系统与台风间的动能交换发现,中尺度系统通过加强垂直运动向台风中高层输送涡动动能,使中尺度系统动能向台风动能转换,为Meranti的迅速加强提供能源。敏感性试验表明,如果台湾地形不存在,中尺度系统消失,台风的水汽、热量的向上输送和积云对流明显减弱,Meranti则不能达到迅速加强标准。  相似文献   
89.
"百合"台风近海加强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毅  刘爱鸣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22-26
利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对“百合”台风减弱为低压后在台湾海峡南部海面强度再次加强,又发展成强热带风暴的过程分析诊断结果表明:“百合”台风近海加强的主要原因是台风上层强辐散流场的叠加,加强了台风环流的垂直上升运动;台湾海峡南部的暖洋区的增暖增湿、中低层辐合流场的加强和低层适度冷空气的侵入对台风的加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今天大家在这里聚集一堂,共同纪念《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实施五周年,以总结五年经验,查验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域法》献计献策,谋划未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