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06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509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东海陆架典型断面颗粒态氨基酸的分布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现场调查对东海典型PN断面(文中为C断面)的颗粒态氨基酸(Particulate Amino Acids,PAA)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叶绿素a(Chla)、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有机氮(PON)及颗粒态氨基酸的构型特征(D和L型)等参数探讨了该区颗粒有机氮的来源和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受咸淡水混合和生物现场生产双重作用影响,POC、PON以及PAA的总浓度均达到了极大值,其中,受再悬浮作用影响,底层水体中的有机物呈现高度降解的状态;近岸水华区域的颗粒态氨基酸则更多来源于现场生产,而且POC/Chla质量比值与降解因子DI值的负相关特征表明冲淡水向海洋输送的过程中,现场生产力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比重逐渐增大,悬浮颗粒物也变得越来越新鲜。值得关注的是,一些D型氨基酸[如D型天冬氨酸(D-Asp),D型丙氨酸(D-Ala)]与细菌生物量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暗示颗粒态氨基酸在受到物理水团和生物现场生产作用控制的同时,还受控于微微型浮游生物以及异养细菌。  相似文献   
952.
溶解态黑碳(DBC)作为黑碳(BC)降解的中间产物,是海洋溶解有机碳碳库的重要组分,涉及全球海洋碳收支并进一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是有色溶解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可改变水体光学环境从而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也是一类良好的有机配体,在环境中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金属污染物的行为与毒性。鉴于其在气候变化、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DBC,并取得了一些基础性成果。目前,在DBC的定性认识上还存在一些模糊区域,所以DBC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DBC只是一个术语,特指一类由浓缩稠环母体和亲水性取代基(主要为羧基)组成的复杂有机物。在DBC的来源方面,已有证据证明BC降解能够产生DBC;但DBC很可能还存在其他来源,仍需进一步研究确认。DBC主要随水体进行迁移,并已观察到了DBC的降解现象,但目前对DBC的降解机理及速率仍不了解。在定量分析方法上,由于DBC的极性很强,且与其共存的基质相当复杂,分析DBC具有很大的挑战,其中苯多羧酸分子标志物法(BPCA)是定量分析DBC很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需要解决。DBC在全球不同水体中含量变化很大,但目前的数据相当有限,不足以全面评估DBC的储量和循环周期。从DBC的定性识别、来源、迁移转化、定量分析及含量分布等方面综述DBC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BPCA法定量DBC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展望DBC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53.
热液流体中溶解态铁是海水原位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本研究采用Ferene分光光度法,搭建流动注射分析系统,优化进样条件、显色条件,实现了热液流体中溶解态铁的在线测定。结果表明,测定Fe(II)时,Ferene、缓冲液浓度分别为8×10–3、0.4 mol/L,Ferene、样品流速分别为0.8、0.6 m L/min,显色盘管长度为40 cm时,方法的灵敏度、检测限最佳;测定Fe(III)时,Ferene、缓冲液、抗坏血酸浓度分别为1×10–2、0.5、0.01 mol/L,Ferene/抗坏血酸、样品流速均为1.0 m L/min,还原、显色盘管长度均为40 cm时,方法的灵敏度、检测限最佳。最佳实验条件下,Fe(II)、Fe(III)在0.2~10μmol/L和0.5~16μmol/L范围内,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分别为A=0.0834 C+0.0564(μmol/L,n=8,R2=0.997)和A=0.0478C+0.0423(μmol/L,n=8,R2=0.997)。Fe(II)、Fe(III)检测限分别为24、39 nmol/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1.2%(n=10),加标回收率为97.9%~103.0%。共存离子实验表明,流体中的Na+、Mn2+、Cu2+、Cu+不会对测量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954.
本刊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数据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相似文献   
955.
非饱和带全剖面尿素态氮迁移转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素是农田常用氮肥,本文通过实验室土柱试验,利用HYDRUS-1D建立非饱和带尿素态氮迁移转化模型,并对大沽河地下水源地夏玉米生长季节内水氮运移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灌溉农业条件下非饱和带全剖面中氮迁移转化和深层淋溶规律。结果表明:(1)常规施肥条件下,尿素态氮水解达97.09%,仅有0.01%能够淋溶至地下水;(2)硝态氮更易淋溶至地下水,硝态氮淋失量与灌溉量和施肥量呈正相关,与灌溉强度呈负相关,不同施肥方式下淋失量表现为深施>灌施>表施;(3)根系吸氮量与灌溉量和施肥量呈正相关,与灌溉强度呈负相关,不同施肥方式下吸氮量表现为灌施>深施>表施,不同管理策略下玉米氮素利用率为20%~50%;(4)常规条件下土壤储氮量>玉米氮素利用率>氮淋溶量>气态氮损失。本研究对量化氮迁移转化过程、定量评价氮损失、预测地下水氮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6.
2010年10月25—28日,第四次亚洲部长级减灾大会在韩国仁川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适应气候变化减轻自然灾害风险。会议围绕提高防灾减灾、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建设,开发并共享气候和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技术、实践和经验教训,推动将减轻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57.
青藏高原典型县域冰川退化情景下的适应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勇  周立华  孙希科 《冰川冻土》2011,33(1):205-213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青藏高原冰川退化,与冰川有关的灾害风险与日俱增.通过对林芝、那曲、乃东三县域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青藏高原典型县域冰川退化的现状、成因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针对当地的适应对策和居民的适应能力情况,提出当地应对冰川退化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典型县域的居民适应力...  相似文献   
958.
部分熔融岩石流变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同宾  嵇少丞  王茜 《地质论评》2011,57(6):851-869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静态与动态条件下部分熔融岩石中熔体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着重阐述部分熔融对橄榄岩和花岗岩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众所周知,部分熔融不仅是造成地球的成分演化、形成层圈构造的重要过程,而且对深部地壳和上地幔的物理性质(如,电导率、滞弹性、剪切波速度和渗透性等)皆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部分熔融岩石流变性的研究对于深...  相似文献   
959.
陈磊  彭军还 《测绘科学》2011,36(5):17-19
本文利用经典平差方法对鑫诺卫星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偏度、峰度正态假设检验其残差值是否服从偶然分布,进而判断参数估计结果可靠与否。检验结果表明,残差时间序列的频率直方图不服从正态分布,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在处理此观测数据所得到的估计结果是不可靠的。鑫诺卫星观测数据不仅含有偶然误差,还存在系统误差等。本文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模型化系统误差及迭代平差的方法,达到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60.
基于等效残差积探测粗差的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已有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VCE)的粗差探测是对残差检验,而VCE的本质是利用残差的二阶量来估计它的二阶中心矩,因此更合理的方法应该对残差二阶量检验.由最小二乘残差估值导出了一组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等效残差;然后从等效残差的VCE基本方程出发,分别采用χ2统计量和正态积Np统计量检验等效残差的平方及其乘积.结果表明,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