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7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510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1461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19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洞庭湖流域洪水模拟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洞庭湖水灾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水平衡方程对洞庭湖及四水水系的水情作了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初步估计了流域的泄流系数Fo,保水系数Fs和蓄水系数FR。得到洞庭湖随洪峰入湖流量而变化的水位日增量和湘、资、沅、四水流域随集中降水量而变化的水位总增量。进而对洞庭湖水患的防治提出了综合的治理方略:(1)增加蓄洪面积,预田蓄洪;(2)增大泄流系数,有控泄流;(3)减少入流流量,有效蓄水;(4)加固堤防工程,有备无患。减少入流流量,有效蓄水,就是在洞庭湖上游的四水流域,除了增加水库型集中蓄水外,还要人工地增加降水滞流量,也就是在全流域增加分散性蓄水机能,进行研究水田蓄水、旱土蓄水、草地蓄水及林地蓄水等的蓄洪限度、实施技术及蓄洪以外的经济效益,以及流域人工增加降水滞流量的巨大潜力。本文分析认为,只有对洞庭湖及其流域的水旱灾害实施综合治理,才是根治洞庭湖水患的有效方略,将对湖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王根绪  程国栋 《地理科学》1998,18(4):355-361
分析研究了内陆河流域气候条件,植被生态,土壤环境及水环境质量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探讨了流域不同地带的生态环境功能。结果表明:干旱内陆河流域气候条件,尤其是水热条件和地貌特征是植被生态,土壤环境及水环境形成与分异最主要的控制性因素,几大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经久形成内陆流域生态环境空间带规律和生态系统功能在空间不同地带上的显著差异性,认识这种分带规律与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是合理开发的  相似文献   
99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转化与开发利用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曲耀光  马世敏 《中国沙漠》1998,18(4):299-307
干旱地区的内陆河发源于山区,在山前平原地区受干旱气候、地质地貌结构和岩性的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具有大数量转化的特点。根据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山前平原地区河水、地下水、泉水相互转化机制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模拟与计算相结合,兼有预测性质的水资源转化与开发利用模型。模型概念明确,形式简单,所需资料容易获得。在新疆乌鲁木齐河流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模拟的流域最大可能引水量和水资源净可利用量,都远比现状实际引水量和水资源净利用量小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明显过度,每年超采地下水1.2×108m3,与当地水文地质部门计算结果非常一致,效果较好。另外,模型预测结果还表明,对于处在完成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阶段的,类似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内陆河流域来说,可用水资源的开发已达到极限,再采用传统的提高地表渠系利用率的方法,已不可能增加流域的可用水资源量。这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水利和水文地质部门长期以来有关地表水和地下水到底如何开发才算合理的争论;也证实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在经济上得不偿失,而且将破坏流域已建有的地下水开采和供水系统,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损失。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介绍了新疆典型流域多卫星积雪遥感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除了系统的构成和主要功能外,也较为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转换的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举例说明了系统的几个应用方面。  相似文献   
995.
《地理教学》1998,(6):10-12
  相似文献   
996.
流域地貌演化的不同阶段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丽萍  马志正 《地理研究》1998,17(3):273-278
主要探讨了在流域地貌演化的不同阶段,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的复杂关系,建立了沟壑密度随切割深度变化的理论极值模型及相应阶段的函数,补充了各演化阶段地貌形态要素的定量、定性描述;反之,可用沟壑密度与切割深度的关系推断流域地貌的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97.
流域地貌系统定量研究的新指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简要介绍了分形基本理论,着重讨论了流域地貌系统定量研究的指标.水系分维的计算方法,水系分维区域划分原则及其应用含义.  相似文献   
998.
天目山深溪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环境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天目山深溪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变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本区至少经历了2个冷期即末次冰期盛冰期、新仙女木时期和3个温暖期;2.在末次冰期盛冰期时本区的年平均气温未低于0℃,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至多为一种冰缘环境  相似文献   
999.
同位素示踪划分藤桥流域流量过程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顾慰祖  谢民 《水文》1997,(1):29-32,23
在流域面积为303km^2的藤桥流域(山区)。对现行同位素流量过程线划分方法的合理性,用环境同位素氧-18作了试验研究,现行方法在其两种径流式成分的混合模型中,对降雨和地下径流均用单一同位素含量表征是不正确的,将导致划分结果有误差,由图解划分方法所得的地下径流,在本工作条件下,表明它近似于块状岩来裂隙水为主的地下补给,不包括主要属第四纱的风化层和冲积堆积层的地下径流部位,由试验结果可见,利用环境同  相似文献   
1000.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包为民  王从良 《水文》1997,(3):18-21
半干旱地区的产流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在我国尚进一个薄弱环节。据蓄满和超渗两种概化的产流机制,提出了垂向混合唱 产流模型。经应用检验,表明模型结构较合理,模拟拟实测资料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