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50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132.
时变参数PGM(1, 1)变形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用多项式逼近模型参数,同时针对GM(1,1)模型背景值取值方法的不足,引入背景值最佳生成系数,建立了时变参数PGM(1,1)变形预测模型。多项式中的待定系数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背景值最佳生成系数采用搜索法确定。实例计算表明,时变参数PGM(1,1)变形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适合用于变形体的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133.
Acid rain is one of China's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missions of sulphur and nitrogen are still increasing. The acid rain situation in China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what is seen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Sulfur deposition is very high, but there is also very high deposition of calcium and other base cations. The sources of atmospheric Ca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although i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long term impacts of acid deposition. The fate of S, N and Ca^2+ in the catchment is crucial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cidification situation of soils and waters in China. Very few studies presenting catchment input-output ion budgets in Chinese natural environments exist and there are several unknown factors regarding processes. Here, we present annual input-output budgets for three years (2001-2003) for major ions for four forested catchments in China receiving different loads of acid deposition. For the two sites receiving the highest SO4^2- inputs, the input-output budget for the upper 50 cm of soil is approximately balanced. For the most remote site the soil is a net sink for SO4^2-, suggesting that the pool of adsorbed SO4^2- in the soil is building up. This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fact that the site so far has received only moderate SO4^2- inputs. For the southemmost, the subtropical site there is a loss of SO4^2- in the soil, which at least partly may be related to high uptake from the dense and highly productive forest at the site. The Ca^2+ budgets for the upper 50 cm of soil show large variations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sites. For most locations there is production of Ca^2+ in the soil that can be explained by weathering, and variation between years related to hydrology that can be explained by ion exchange. However, at some plots at the site receiving very high inputs of both SO4^2- and Ca^2+, there is an unknown sink of Ca^2+ in the soil at some plots.  相似文献   
134.
张俊茹 《吉林气象》2006,(4):35-36,42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不再是温饱问题,而是自身的健康。酸雨被人类称之为“空中死神”,顾名思义,它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物等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它进入湖泊、江河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它进入农田会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破坏农作物根系,抑制生长,使得年产量降低;它降落到桥梁、艺术品、建筑物、机器表面上,表面则会遭到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坏。这些不仅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它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总之,酸雨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胡煜煦  刘祥栋 《水文》1997,(4):40-44
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山东省的区域性酸沉降,以代表性地区点布点为主,根据1992年7月至1993年6月监测资料,着重分析了湿沉降中的降水酸度时空分布规律,降水SO^2-浓度时空分布规律,降水主要化学成分和干沉降大气中SO2,NO2,TSP时空分布规律,并从气象角度对酸雨成因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6.
青岛降水的酸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薛德强  鹿健 《山东气象》1996,16(1):12-14
根据1989年至1994年青岛气象台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降水的酸性与风向、风速、降水量、降水强度等的关系。统计发现,酸雨样本占总样本的71.5%,其酸雨量占总雨量的68%;酸雨多出现在秋、冬季,夏季较少;一日中凌晨和傍晚降水酸性较大。由于监测站和污染源区在市区的相对位置不同,故降雨酸度又受降雨时风向、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7.
近年广东省酸雨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造成降水酸化除自然的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之外,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经扩散、迁移,转化生成酸性物质。这些物质除干沉降外(指酸性气体、颗粒物及有关物质沉降),主要是通过大气降水冲刷到地面,形成酸性降水。何谓酸雨,我们一般是用溶液中存在的氢离子浓度来表示溶液的游离酸度。习惯上用pH值来表示,它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LogH+,pH>7为碱性,pH<7为酸性。纯水的pH为7,但是雨水不是纯水组成的,水滴中含有来自…  相似文献   
138.
赤道涡旋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安  刘霞  YeQian 《气象学报》1997,55(5):611-619
文中应用1979-1995年共17a的850hPa风场资料和NOAA卫星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特征。证实南海夏季风爆发,落后于同纬度的中南半岛和菲律宾岛屿地区。但在南海的东部和西部,季风爆发几乎是同时的,具有某种驻波的特征。文中还证实,大多数年份的4,5月间在105°E附近有赤道涡旋形成,这个涡旋引导它上游的赤道西风或南半球西风进入南海南部,为南海的季风爆发创造有利条件。这种涡旋不活跃的年份,季风爆发往往偏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4月中旬,这个涡旋的形成和105°E越赤道气流的初步建立是同时的。进入5月份,这支越赤道气流逐渐加强。南海夏季风的活动与这支气流可能关系密切。如果称位于105°E附近的赤道涡旋为东亚的爆发涡旋,它显然与南亚季风的情况有较大差别。南亚的爆发涡旋与季风爆发的关系是直接的,而在东亚,则是间接的,这也说明了东亚季风比南亚季风更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利用武汉市近9年以来的酸雨监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对武汉市酸雨现状从发生频率和强度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同期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一些对武汉市酸雨有影响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40.
在对辽西四合屯发掘剖面的中酸性火山凝灰岩和凝灰质沉积岩系统取样的基础上, 通过测定火山喷发物中斑晶内岩浆包裹体和基质玻璃的主要元素成分和挥发分组成, 获得与喷发物对应的火山活动向当时大气圈输送的火山气体成分及其含量. 依据火山喷出气体的组成特征, 将本区中生代火山喷出气体划分为三个组合: 以F>Cl的卤化物为主的气体组合、以Cl>F的卤化物为主的气体组合和以硫化物为主的气体组合; 并具体分析了它们对古气候演变和古脊椎动物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辽西中生代火山喷发能够对当时古气候和古环境造成足以引起脊椎动物集群死亡级别的灾难性影响, 同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或者多次频繁的中等规模的火山喷发造成研究区脊椎动物集群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