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吉林省酸雨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长春与四平2个气象站从1992年1月开始进行酸雨观测工作,已积累了每场降水的pH值和电导率等大量资料。所获得的酸雨资料基本反映了吉林省中部酸雨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简要介绍了资料整理与检验及建立省级酸雨历史资料数据库的方法,对吉林省中部酸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2.
现代气候条件下,秦岭中部(33°58'N/107°45'E)3400m以上存在一具有冰缘地貌特征和冰川作用的高山草甸环境。冰冻泥流斜坡、千奇百怪的砾石和无植被覆盖的冰冻泥流、各种形式的冰阶和冰坎以及石环和石多边形等,组成了目前冰缘环境的地貌特征。在3400m以上发现了高山永久性冻土。通过冰蚀漏斗和冰融四地,证明在2900~3300m之间秦岭中部存在一晚更新世时期的冰融地区。根据古冰斗和冰碛的地貌形态调查及形态测量分析,可得出如下假设:在拔仙台、酉跑马梁附近当时存在一个晚更新世时期的小冰盖,冰盖边缘派生了5个小的外流冰舌。在拔仙台附近的沟谷里一些冰碛地貌存在于2500m以上。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划分了两个晚更新世时期的冰期,即太白Ⅰ和太白Ⅱ冰期。在这两个冰期之间,估计存在一间冰期。晚更新世3250~3300m的冰川雪线高度是根据太白Ⅰ冰期冰碛位置得出的。同目前所推测的现代冰川雪线位置相比,形成的雪线下降大约在1000~1300m之间,没有观察到全新世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73.
对矿物形成温度研究及压力估算,结果表明该岩体岩浆形成的物化条件是:P=0.7~1GPa,T=985℃左右,深度为32~36km。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及地质背景的分析,揭示其源岩为下地壳下部的基性麻粒岩。岩浆是源岩发生24%左右部分熔融的结果.这与世界上很多环斑花岗岩有所不同,说明环斑花岗岩可具不同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74.
本文介绍了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北江大堤强透水堤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在分析堤基地层结构特征和物性指标的基础上,论述了高喷防渗墙的设计施工参数,根据已有围井检验结果,分析了各种地层高喷防渗墙的防渗效果,提出了用“单位渗水率”指标评价围封质量的新方法.文中根据大堤渗流观测资料和检验指标“单位渗水率”,建立了高喷防渗墙垂直截流堤基的渗流计算公式,并得出高喷防渗墙能有效地抑制住大堤堤基的渗流形变.  相似文献   
175.
泌阳断陷断块圈闭、滚动背斜及其与砾岩体复合圈闭油藏的形成,与断陷东南缘由多条断层组成的具下道上正呈断阶状的深断裂带的演化有关。本文首先研究了泌阳断陷区域构造背景,对典型地震测线的原始采集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解释。在此基础上,对断陷东南缘深断裂特征及其与油藏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6.
太白盆地黄土地层厚16m左右.发育有两层红褐色古土壤。化学分析与微结构鉴定表明该盆地黄土中的古土壤为FeO3与Al2O3迁移深度大但无聚集的棕壤.并已成为明显的风化无,发育时的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太白盆地黄土中CaCO3含量少,发育有淀积型的光性定向粘土.表明黄土地层发育时的降水量也在600mm以上。该盆地黄土地层发育在距今约20多万年前.指示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黄土搬运高度已超过2000m。微结构的观察还表明,光性定向粘土不仅可用于降水量的研究,也可用于指示温度的相对高低.  相似文献   
177.
本文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带的形成历史及其周缘断裂系的活动方式入手,阐述了西安地区临潼─长安断裂的活动模式并说明了西安古地裂缝是该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裂活动,然后,对西安地区现今地裂缝活动幅度和速率提出了一些看法,指出西安地区地裂缝活动量大与断裂活动加速和抽水引起的地层不均匀压密有关。  相似文献   
178.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首先从中国的酸雨研究历史出发,综述了中国近20年来的酸雨区域分布变化,指出中国的酸雨重灾区正由西南向华中地区转移,且酸雨面积正呈继续扩大发展之势。其次,根据国内外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指出中国是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其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国内南北两地的降水化学组成也有很大不同。接着从土壤性质、氨气、大气颗粒物和天气形式等自然因素方面探讨了中国酸雨现状的形成原因,指出南北方这些自然因素的差异是酸雨现状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最后,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9.
惠州市与肇庆市的相应5县(区)1980—1996年农业总产值对比表明,1983年以前惠州市5县(区)农业总产值和增长速度均略高于肇庆市的相应5县(区),但自1983年以后惠州市开始落后巨差距逐步拉大,至1987年以后农业总产值的差距达每年3亿元以上。深入分析表明,大气环境污染造成的酸雨可能是导致惠州市土地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伴随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已经使惠州市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大为降低,严重影响到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火电厂的脱硫除硝装置必须尽快安装,珠、港、澳地区跨界污染控制及其补偿与大气环境容量的区际分配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0.
统计分析汉台区2006—2015年酸雨观测资料、相关地面观测资料,结果显示:近10a汉台区年平均酸雨量203.6mm,占总降雨量的22.2%;共出现酸雨159d,酸雨发生频率为13.3%;酸雨日数和酸雨发生频率呈波动递增趋势;9—11月是汉台区酸雨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段;汉台区发生的酸雨主要为弱酸雨,酸雨发生的频率随着降水量级的加大而减少;酸雨日的地面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降水K值集中在100μs/cm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