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98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常规的海产鱼类人工育苗的基础上,结合黑鮶仔、稚鱼生理生态特点,在200m3水体中,育出平均规格2.6cm的黑鮶苗种30.58万尾,单位水体出苗量达1500尾以上,并在育苗过程中对黑鮶仔、稚鱼的摄食、生长、成活率等方面进行较系统观察。  相似文献   
112.
鲈鱼土池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1989-1993年鲈鱼土池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捕自天然海区、围垦内 网箱培育的亲鱼注射LRH-A与HCG诱导能顺利排卵,产卵率70-100%,受精卵卵径1.25-1.40mm,浮性卵、受精率21-89.0%,在水温18.0-21.2℃、盐度31.0-34.0的条件下,一般经50.67h孵出仔鱼,孵化率46.0-90.0%。人工育苗在室外土池进行,最高成活率11.7%。初孵仔鱼全长3.53-  相似文献   
113.
假晴东方Tun人工育苗获得41.8mm种苗351000尾,每立方水体出苗860尾。越冬成活率91.6%,增重率61.8%。利用室内水泥池及养虾土池养成商品鱼,分别获得1969g/m^3和308kg/亩的收成。  相似文献   
114.
115.
鲍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软软体动物,也是我国海产药用生物的重要种类之一。鲍的足部相当发达,占体重40%左右;堪称海味之冠。鲍売又名石决明,是我国医药史上应用很早的药品,具有平肝明目的显著功效。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在我国广东、福建、台湾都有分布,但数量不大;福建沿海主要分布于东山和平潭两地,漳浦、龙海、晋江近海也有,数量亦很少。杂色鲍对栖息环境有一定的选择能力,一般栖息于低潮区至水深20米左右,潮流畅通、水色清晰、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有淡水注入、透明度低的河口或泥沙质底则不适于鲍的生长,因而鲍的分布比较集中于某些特殊海区。 由于鲍的经济价值高,产鲍国家十分重视研究鲍的增殖。在这方面,日本的有关工作者做了较多的工作,他们已由自然采捕发展到蓄养、移殖以至近10年来的人工控制采苗和重要种的养殖。日本的村山(1935)研究了Haliotis gigantean的早期幼体发育过程,猪野(1953)研究了H. discus和H. sieboldii的增殖生物学,大场(1964)报告了H.diversicolor supertexta 的增殖基础,同年菊地对皱纹盘鮑H. discus hannai 的生活史及幼鲍的饲养也进行了研究。 我国过去对鲍的研究做的较少,1958年,沿海产鮑区渔民和有关研究机构曾经开展过鲍的人工育苗、移殖以及人工养殖试验,为进一步开展鲍的养殖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鲍的研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1970年6月,在福建省商业局、水产局和东山县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东山县开展了杂色鲍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于1971年首次在国内培育出杂色鲍苗;1972-1973年进一步探索了杂色鲍的繁殖规律、生态习性,同时对辽宁产的皱纹盘鲍进行了南移和人工育苗的研究。本文即是这些研究工作中的一部分,其它部分今后将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主要叙述磁化水、泡沫处理水、臭氧处理水、高分子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在贝类育苗上的应用,介绍其使用方法、优点和不足,从而为贝类人工育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水环境,使贝类育苗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17.
裙带菜常温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是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国内外都在进行养殖,苗源急需解决。室内常温育苗的办法是可行的,通过试验证明,只要掌握好裙带菜的采苗技术和在配子体、孢子体培养时期控制好海水温度,光线和营养盐等条件,是可以达到生产上的要求,为了促进裙带菜养殖事业的发展,室内常温育苗的方法有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8.
几种药物对泥螺卵群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19.
1964年至1974年在广西沿海进行野生翡翠贻贝移殖试验,其结果是种贝在试养海区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半人工采苗和人工育苗均获成功,幼苗下海养殖生长情况正常。28年(1967-1995年)来,每年在部分海区的固形物上面都发现有相当数量附着生长的翡翠贻贝稚贝和成贝,已在海区形成自然种群,说明广西沿海的环境条件适合翡翠贻贝的生长繁殖。广西沿海东起合浦英罗港、西至防城珍珠港、南达北海涠洲岛的河口湾外的广阔潮下带海区是适宜进行翡翠贻贝人工增、养殖的。  相似文献   
120.
花尾胡椒鲷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网箱饲养的3龄花尾胡椒鲷,催产前2个月进行培育,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LRH-A3激素进行催产,混合或单一使用,剂量视亲鱼性腺的成熟度而定,受精卵在盐度为31,PH为80-8.4,水温20-23℃的海水中,经35-36h完成胚 发育,破膜卵孵出成仔鱼。室内水泥池,在盐度为25-26,PH为8.0-8.4,水温24-26℃的海水中,仔鱼经36d培育,态进行幼鱼期;室土肥有苗,在海水盐度为22-31.1,PH为8.0-8.4,水温19-24℃时,仔鱼经30d培育,完成变态进入幼鱼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