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96篇
  免费   2600篇
  国内免费   3524篇
测绘学   4527篇
大气科学   7013篇
地球物理   1782篇
地质学   5570篇
海洋学   2541篇
天文学   384篇
综合类   2829篇
自然地理   1474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35篇
  2022年   507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632篇
  2014年   1338篇
  2013年   999篇
  2012年   1379篇
  2011年   1416篇
  2010年   1409篇
  2009年   1372篇
  2008年   1336篇
  2007年   1220篇
  2006年   1176篇
  2005年   1205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721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620篇
  1997年   520篇
  1996年   464篇
  1995年   423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综述了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若干气旋型和反气旋型涡旋研究.在南海存在着许多活跃的中尺度涡,我们分别对南海中、南部海域和南海北部海域中尺度涡作了评述.在南海北部海域,目前最感兴趣的问题为:南海水与西菲律宾海通过吕宋海峡的交换的物理过程,以及黑潮是否以反气旋流套形式进入南海.这些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这些问题的机理.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今后深入和细致的、长时间的海流和水文观测,以及长时间卫星遥感观测资料的论证才能逐渐认识清楚.台湾以东海域,黑潮两侧经常出现中尺度涡,而且变化较大而复杂.文中着重讨论兰屿冷涡和台湾东北的气旋式冷涡.  相似文献   
102.
李宇  陈润珍  蔡敏  孔宁谦 《海洋预报》2006,23(Z1):104-109
本文对1960~2002年进入广西影响区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平均每年有4.3个热带气旋进入广西影响区,强度突然加强的平均每年有0.3个,发生在6~10月,其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海南岛东北部近海至粤西近海区域和北部湾海域。利用《台风年鉴》和《历史天气图》以及欧洲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类热带气旋进行环流特征诊断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有助于更好地做出这类热带气旋的风力和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03.
南极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1989~2000年现场观测的气象资料,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在南极考察船上接收的NOAA卫星极轨高分辨的卫星云图,研究了普里兹湾气旋的生消发展;提出了夏季绕极气旋进入普里兹湾内也会发展加强,在湾内东风带里也能生成气旋的新观点,修正了普里兹湾仅是气旋墓地的不全面说法,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南极西风带绕极气旋和东风带上气旋生消发展的理论;研究了普里兹湾冰-气-海相互作用的机理,解释了气旋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用整体动力学输送法计算了进入普里兹湾980205号绕极气旋爆发性发展的能量交换,指出气旋在超过冰坝进入冰间湖可以获得巨大的热量,使气旋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南极特色的强风暴,风力达12级以上,平均风速为38m/s;瞬时最大风速达100m/s.  相似文献   
104.
105.
SeaBat 9001S多波束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传统的单波束回声测深仪相比,多波束测深系统采用条带测量方式,可对水底进行全覆盖无遗漏扫测,在测量自动化、效率和精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点。本文介绍了SeaBat9001S浅水型多波束及前视声纳系统在长江某水下抛石护底工程监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的线性化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悬链线方程求解了不同锚链状态的锚链力 ,并用多项式回归了锚链力与锚固点位移的关系 ,由此求得锚链恢复力刚度系数。分析了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的非线性程度 ,阐述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所提供的恢复力作线性化处理的可行性及方法 ,并给出了对称布置锚链系统的线性刚度矩阵。为各类受对称式布置锚链系统约束的浮动结构物的动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对渤、黄海14个主要海湾的原始验潮记录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54个假潮个例,着重分析了伴随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把可能引发假潮的天气形势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2%)引发假潮的天气个例都与锋面活动有关;所有个例中低层大气基本上都是弱静力稳定,且都具有较强的垂直风速切变。根据观测事实和稳定度理论分析认为,低层大气的弱静力稳定层结构以及由垂直风速切变引起的剪切不稳定性,是假潮气象学成因的一种必要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8.
给出并讨论了海洋系统中由于热量交换、物质交换以及外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的表达式;同时,根据新近调整的全球海 气界面的气候平均资料,估计了全球海洋与大气界面气候年平均的熵通量(熵流),这一熵通量主要取决于海 气界面的热量和物质交换的空间不均匀性。计算结果显示,由热量交换分量引起的熵通量对海洋系统的总熵通量起到主要的贡献作用,其值约为-555.6mW·(m2·K)-1;由海表风应力做功引起的熵通量相对较小,约为-0.09mW·(m2·K)-1;由物质交换引起的熵通量最小,仅为-0.02mW·(m2·K)-1。总的来说,海洋系统从外界获得的总熵通量为-555.7mW·(m2·K)-1,这也就意味着在气候平均定态下,海洋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在量值上等于系统的熵交换,即为555.7mW·(m2·K)-1。海洋系统的负熵流与其内部的各种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产生取得平衡,确保了全球海洋系统处于非平衡热力学定态,并维持着海洋系统中各种尺度的时 空有序现象的消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9.
南黄海海域油气勘探近40年成果证实,南黄海盆地与相邻的苏北盆地具有相似的发育历史。目前,苏北已在中、古生界近50口钻井中见到油气显示,其中在下三叠统青龙组和上石炭统船山组发现了大量油气显示,在盐城朱家墩发现源于中、古生界的再生气田,在黄桥镇苏174井志留系坟头组以及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中钻遇液态CO2及轻质油,证明下扬子中、古生界存在油气生成和运聚的成藏过程,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0.
多传感器岩心测试系统(MSCL系统)是Geotek公司用于岩芯测试的产品,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对沉积物、岩石和岩心进行快速、精确和自动的地球物理测试。系统的不同组合特性既可以使它在岸上实验室环境开展工作,也可以在科学调查船/钻探船上使用。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GEOTEK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不同的产品:1)标准型(MSCL—S);2)垂直型(MSCL—V);3)XYZ型(MSCL—XYZ);4)保压型(MSCL—P)。根据MSCL系统的传感器组合,可以获得塑料衬管内整个岩心或分段岩心的地球物理数据。部分测量可以穿透铝质或钢质衬管,但塑料衬管一般来说比较好。根据不同的岩心类型和质量及不同的取样限制和测试要求,运用不同的MSCL系统组合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