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77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铁庚 《沉积学报》1990,8(3):93-102
本文根据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我国21个省碳酸盐岩石化学全分析数据的统计和换算结果,发现岩浆碳酸岩与沉积碳酸盐岩之间常量元素的一般含量无显著不同,但采用两组或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仍能将岩浆碳酸岩与沉积碳酸盐岩很好的区分开。判别效率可达90%以上。将这一方法应用到白云”鄂博矿区的“白云岩”和灰岩,90%以上的“白云岩”样品判为岩浆碳酸岩,灰岩的样品全部判为沉积碳酸盐岩,与它们的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62.
63.
北京平原区基岩井水位的年动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用太  简春林 《地震地质》1994,16(3):255-263
系统阐述了北京平原区10口地震地下水位动态观测井及其水位年动态特征,主要分析了降雨与开采对年动态特征的影响,讨论了大同-阳高地震前后某些井水位长期异常的信度  相似文献   
64.
春季我国北方气旋的活动与降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尚印 《大气科学》1989,13(2):247-251
本文用22年资料分析了春季北方气旋的气候特征。揭示出高原南侧的南支西风气流与来自热带地区的南支气流合并,在较强的年份,可使华北一带出现气旋性曲率的流场,为北方气旋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导致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出现春季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65.
李翠金 《气象》1989,15(12):58-59
本月上中旬,东北地区南部和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出现伏秋连旱。下旬,北方喜降秋雨,旱区旱情缓解,对冬小麦播种十分有利。月内,江南降水丰沛,有利水库蓄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对大秋作物  相似文献   
66.
应用中央气象台24h降雨预报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降雨预报用于水库调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据中央气象台1999-2003年全国44个大城市、24小时降雨预报资料及实际日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有雨、无雨等级预报和各量级降雨预报精度及其经验统计规律,通过适线分析确定分级降雨预报的实际降雨分布规律,以期为各地水库调度提供参考。经分析,无雨预报准确率较高,可用于水库调度中;小雨准确率虽低,但发生小雨以下量级的频率较高,部分信息也可利用。  相似文献   
67.
采用翻斗法自动量水技术和时域反射仪,对“岩土二元结构”小流域降雨过程、流域出口地下裂隙潜流以及坡地岩土水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流域坡地特有的岩土二元结构体具有较强的储、透水性能,小流域在前期坡地岩土水分平均为14.48%(埋深100cm范围内)的前提下,发生总降雨量170.25mm,降雨历时31h,平均强度5.5mmh的大暴雨,在小流域出口处未产生地表迳流;地下裂隙潜流对降雨具有明显的响应,起涨和回落过程均较为明显,峰值流量达到810Lh,是降雨前的32.4倍。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岩土二元结构”的水文地质特性对缓解洪峰的形成,降低洪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山区的雨水资源化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8.
高晓斐  陈植华  安琪 《地下水》2007,29(1):85-87
降雨入渗是致使斜坡岩土体稳定性下降并最终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最为常见的环境因素.通过分析,得出降雨有增大斜坡下滑力及致使抗剪强度降低的作用,并通过对比某斜坡在自然状态及降雨状态下的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证明了降雨对斜坡失稳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9.
李荣容  包为民 《水文》2007,27(6):25-27,21
遥测系统观测的雨量资料常会包含粗差,根据降雨量的特征,结合抗差理论,包为民等曾提出三步抗差修正方法。将此法应用到龙颈上水库等10个水库流域的实测资料当中,验证其有效性,并分析比较各步抗差修正的效果及降雨特征与抗差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差修正方法可行,且第一步和第三步结合的修正效果最好;降雨中心较明确,多年降雨特征相似,强度变幅稳定的洪水,不容易出现误抗。  相似文献   
70.
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风蚀与降雨侵蚀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风洞与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风力与降雨对青海省贵南县威连滩冲沟砂黄土的复合侵蚀作用。实验得出:①风蚀后的降雨使砂黄土表面在风干过程中形成了一层较为坚硬的结壳,增大了土壤的抗蚀性,降低了第二次风洞实验后期的风蚀率;②土壤水分与人为扰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土壤水分较小时,风蚀率受人为扰动影响巨大;当土壤水分较大时,人为扰动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较小;③在持续降雨的实验条件下,砂黄土的产流、产沙量随着雨强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与表土的侵蚀率、可蚀性物质的多少、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的入渗率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