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直流电法在陕南某铜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M铜矿勘查工作的不同阶段,充分利用探采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空间,采用以直流充电、坑道激电、井中激电为主的综合物探方法,从不同侧面反映深部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进而为发现铜矿体、确定矿体位置及范围等,为探采工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效地指导了探矿工程的布设。  相似文献   
42.
陕南汉中地区新元古代岩浆岩U-Pb年代学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用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测定了扬子地块北缘汉南地区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年龄,获得孙家河组火山岩成岩年龄为840~ 820Ma,汉南侵入杂岩中五堵门复式花岗岩体中英云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764Ma±2Ma,黄家营复式岩体中钾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778Ma±5Ma,表明扬子地块北缘汉南地区岩浆岩分别形成于新元古代晋宁期和澄江期.结合这些岩浆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点,认为其成因可能与华南新元古代裂解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43.
陕南凤凰岭南缘变质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为富含Fe、Ti等有用元素的含矿岩体。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技术对该区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Fe-Ti氧化物的形成、富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成岩、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果表明,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与非成矿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为不同岩浆源区、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类的Fe-Ti矿化作用与初始岩浆的源岩之间具有密切关系。Fe-Ti氧化物主要以钛铁矿和榍石的形式存在,局部见少量金红石。化学成分上,钛铁矿具富锰贫镁特征,本区Fe-Ti氧化物的形成和富集过程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阶段和热液蚀变阶段。  相似文献   
44.
黄杰 《地质与勘探》2015,51(5):907-922
陕南安康地区马岭关杂岩中分布有大量的变质基性岩(斜长角闪岩),其Ti O2含量变化较大,在1.80%~5.95%之间,可划分为低钛与高钛两种类型。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有利于Fe-Ti成矿的是高钛斜长角闪岩,其源岩为富Fe-Ti基性岩类。矿物化学研究表明,钛铁氧化物主要以钛铁矿形式存在,化学成分上具富锰贫镁特征,与攀西地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中钛铁矿的特征明显不同,是海底基性火山活动形成的产物后又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其Fe-Ti矿化作用经历了原岩的初始富集、板块深俯冲过程中的进变质Fe-Ti矿化作用和后期退变质Fe-Ti矿化作用三个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45.
在金属矿产资源评价中,为配合大河坝-观音庵地区铅锌矿勘查,评价铅锌矿成矿有利地段,投入了以激电测井为主要,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测井为辅助手段地球物测理测井工作,结合激电、电阻率及自然电然测井凿线解释特征,划分钻孔岩性剖面,确定含矿层段,以期达到校正地质编录,划分钻孔地质剖面,准确划分矿层顶、底板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张卫锋 《地下水》2018,(5):147-148
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是我国工程地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由膨胀土给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也屡见不鲜。陕西省境内膨胀土主要分布在秦岭之南的汉中、西乡、安康三个盆地,类型也比较多样,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处理是许多工程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人在总结大量工程资料的基础上,对膨胀土的地域分布及影响其工程地质特性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同时以安康盆地某建筑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为例,对于相关工程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根据王世称教授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首次在陕南地区开展固体矿产1:50万大型、超大型矿床定位、定量预测。以矿床密集区为模型单元,异常密集区为预测单元,在GIS平台上开展综合信息预测,采用数理化理论Ⅰ、Ⅲ、Ⅳ和特征分析方法,总结和建立了大型金铜矿床、铅锌银矿床、汞锑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其控矿因素具共生和伴生的特点,可作为同一成矿母体、地球化学金属省和矿产资源体。提出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及在前寒武纪出露基底和隐伏基底边缘、中酸性岩体、基性、超基性岩体边缘和顶部、双重结构控制的古生代盖层泥盆系、志留系、寒武系地层,重磁环线构造交汇处等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新思路,这对加速陕南矿产资源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作为遥感信息源,运用GIS新技术方法,结合地学、生态学分析,以陕南山地为例,建立了山地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标准、评价体系及模式。对研究区内所划分的14种生态类型单元进行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进一步聚类为5大景观类型区。针对各类型区环境质量分异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9.
陕南某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从发现金矿田(床)水系沉积物异常始,经运用地质、地球化学综合方法对异常反复踏勘检查的关键环节到系统开展大比例尺化探详查的找矿程序,找到的一处有望成特大型的金矿床。在研究本区地质、科研成果基础上,系统总结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找矿标志,对1/1万土壤(岩石)测量的乙类异常进行了综合评序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0.
西南涡是生成于我国西南地区,除台风外影响我国降水的最主要天气系统之一。通过回顾对西南涡的统计结果、结构特征、其降水落区以及秦巴山区对西南涡的影响等研究成果,阐述西南涡的基本概况及其中尺度结构特征。同时,根据已公开发表的2008、2011—2019年全国4—10月主要暴雨过程的统计结果,挑选出该时段内陕南地区的暴雨过程并分析得出西南涡是造成陕南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其343%的暴雨过程受到了西南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