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陕甘宁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异常气候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利用陕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地区64个气象站196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通过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法分析其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并选取5个典型多雨年和5个典型少雨年,用NCEP/NCAR资料进行降水异常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陕甘宁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降水整体呈缓慢增多的趋势,线性趋势为2.3 mm/10 a;1976年前后区域内降水发生突变,存在14~16 a的长周期和2 a、2~4 a和准5 a的短周期.多雨年北半球欧亚500 hPa高度距平场中贝加尔湖至我国西北地区为负距平区,东亚沿海为正距平区;温度距平场中贝加尔湖地区为负距平区,距平零线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少雨年北半球欧亚500 hPa高度距平场中冷空气主体偏北,贝加尔湖至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距平区,东亚沿海为负距平区;温度距平场中冷空气活动的区域偏北,贝加尔湖至我国西北地区为正距平区.  相似文献   
52.
陕甘宁接壤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构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陕甘宁接壤区具有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资源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认为基地建设应当实施“大规模、高技术、新机制、抓转化、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总体战略 ,着眼于培养产业竞争优势 ,及早延伸产业链 ,积极培育多元化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提出建立跨省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培育矿业权市场并增加给地方的资源划分、促使企业外部负面效应内部化、建立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等一系列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3.
针对致密储层中气水干层识别和产能预测准确率较低这一难题,提出偏最小二乘神经网络方法: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输入自变量集进行主成分提取预处理,消除重叠的输入信息,用可变学习速率反向传播算法(VLBP)和附加动量方法(AMOBP)构建BP储层识别和产能预测的网络模型。以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马五。储层气、水、干层识别问题为例,选用19口井分层测试的92个已知样本,在提取物性、测井和储渗特征等方面的14个特征参数后,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提炼得到电阻率(Rlld)、声波时差(△t)、产能系数(kh)、储渗因子(KФs)、介质类型因子(EE)等5个主成分控制特征参数,消除了信息的重叠。以此为神经网络输入元,以样本储层的类型与产能级别为输出,用VLBP和AMOBP算法建立储层识别和产能预测的BP网络模型。模型的吻合率迭100%,均方误差比传统三层网络降低约50%。表明该模型的计算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为致密储层的准确识别探索了又一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地理教学》2006,(1):44-44
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的庆深气田,今年已探明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成为继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陕甘宁盆地和川渝盆地之后的我国第五大天然气田。  相似文献   
55.
陕甘宁盆地马家沟组可划分出3 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所组成,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此外,盆地基底构造对层序地层的分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盆地中部发育浅水层序,在盆地西部及南部则发育较深水层序。在盆地中部浅水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中,生储盖组合最佳,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56.
陕甘宁盆地延长统区域裂缝的形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延长统由于受到水平挤压和隆起等多期应力作用,形成了4组区域裂缝,其中东西向和北西向裂缝以及南北向和北东向裂缝分别属于共轭剪切裂缝,它们分别在燕山期北西西向挤压和喜马拉雅北北东向挤压运动中形成。由于受地层非均质性影响,该区中北部主要发育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裂缝,而南部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裂缝。区域裂缝系统控制了延长统储集层渗透性的差异,对油气运移及开发方案的确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针对当前建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采用一般的变量选择方法不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逐步回归的时空地理加权变量选取方法。通过引入Akaike信息法则为变量的取舍准则,基于逐步回归,利用陕甘宁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变量与人口分布关系进行实际性能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逐步回归法、向前引入法和向后剔除法。  相似文献   
58.
杨奎  文琦  夏四友  赵茹 《测绘科学》2019,(7):67-73,81
针对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的变化规律对区域粮食安全等问题,该文采用变异系数法、修正后的耕地压力指数及GM(1,1)模型,对陕甘宁蒙能源富集区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陕甘宁蒙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耕地压力呈现减小趋势,区域粮食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并可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及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进一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